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行不通 但新冠病毒威力大减或是好消息

图片来源:Rawpixel

记者 | 肖恩

距离英国政府提出引爆舆论的群体免疫概念已过去两个多月,该国已成为全欧洲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死亡率也居前列。而随着全球确诊病例加速逼近600万,人们仍难言实现群体免疫。

所谓群体免疫,指的是当某特定群体中约60%至70%的成员获得传染病免疫后产生阻隔效应,使得疾病暴发的几率大大降低。

为了进一步厘清疫情形势,不少国家展开了血清抗体抽样检测。在居民携带抗体比例最高的纽约,截至5月2日也仅有19.9%;截至21日伦敦的数据为17.5%。因为坚持不封城而被视作群体免疫“典范”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仅有7.3%的人携带抗体。瑞典公共卫生局此前表示,因为人体免疫系统需要数周时间才能产生抗体,现有数据只能表现前段时间的情况。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世界卫生组织4月初曾指出,全球范围内拥有抗体的人仅有2%至3%。从数字上看,全世界距离群体免疫的标准还有一大段距离。

但抽测样本的准确性,以及使用的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会影响结果。不仅存在抗体检测“假阳性”的情况,抗体在不同群体和地域之间也并非平均分配。

纽约州长科莫28日称,目前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纽约市布朗克斯和布鲁克林两个区的感染率是全市均值的两倍,已经接近群体免疫的门槛,疫情再次爆发可能性很小。但这两个区的居民并未与其他地区隔离开,人口仍能继续流动,因此区域内的居民也不能脱离风险。

最大的问题在于,携带抗体比例反映的是该地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数,其中包括一些难以察觉的无症状感染者。但没有证据证明,拥有抗体的康复者不会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不同康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不同,抗体持续时长也不清楚。也就是说,群体免疫概念在新冠病毒上本就未必能成立。

医学期刊《新发传染病》200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当年的SARS病毒抗体平均能维持两年,患者在首次感染的3年后可能会再次面临感染风险。

实际上,群体免疫源于兽医术语,强调的是畜群整体健康,但忽视个体。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Mike Ryan)表示,群体免疫的概念通常用于计算需要多少个人接种疫苗,才能让整个社会达到相应的免疫效果,例如麻疹和水痘。

而在目前暂未有疫苗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病毒感染后获得免疫,即自然免疫。相对于疫苗的可控性,自然免疫的风险要大得多。

哈佛大学传染病学教授米纳(Michael Mina)称,目前并没有一个安全实现新冠病毒群体免疫的方案,除非让病毒再次蔓延,但这显然不可行。如今亚欧多国已经度过疫情高峰期,传染率大幅下降,但全球已经有将近36万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纽约时报》称,如果要达到抑制疫情爆发的程度,感染乃至死亡的人数将会是现在的10倍。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迪苏沙(Gypsyamber D’Souza)则指出,在群体免疫的环境下,个人接触到病毒时被感染的风险并不会改变,只是接触的概率变小了。换句话说,当一名感染者进入一间有4个人的房间,即便其中3个都已免疫,剩下的1个人还是有感染风险。

但好消息是,在不断蔓延的过程中,新冠病毒的“威力”似乎在慢慢减弱。意大利病毒学学会(Siv-Isv)主席,布雷西亚医院微生物学部门负责人卡鲁索(Arnaldo Caruso)日前成功分离出一种新冠病毒变体,并观察到该病毒的强度正在变弱。

卡鲁索表示,此前新冠病毒通常能在2至3天内就开始攻击目标细胞,而新变体需要至少6天。卡鲁索的团队在研究了无症状冠染者的咽拭子样本后发现,病毒载量较高但毒性不强。

他强调,目前不清楚这种变体是否已经在流行。但根据病毒适应性,只有能在复制过程中与宿主细胞共存,更好适应人体环境的病毒亚型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到底有多少人在这场疫情中死亡,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参与建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数据统计网站的工程学教授加德纳(Lauren Gardner)认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数国家都漏算了很多感染和死亡人数,只有比利时统计的死亡人数曲线与该国今年死亡总人数相匹配,即超额死亡。

比利时死亡人数曲线图。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就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其中一些人感染后引起严重并发症,最终不治身亡。世界卫生组织和美欧政府卫生部门都曾提出,新冠病毒死亡人数统计应基于检测结果或医疗诊断,任何与新冠病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死亡案例都应该纳入统计。目前大部分国家仅统计了检测后确诊的死亡病例。

面对这场史上罕见的全球性卫生公共危机,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严加防控,而非放任自流。德国总理默克尔27日与地方政府首脑举行视频会议时警告称,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药物,仍处于疫情初期,需要保持小心谨慎,并呼吁欧盟团结一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