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凭啥托起美国航天?中国商业航天还差多远




钢铁侠的火星梦又近了一步,只有18岁的SpaceX完成了“成人礼”。

美国东部时间周六下午3点22分,北京时间周日凌晨3点22分,美国商业航空一飞冲天。这是人类首次由私人公司操刀,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美国小马哥的一小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如果说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的谢幕宣告美国30年航天时代的终结,如今的SpaceX则为美国航天开启了新的纪元。

好在三天前天气原因的推迟和一天前原型机的爆炸没有影响了这次世人瞩目的任务。


何为载人龙飞船?



载人龙飞船是SpaceX公司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龙飞船升级版,龙飞船是一种无人驾驶航天器,从2012年以来一直为NASA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

但马斯克的SpaceX,可不仅仅是为了做货运公司的,“钢铁侠”志在送人上天。

载人龙飞船这次搭载于同样出自马斯克之手的猎鹰9号火箭推射升空,厉害的是,这两种运载工具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而且,与执行货运任务的龙飞船有所不同,载人龙飞船增加了一个紧急中止系统,用于在发射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将飞船与火箭分离。



(鲍勃·贝恩肯和道格·赫尔利)



这次任务是由两位大名鼎鼎的NASA宇航员鲍勃·贝恩肯和道格·赫尔利执行,现年49岁的贝恩肯曾两次乘坐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他已经进行了6次太空行走,在太空停留时间超过29天。

53岁的赫尔利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

2000年加入NASA宇航员队伍,之前已经在太空中停留过27天。

这次乘坐龙飞船升空后,需要大约12分钟到达初始轨道,同时猎鹰9号火箭即可返回地球,以备将来再次使用。

载人龙飞船则需要大约19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抵达国际空间站,这个时间还要逐步将运行轨道提升到国际空间站距地400公里的高度。


(火箭发射以及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过程)

(飞船脱离国际空间站及返回地球过程)



如果一切顺利,马斯克应该会兑现诺言,现场跳支舞庆祝一下!就像他在记者会承诺的那样。

而整个任务的周期,可能持续至少一个月,甚至可能长达四个月。最终飞船将落在佛罗里达东海岸的大西洋上。

返航过程中,载人龙飞船将展开四个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最终飞船将落在佛罗里达东海岸的大西洋上,SpaceX公司的一艘回收船将在飞船返回地球一小时内接上贝恩肯和赫尔利。



为何是马斯克?

美国航天界一直是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手主导的,而进入新世纪,美国的商业航天在整个航天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



(2011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返航退役,标志着美国30年的航天飞机事业按下暂停键)

原因就是NASA不堪重负的航天成本,从1985年到1988年10月间,航天飞机的发射价格增加了85%,即每次发射费用飙升到9000万美元。

这笔花费完全违背了NASA最初设计航天飞机的预算,也违背了可回收技术是为了节省发射成本的初衷。

不能放弃对太空的探索,又没有大量资金投入,NASA选择了更讨巧的方式——竞价招标,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就是马斯克的SpaceX和NASA的传统供应商波音公司。

这是美国太空探索战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私营公司成为了研发制造航天运载器的主力,NASA则扮演“甲方”的角色。

波音公司可以说是NASA的亲儿子,一直花重金被NASA养着,它和另一个亲儿子——洛克希德·马丁一直代表着美国航天的技术天花板。

故事的变局从大男孩的航天梦,马斯克自掏腰创办SpaceX开始,他一度不被人看好,事实上也差点破产,好在NASA拉了一把,给了16亿,认了干儿子。

亲儿子波音的不争气,可以说是把好机会拱手让给了马斯克,虽然波音获得的资助超过了49亿美元,SpaceX获得的支持要少得多,约31亿美元,但高下立判。


(2019年12月,波音星际线宇宙飞船首飞失败,未能到达国际空间站)

波音的飞天尝试多次以失败告终,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2月20日,波音公司的CST-100 Starliner(星际线

)宇宙飞船搭乘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这也是该飞船的首次飞行。

遗憾的是,飞船发射约50分钟后错误地进入了入轨推进状态,而这本应是最后与空间站对接时的状态,结果消耗了太多燃料,无法再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而且,SpaceX载人龙飞船的报价为每个座位5500万美元,波音高达每人9000万美元,比SpaceX贵了60%以上。

办事儿你不行,花钱和要价第一名,这事儿波音可不就载了跟头。

干儿子乘胜追击,技术实力一路狂飙,甚至还更近了万年不变的航空器操作面板,龙飞船上那一个个简洁的触控板,终于跟上了时代。


(上为载人龙飞船操作板,下为传统的航天飞机操作舱)





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如今成了SpaceX的专属秀场。

上次有宇航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前往太空,已经是2011年的事情,从此之后,美国人前往空间站,只能去俄罗斯“买票”。

近年来,俄罗斯在船票上坐地起价,票价已经从2000多万美元上涨到了8000多万美元。

美国再也坐不住了。

但发展航天,经费是个头疼事儿,去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捅了NASA一刀

”,建议削减经费预算。

一头是削减经费,一边又是下达任务,特朗普上任后,誓言让美国2024年重返月球,后来NASA提出2028年

上去就行。可以说,美国航天是在成本博弈中展开的。

那么眼下,对于特朗普和NASA来说,这次载人航天关系重大,这是自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以来首次将人类从美国领土发射到轨道上。

这也是特朗普政府成败的关键时刻,如果一切顺利,将再次奠定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尤其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骑绝尘。

当然,这毫无疑问是选举年,特朗普绝佳的竞选广告。






SpaceX发射成功创历史 中国商业航天还有多远?

