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雪龙”号、“雪龙2”号已成功抵达南极中山站。 本次南极考察,是我国南极科考历史上首次“双龙探极”。 思客联合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调用“吉林一号”卫星,对本次“双龙探南极”进行了“定制化”卫星遥感拍摄。
▲图为11月21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雪龙兄弟”破冰场景
这是你
从没见过的 南极景象
在苍茫的南极大陆边缘
“雪龙兄弟 ”
穿过浮冰区
从冰架边缘
一路向南
开辟出一条长达25公里的破冰航线
开启探索“世界尽头”的破冰之旅
▲ 图为11月21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 “雪龙”号和“雪 龙2”号
驶在前方、体型较大的是“雪龙”号
跟在后方不远处的
是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
▲ 图为11月21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 “雪龙”号和“雪 龙2”号
拥有“超强破冰力”的“雪龙2”号
在连续破冰行驶后
退出破了冰的航道
“雪龙”号沿此航道开进
向中山站靠近
▲“雪龙”号与“雪龙2”号在新开辟的航道上(11月2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去南极,为何要经历“破冰之旅“
要抵达南极大陆
冰
是不可避免的挑战
从卫星影像上看
南极98%的陆地
都被巨大的冰盖所笼罩
▲图为根据卫星影像合成的南极冰盖图。图片来源:NASA
冰盖 平均厚度高达2000多米
最厚之处可以达到4000多米
相当于将3个泰山高度的冰雪叠加
冰盖受重力推动
缓缓移向海岸
前缘的冰被推至海面上 的 部分
被称为 冰架
▲图为为冰盖、冰架、冰山示意图。内容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冰架断裂后
通常会形成平台状冰山
它们的顶部非常平坦
随着不断融化
会分裂成各种形状的小型 冰山
▲图为11月21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 的冰山
要抵达中山站
“雪龙兄弟”需要
穿越浮冰区、绕过冰山
在坚硬的海冰上开辟航道
进行科考、卸货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双龙探极”
“雪龙兄弟”各有分工
“雪龙”号
载货能力强、航速相对较快
承担物资运输任务
“雪龙2”号
破冰能 力强、 在前开道
可使海冰卸货 距离中山站更近
▲图为11月21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雪龙” 号和“雪龙2”号
破冰,是如何进行的?
“雪龙2”号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能以2节至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
同时可实现极区海洋原地360度自由转向
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