更甜更廉价就更邪恶?它才是肥胖的万恶之源?(组图)




大约在50年前,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亦称果葡糖浆或高果糖浆)开始进入我们的食物供应链。到1984年,几乎整个美国的汽水生产商都采用了高果糖浆来作为食糖的廉价替代品。

十年前,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几乎占到美国人饮食中所有添加糖的一半,但这种情况在近十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可乐配料表中的果葡糖浆指的就是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

2009年4月,百事公司(PepsiCo)宣布放弃这种经典的美式甜味剂,同时推出了三款新饮料:天然百事(Pepsi Natural)、复古百事(Pepsi Throwback)和激浪百事(Mountain Dew Throwback)——它们都是用甘蔗和甜菜糖的“天然”混合物来增加甜度的。

紧跟着百事的步伐,思乐宝(Snapple)饮料也推出了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广告活动,以推广他们一款用“真正的”蔗糖酿造的“天然”茶饮料新产品。除此之外,必胜客、卡夫食品和康尼格拉等品牌也在随后几个月内进行了相似的转变。


“天然百事”

尽管美国玉米精炼协会(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斥资3000万美元开展了一系列媒体宣传活动,也没能扭转这一趋势。

反对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理由主要有三个:就像人们对反式脂肪和人造食用染料这些“有害成分”的抵制一样,高果糖玉米糖浆被指既不健康、不自然,又不可口。(这三个说法被形容为希波克拉底式、柏拉图式和伊壁鸠鲁式的食物运动……)


1966年至2013年,美国人均糖和玉米甜味剂的消费量(绿色数据为玉米糖浆)

虽然这些说法并非完全错误,但也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

人们对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恐惧源于对果糖(其主要成分之一)对健康影响的担心。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葡萄糖之后,身体便会释放调节食物摄取的化学物质,促使我们停止过量进食。但是果糖的摄入却几乎不会抑制我们的食欲,并且它还与新脂肪细胞的形成相关。

越来越多的研究让一些科学家怀疑,过去几十年里果糖摄入量的增加是否可能是肥胖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更多反对果糖过度使用的确凿证据。加州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被分成两组的志愿者要在十周内每餐都喝一杯饮料。

区别在于其中一组喝的是加果糖的汽水,而另一组喝的是加葡萄糖的汽水。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志愿者的体重都有所增加,但摄入果糖的受试者内脏脂肪更多——这种脂肪附着在我们的器官上,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结果还表明,食用果糖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胰岛素敏感性较低。

不过这个实验研究有一个缺陷,就是果糖比葡萄糖甜得多,因此在现实世界中,少量的果糖就可以抵得上较大剂量的葡萄糖。



抵制可口可乐的抗议者在游行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果糖比葡萄糖对人体更有害。

但是“高果糖玉米糖浆比其他高热量的甜味剂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这又是另外一个需要科学验证的疑虑了。虽然它的名字中有“高果糖”,但实际上它的果糖含量并不比蔗糖高多少。

我们习惯在咖啡中加入的就是蔗糖,它是一种果糖和葡萄糖各占一半的化合物。而一般汽水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是55%的果糖和42%的葡萄糖的混合物。如果果糖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高果糖玉米糖浆只会比蔗糖“邪恶一点点”。



果糖(左)和葡糖糖(右)的结构式



事实上,《临床研究杂志》的实验并没有区分这两种甜味剂。他们认为玉米糖浆和蔗糖可能同样有害,因为两者都含有大量的果糖:“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比较摄入高果糖玉米糖浆、蔗糖和100%果糖的长期影响。”

在美国,将肥胖归咎于高果糖玉米糖浆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根据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的一篇文章,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出现使能够获得农业补贴的廉价玉米能转化为同样廉价的糖。因此含有大量热量的食品被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来,进而导致了全体美国人的变胖。

但如果玉米不是如此廉价及充足,人们就可能会减少甜味剂的摄入。玉米糖浆的价格因农业补贴而被人为压低,但其他甜味剂的价格却因进口蔗糖和精制糖的关税和配额而被人为抬高。换句话说,如果取消所有的补贴和贸易限制,我们仍然会有大量廉价的糖为食物提供同样的热量。


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各种饮料含糖量对比图”



正如汤姆·菲尔波特(Tom Philpott)在《谷物》(Grist)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其实不需要高果糖玉米糖浆也能提高美国式的肥胖率:澳大利亚的食品工业也导致了类似的数据,尽管他们的食品工业主要是以蔗糖为基础。

