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时人会脱衣服?揭秘冻死前的反常脱衣现象(组图)


在随着冷空气的不断逼近,我国的很多地方已经感受到来自冬天的寒意,部分地区甚至早已变成冰天雪地。

当然即使天气严寒,户外活动也是无法避免的,这个时候建议你根据户外的体感温度穿衣。什么是体感温度呢?通俗地讲,就是指暴露在外的皮肤热量散失时,你在室外所感觉到的温度。体感温度与环境温度是不同的,前者有时会高于后者。

据科学画报报道,在寒冷季节,皮肤表面会形成一个薄薄的空气分子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个贴近人体表面的空气层具有保暖作用。在无风的寒冷天气里,我们感受到的温度,要比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也就是说,我们的体感温度比气温高。一旦有风,这个空气保暖层就会被吹散,人体热量被冷空气从皮肤表面迅速带走。风速越大,人体失去的热量越多,人会感觉越寒冷。





身体对严寒的反应

在较冷的温度下,你的肌肉会颤抖来产生热量,冻得直打哆嗦其实是肌肉的一种自我取暖方式。你还会排出更多的尿液。这是因为暴露在寒冷中会减少皮肤表面的血液流动,这也会减少你身体的总容积,此时你的身体会做出反应,排出液体。

手指、脚趾、耳垂或鼻尖是最容易被冻伤的部位。你的身体会努力工作来保持内部器官和头部的温暖,但有时四肢会被“遗忘”。通常,当你身体的某些部分太冷时,它们会变红并出现疼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冻伤。





身体在严寒中多久会出问题?

从上面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暴露在特定温度下多久就会造成冻伤。例如,当温度为0℉(约-17.8℃),风速为15英里每小时(约24公里每小时,相当于4级风力)时,体感温度则为-19℉。在这种情况下,皮肤可能在30分钟内被冻伤。



做好御寒防止低体温症发生

当人的体温降到95华氏度(35摄氏度)以下时,极低的温度也会导致低体温症。低体温症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的颤抖、失忆、迷失方向、语无伦次、说话含糊不清、嗜睡和明显的疲惫等等。

令人惊讶的是,低体温症可以在任何低于正常体温的温度下发生。身体脂肪、年龄、酒精摄入,尤其是湿度等因素会影响低温症发作所需的时间。

如果你掉进水里,情况会变得更加危险。在华氏32.5度(约0.2摄氏度)或更冷的水中,你可能活不过15到45分钟。当然,冬泳爱好者是经过长期锻炼才能对寒冷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但是下水之前也必须做好身体的预热。





古怪的脱衣现象

德国法医学者曾分析了69个低体温症的案例,其中25%的罹难者曾在死前主动脱去身上衣物。研究人员将这种怪异行为称为“反常脱衣现象”,而他们脱衣服只是因为“太热”。

这是因为在严寒中,人体的末稍血管会自动收缩,确保血液流向主要器官。这是身体最基本的御寒机制,但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况,负责收拢血管的微小肌肉难免会疲乏,最后所有的血管会一次性打开,大量血液流到肢体末端,人们就会感觉热。

此外,在极端严寒的环境中,大脑也会产生错觉。下视丘是控制体温与飢饿感等重要生存指标的中枢,低温会导致这一区域失常,很可能发出完全相反的信号,让身体感觉到“热”。



其实,我们只要根据季节正常穿衣,注意保暖,足以让我们安全的度过冬天。露脚踝和裸腿穿裙这些太个性的穿衣法,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尝试了!在严寒的日子里,美丽与温暖总是不可兼得的,包成个粽子总比冻成冰棍的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