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网友评论都在喊一个名字

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从2017年10月首次发现2颗脉冲星,

到11日公布已发现102颗脉冲星,

它两年多来发现的脉冲星

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

发现数量的总和。






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FAST工程建设实现了多项自主创新,显著提升了我国射电天文研究和技术水平,推动了相关产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FAST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促进我国天文学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消息一出,

立马上热搜!







而在评论区,

大家都在喊一个名字!



“中国天眼”FAST 是以南仁东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学家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设想,利用贵州省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建设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如今,这可能是今天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大科学装置之一,这个落成于2016年、看上去像一口大锅的射电望远镜,让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灵敏的“耳朵”。

但很少有人知道,如果将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看到的就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与工业文明几乎隔绝,20公里的距离,就是村民眼中的整个世界。20多年过去了,这片大山深处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为了打开“中国天眼”

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燃尽生命

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1993年

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天文学家

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倡议

渴望回溯原初宇宙,解答天文学难题

怀着回报民族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

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

毅然舍弃高薪,回到祖国

力主中国独立建造射电“大望远镜”






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

关键材料急需攻关

核心技术遭遇封锁……

从1994年开始选址和预研究

到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为了“中国天眼”,22年时间里

南仁东和同事们

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这几句诗

他曾写给自己

也写给这个世界

“美丽的宇宙太空,

以它的神秘和绚丽,

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2017年10月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2颗脉冲星

然而南仁东却没能看到

2017年9月15日

南仁东因肺癌抢救无效去世

享年72岁




从壮年到暮年

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

就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却在生前对家人说:“我特别不希望被人记住。”他的遗言是: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2018年10月15日

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

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在他曾燃尽一生去追寻的星空中

熠熠生辉




今晚

我们仰望星空,告慰南老星辰大海,永远是我们的征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