美国商业航天企业Space X再次创造人类航天业的新历史。因天气原因错过第一次发射机会后,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时22分,Space X的猎鹰9号火箭和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成功发射,其搭载的两名NASA宇航员Doug Hurley与Bob Behnken将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在猎鹰9号火箭发射9分34秒后,该火箭成功降落在“当然我们仍然爱你”(Of course we still love you)的无人海上平台上,这已经是SpaceX第52次火箭回收。Space X预计,在发射升空19个小时后,即北京时间6月1日晚上10时30分,龙飞船将对接国际空间站和谐号美国舱段。

此次发射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这是2011年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退役后美国本土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过去近9年时间里,NASA的宇航员只能依赖俄罗斯的 “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美国需要为每个宇航员支付8500万美元的费用,而Space X的费用仅需5500万美元左右,主要是Space X 80%的火箭可回收,而俄罗斯航天局的火箭无法做到这一点。

此外,这也是航天史上首次由私人公司完成的载人航天——在这之前,全球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而Space X成为首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私人公司,这无疑是全球商业载人航天产业的历史性突破。

因此,Space X此次发射任务受到美国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在5月28日和5月31日两次发射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均到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现场情况予以支持。

“对于我和所有在Space X的人来说,这将是美梦成真。”Space 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发射前向两位宇航员表示,希望此次发射能激发更多儿童的航天梦,“希望他们有朝一日会想穿上这件宇航服。”

值得一提的是,两名NASA宇航员前往发射台的交通工具是马斯克旗下另一家公司特斯拉提供的Model X——很显然,马斯克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能为特斯拉打广告的机会。2018年Space X首次发射猎鹰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马斯克将特斯拉旗下的Roadster放进其中,让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辆进入太空的车辆。

事实上,NASA早在2015年就向Space X下订单,希望2017年能让美国宇航员搭载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不过Space X的进度较为缓慢,直至今年才正式履行当年的承诺。

按照马斯克的规划,Space X将承担起火星开发的任务,为此公司在去年发布“星舰”Starship,理想目标是在2022年向火星发送第一个货运任务,首要任务是确认火星水资源以及建立电力、采矿和生命支持基础设施;其次是运载货物和机组人员,目标是在2024年完成,主要目标是建造推进剂仓库并为将来的飞行做准备。

除了载人抵达外太空,马斯克表示Starship也可以用于地球上的洲际飞行,以超越飞机的速度将乘客从一个城市运送到另一个城市。他预计,未来从纽约到巴黎的飞行时间大约只需要30分钟。

不过,Starship在北京时间5月30日凌晨2时49分发生爆炸,其是Space X的第4艘原型星舰,目前公司尚未对爆炸原因作出解释。

除了火箭发射业务外,Space X近年还积极发展其“星链”计划,目标是构建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公司计划在今年发射约1600颗卫星,以率先为服务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用户提供服务,“星链”计划远期目标是4.2万颗卫星运营,有望成为实现6G的基础设施。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预计,Space X的星链计划如果能在2020年完成第一批1600颗卫星的部署并开始商业服务,将有望在2025年前后实现盈亏平衡,到2027年成为全球服务超过1000万用户的卫星互联网运营商。

在此次发射前,Space X宣布公司获得共3.462亿美元资金的新一轮融资,据CNBC的报告显示,Space X的估值约为360亿美元,是目前全球估值最高商业航天企业。

观察:中国版Space X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在Space X和国内相关政策解冻的刺激下,一批民营火箭企业在2015年前后冒起,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开始进入探索期,不少民营火箭企业在2018年获得风投的青睐,如蓝箭航天、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均获得数笔融资,这些公司也相继发射数枚自研火箭。

不过与Space X相比,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或多或少难以与之相提并论,除了成立时间短,这些民营火箭公司的资金相对短缺。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认为,Space X和蓝色起源(Blue Origin)背后的金主是互联网大佬马斯克和贝索斯,而中国民营火箭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融资,对于商业航天这样回报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产业,社会资本相对比较谨慎。

由于资本寒冬,2019年至今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民营火箭企业寥寥无几,民营火箭企业的市场前景亦不甚明朗,虽然星座互联网被纳入到新基建范围里,但民营火箭企业仍需加快火箭的研发进度,才能真正为商业卫星公司提供发射服务。

以往火箭的发射成本高昂,但Space X的回收火箭取得成功后,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也朝着回收火箭的目标前进。近期星际荣耀“焦点一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完成二次启动长程500秒试车,为其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奠定技术基础;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控制系统与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匹配验证成功,顺利完成三次摇摆试车点火试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