人们普遍认为高果糖玉米糖浆不如其他形式的糖“天然”,这无疑加剧了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坏名声。“任何天然的东西都是健康的,任何人造的东西都是不健康的。”这个观点其实是十分不科学且愚蠢的。

如果果糖真的是问题所在,我们就应该避免在食品中使用纯天然的甜味剂。例如浓缩的苹果汁或梨汁,它们中果糖含量高达2/3,比高果糖玉米糖浆更有害健康。(未加工的天然龙舌兰花蜜可能更加危险,它的果糖含量高达90%)


最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就是自然界中有毒的“天然物”太多了

事实上,如何对高果糖玉米糖浆进行归类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理论上来讲这种糖浆是由土壤中生长出的天然产物加工制成的,但人们却习惯将它归类为人造产品。主要依据是将玉米淀粉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需要加入一系列化学品(这些化学物质中有两种可以将痕量的汞转移到最终产品中)。而且这个过程中有一步偶尔会使用到一种叫做戊二醛的有毒合成固定剂。

正因为上述的原因,有消费者多次试图起诉汽水生产商——因为他们将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甜味产品宣传为“纯天然”。2007年,7Up和Capri Sun的生产商就在面临法律诉讼时改变了他们产品标签的措辞。

2008年,针对Snapple的类似诉讼被驳回。当时法官认为,关于玉米糖浆的这个问题最好还是留给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官员来判断处理。而FDA最终做出了有利于玉米精炼企业和汽水生产商的裁定结果。根据官方的说法,只要戊二醛不与糖浆发生物理接触,高果糖玉米糖浆就可以被认为是“天然的”。



风靡一时的无糖可乐

然而,这一裁决并没有让公众信服。食品行业继续执着于这样的观念:玉米糖浆是假的,而蔗糖和甜菜糖才是真的。这导致了新型加糖汽水饮料的制造商不可避免地宣传及兜售其“纯天然成分”——根据Mintel市场研究集团的调查,“纯天然”在2008年开始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宣传词,出现在23%的新食品和饮料标签上。

这些营销活动迎合了一个未经证实的普遍观点,即高果糖玉米糖浆有一种令人不快的味道。(一个著名的美食博客声称“撇开科学不讲,白糖的味道毫无疑问是更好的”)Snapple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也宣布,该公司改变甜味剂的决定“归根结底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口味”。




行业刊物BevNet.com的编辑说,蔗糖有“完全不同的,更清洁的味道……你喝完后嘴里不再会有那层糖浆状的东西。”

不过一些风味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指出,高果糖玉米糖浆的配方在20世纪80年代添加到汽水饮料中之前,就已经精准地校准过了,为的就是彻底地模仿蔗糖的味道。可口可乐公司的发言人也特别坚定地表示,这两种饮料的味道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科学界尝试过评估纯糖的相对口味。199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剂量与甜度相匹配,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就无法被区分。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果糖的味道来得更迅猛,葡萄糖的味道则会被缓慢建立并趋于长时间的持续。但现在还没有权威的研究来比较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的风味。


可乐生产商:“最紧要Happiness啦。”



尽管如此,大量坊间流传的报告表明,人们确实能够分辨出加蔗糖可乐和加高果糖玉米糖浆可乐的区别。我们不太清楚的是其中一个是否真的比另一个好。

在《多伦多星报》进行的街头调查中,大多数路人更喜欢喝普通可乐而不是蔗糖或者无糖可乐。Snapple的测试人员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惑:有人形容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版本尝起来“更自然”,也有人认为纯天然版本有一股令人生厌的“化学味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高果糖玉米糖浆并不健康,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它对人体比蔗糖或者甜菜糖更糟;至少根据美国官方的说法,高果糖玉米糖浆与其他甜味剂一样“天然”。尽管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味道似乎与纯蔗糖略有不同,但许多人还是喜欢它。


百事跟可口可乐 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所以,您可以用第一个结论说服疑病症患者,用第二个结论说服环保主义者,还可以用第三个结论来击败美食家。不过说到底,什么健康什么不健康那该是科学家实验出来的结果;什么好喝什么不好喝则因每个人不同的口味而异。

商家可以根据科学的研究或者大众的喜好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但假如越界来试图利用伪科学理论操纵大众对于食物选择的喜好倾向,那就太过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