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于“官话”之中的信息
关心我国重大科技装备进展和相关军事领域动态的网友,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我国的有关部门在对外宣传时,总能把一些事实上“非常具备杀伤力”的玩意描述的十分“人畜无害”。
以至于让一些科技产品具备了某些类似“熊猫”的特征,看似是和家猫一样的萌宠,实则是自然界战斗力顶级的捕食者。
那平日里吃竹子的嘴,拥有着哺乳类食肉目中数一数二的咀嚼力,什么豺狼虎豹的脑袋都经不住熊猫的撕咬。
▲在大部分游客眼中的熊猫
▲其他动物在熊猫眼中就是换只老鹰,也照杀不误
最近中国科技部的一张看似“平平无奇”的表彰通报,就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注意。许多军事爱好者表示,这里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就给大家试着“翻译翻译”,为大家提供一点业余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1
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
说实话,非专业人士看到这个名词一定是发懵的,这几个字单拿出来哪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
还好,中国知网上收录的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强预冷技术研究》为大家提供了线索。
▲有条件的同学不妨下载下来看看全文
这篇论文在开篇摘要中写道:“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是水平起降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单级入轨航天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而强预冷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面临的问题的重要手段。”
结合该文摘要和后面的论述不难发现,这是一项事关高超声速飞行和空天飞行器的重要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备即时、高精度打击能力,比现有各种隐形技术有更好的突防能力,且既具威慑性又具实用性,因而被称为‘常规的战略武器’,将在未来的空天战中成为主角。”(引自《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强预冷技术研究》)
▲美制猎鹰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2的飞行示意图,它拥有2.1万公里的时速
相比于人类已经研发成熟的亚音速、超音速飞行器,高超声速无疑意味着两个字“更快”。
飞行速度低于0.8马赫的是亚声速;飞行速度在0.8至1.2之间的为跨声速;一般说的超声速指的是飞行速度在1.2-5马赫的之间的;高超声速的门槛则高达5马赫(一马赫就是一倍声速)。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世界主要强国反导拦截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谁掌握了更快的技术,谁就能取得战略优势。
假设世界上存在这么一个国家C国,它拥有100发能打到A国要害的飞行器(比如说导弹),但是C国在相关技术的发展领域没有跟上A国的进步速度,两者之间形成了技术代差,那么C国的这100发飞行器对A国的实际威胁就大大降低了,因为慢速而又呆板的飞行器,在A国眼中就是拦截系统的靶子。
▲曾搅动东北亚风云的萨德系统其拦截弹的速度最高可超过8马赫
反过来,如果C国在这场竞争当中占据了与A国平等的技术地位,甚至还有所超出的话,那么A国在面对C国时就必须掂量掂量,小心谨慎了。
因为它一旦和C国撕破脸,自己又没有防御C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能力的话,那么它自己必将承受C国“想打哪打哪”的凌厉报复,而且这种报复是立即见效的。
“由于高超声速目标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同时,临近空间大气特性复杂,在预警系统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难以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探测和跟踪。
同时,高超声速目标的气动外形具有较大的升阻比,可以在临近空间中长时间巡航或以跳跃弹道飞行,对其轨迹跟踪与预报为探测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引自《高超声速目标拦截交会条件分析》)
在中国西北大漠的导弹靶场当中,西方国家的侦察卫星经常能拍下一些令他们感到眼熟的东西,比如下面这两张图:
只要攻击者的导弹飞得足够快,那么便足以在敌方的一些高价值目标离开驻地之前,把它们拍死在自己家里。(从接到系统预警,到指挥部下达疏散命令,再到地勤把飞机准备好,让飞行员驾驶战机升空,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港口里的军舰也是如此)。
从而瘫痪敌人的重要作战节点,相当于精准地“戳瞎对手的眼睛,折断对手的手指”,用常规武器起到威慑作用。
总之,此次科技部的表彰表明,中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研发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进步,为未来对强敌的有效威慑创造了良好的局面。
▲再厉害的战斗机也得飞得起来才有用
2
空间高速交会飞行器系统
虽然这个名词也是一个令非专业人士感到陌生的名词,但通过以往中国官媒的一些报道,还是能大致推测其含义的,“空间”指的就是太空,“交会”就是两个飞行器通过某种方式相接触。
之前官方媒体在报道飞船对接时就使用了这样的描述“空间交会对接”:
相比于之前用于描述飞船不同舱室对接的“空间交会对接”,这次表彰时使用的“空间高速交会飞行器系统”虽然还是“空间交会”,但是明显多了两个字“高速”,少了两个字“对接”。
什么样的玩意在太空之中“交会”、高速的、而且还不是“对接”呢?
可能是反导反卫星、也可能是一个飞行器对另一个目标飞行器的抓取。不管是什么,这都很值得我们高兴了。
▲2018年我国官宣过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成功的消息
虽然这个名词具体的确切含义,可能要再过很久才能正式由官方解密,但我们不妨借此来谈谈反导技术的意义。
伴随着很多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往貌似只有技术强国、军事大国才能装备使用的弹道导弹,实际上正在许多落后国家批量装备,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都装备有大量的弹道导弹。
▲印度的弹道导弹
东北亚的朝鲜,韩国(当然它不是落后国家)也研发了自己的弹道导弹,甚至是越南、泰国这样的国家,只要肯出钱,从国际市场上买一些短程弹道导弹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
在这些国家当中,很多国家都和中国存在现实或是潜在的利益纠纷,一些国家内部还存在较大的动荡风险,本着“有能力就是有威胁”的原则,中国如果没有相应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那么就必然面临一些潜在敌手的导弹威胁。
▲韩国不久前试验玄武4弹道导弹
在新时代,“反导技术”的意义不亚于曾经的“两弹一星”,有和没有,对一个国家而言完全是两回事。
▲明白我的意思吧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启相关技术的攻关研究以来,已经过去了20余年,相信今天的中国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硕果。
3
三代半导体(氮化镓)
在电子信息革命之前的战争当中,交战双方往往比拼的是钢铁、人力、石油这些传统指标。
那时的战争胜负,基本上遵循着一个相对简单的逻辑:“只要我的军队规模足够大,大炮、坦克足够多,人力资源足够充足,那么只要我一波A上去就能一线平推。”
在电子信息革命之后,人类战争的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队规模再大,不掌握信息优势,也无法转换为有效的军事打击力量,这一点在“海湾战争”及之后的历次战争当中已经表露无疑。
▲军队数量再多,不掌握信息优势不掌握制电磁权,在强敌面前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极为有限
支撑军队乃至国家信息技术制高点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是什么呢?半导体。
半导体之于电子信息产业,就相当于水泥、钢筋之于建筑行业,没有良好的半导体产业,就没有信息技术优势。
由于中国在相关产业里的起步比较晚,技术积累比较少,这就使得中国在过去和现在每年都要花费海量的资金去进口关键的电子元器件。
▲小小的芯片,大大的“心病”
2017年,中国花费2601亿美元(约合17561亿元人民币)进口集成电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已经接近当年中国石油进口花费的两倍了(2017年中国石油进口花费约为1500亿美元),集成电路占了当年中国总进口额的14.1%。(引自《北京青年报》报道)
▲就这么个小玩意,就能卡主一个大国产业升级的“脖子”
在世界排行靠前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当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美国的英特尔、高通、德州仪器、飞思卡尔……;韩国的三星半导体、海力士;日本的东芝、索尼……;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联华电子、联发科技;法国意大利的意法半导体;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等大型公司,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坚位置。
▲“中兴风波”,犹在眼前
在一二代半导体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处在了十分不利的落后阶段,在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方面,中国如果能把握好机遇就有可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在这一领域取得主动。
▲图片引自《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概况剖析》
“与在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及集成电路产业上的多年落后、很难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形势不同,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紧跟世界前沿,工程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已经发展到了从跟踪模仿到并驾齐驱、进而可能在部分领域获得领先和比较优势,并且有机会实现超越。”(引自《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概况剖析》)
▲雷达性能的提升就必须依赖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图为中国的反隐身雷达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对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部署,启动了一系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目前,国内主管部门在这件事情上的总体安排是合理的,也是比较及时的。基本上可以说,这一次是紧跟上了国际发展的步伐。”(引自《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战略制高点——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
4
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
相比于其他的专业名词,很多军迷一看到这个名词就会从心底涌出一阵亲切感,因为这个名词的含义是确定的,“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一类的名词,在之前就曾在官媒的报道当中出现过。
1980年5月,中国在执行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任务时,就将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称之为“大型远程运载火箭”。
▲引自人民网报道
1982年,中国进行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时,将试验称之为“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
▲在句子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火箭”在句子结尾的时候就是“战略导弹”了
也因此,在此项成果进入表彰名单之后,很多军迷朋友的内心都是这样的:
在上周日关于“一千发核弹”的文章当中,曾提到过:“‘搭载于战略核潜艇上的海基核力量是最有效的二次核反击力量。’……‘最可靠的核反击力量’也正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技术短板之一……‘尽快完成中国水下核打击力量的升级换代将是中国升级自身核武库的一个重要目标,值得大力投入。’”
▲去年网友拍到的异常天象
从这次表彰来推测,那潜藏于深海中的中国“巨浪”一定又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长”。
中国在建设高质量的有效核反击、核威慑武力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节选自《中国核潜艇部队之歌》
5
结语
关于此次科技部表彰通报的一些解读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来了解这些“黑科技”产品的明确信息(当它们解密的时候,一定有了更好的替代者)。
从这次表彰也不难看出,我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决策人员,一直在积极推进着重大关键技术的进步,中国把钱花在刀刃上,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身为业余爱好者的我们,平日里爱岗敬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了,像具体该发展什么样的武器?什么样的武器该造多少这样的话题,适当关心一下就好,更深入的探讨还是留给我国的专业人员。
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
《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强预冷技术研究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概况剖析》
《氮化镓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战略制高点——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