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都能看见的大规模虫害 只因一场昆虫实验(组图)

(高能预警,内含密集虫子图片)

前段时间,德国一个小镇突然遭到许多不速之客的侵袭。成百上千只毛毛虫密集地趴在各家房屋外墙上,不停寻找缝隙往屋子里钻。场面一度像恐怖片真实上映。

居民不堪其扰,只能拿起吸尘器反击,开足最大的马力吸收数不胜数的虫子。他们甚至在村子外挖设沟壕,以防止毛毛虫大部队继续进入。

这是舞毒蛾的幼虫,它们原本就是北美地区最严重的林业害虫之一,造成当地几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大片死亡。还被列为全世界100种入侵性最强的物种之一。为此,美国每年光是被舞毒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治理费用就要花去8.68亿美元。

甚至从太空传回来的卫星图像上,都能清楚地发现,美国东北部的森林在短短几年内被大面积破坏,这就是舞毒蛾的罪证。

而如今它们转而入侵居民的房屋,是因为附近的树林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胃口了,于是它们需要到人类的领地寻找食物。

短短一个月的森林变化

近年来,我国临海港口也有进行严防舞毒蛾入侵的演练。2014年8月,在上海洋山港举行的一次演练,假定在一个集装箱里发现了一些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舞毒蛾。

随后,检疫人员立即启动应急系统,将周围2.5平方公里都划定为“疫区”。这种级别不亚于一些传染病的防疫,其中狂犬病的防疫范围也是2.5平方公里。

一种蛾虫导致的皮疹

我国对于舞毒蛾的防范可谓严格,而相距一个太平洋的北美港口,对于从亚洲来的船舶也是提心吊胆。最近,几艘从亚洲运往美国、加拿大的货船被驱逐出港口。这几艘船舶分明都持有合格的证书,也没有私藏违禁品。原来他们这次是栽在一群蛾虫和虫卵身上,几艘船都没能通过严格的亚洲型舞毒蛾管制。

北美国家的货运港口对于亚洲型舞毒蛾的预防一直都很严格。船舶在停靠之前,必须先进行船舶检查,再决定是否予以停靠。

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亚洲型舞毒蛾检查。只有清除了所有亚洲型舞毒蛾的卵块和其他生命形态,并由专门的认证机构开具证明,才能停靠港口。

趴满舞毒蛾的轮船

这项规定对于船长来说是非常残酷的,因为夜间行驶时货船需要把明亮的灯光开起来。而这必然会吸引数以百万计趋光性的飞蛾,其中不乏有亚洲型舞毒蛾的身影。

于是在行驶途中需要先进行船舶自检,清除和销毁船上的舞毒蛾,成了把货物运送到北美港口的一块敲门砖。

其中,从俄罗斯东部、日本、韩国和中国北部来往的船舶均被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这几个地区的共同点,就是很大可能让亚洲型舞毒蛾搭上顺风船一同到来,以及引发北美人民目前正焦头烂额的一连串灾难。

甲板上遍布舞毒蛾,触目惊心

北美人民对舞毒蛾的恐惧也不是空穴来风,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内,这种外来入侵物种逐渐从美国东岸向内陆进军,早已失去控制。

它们凭借惊人的破坏植被能力,已经成为当地最具有破坏力的昆虫物种之一,还一跃成为100种最恶劣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从1900年到2007年,舞毒蛾在美国东北地区的分布演化

舞毒蛾之所以破坏力极强,主要是因为它们胃口大不挑食。另一种同属于毒蛾的栎列队蛾虽然对人体的毒性不亚于舞毒蛾,但它们只吃橡树的叶片。而如果要给舞毒蛾列一份详细的食物清单,清单上能列上满满当当500多种植物种类。

换言之,舞毒蛾可以在一年半内每天吃不同的植物叶片,不带重样的。橡树、白杨等硬木树叶味道还不错,梨树、桃树、苹果树等果树树叶也好吃,灌木丛也深受它们的喜爱……

一只正在大快朵颐的舞毒蛾幼虫

严重时,它们能把整棵树的树叶全部吃光,只留下树枝和叶脉。这样连续几年的采食,最终它们将完全杀死树木。

于是,在辽阔森林中,舞毒蛾开始了从东北方向朝着内陆爆发的扩散之路,它们以每年100~200公里的破坏速度疯狂推进。从1980年以来,舞毒蛾平均每年破坏的森林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

在虫灾爆发的时节,走进森林里还能听见成百上千万只舞毒蛾啃食树叶的声音,悉悉索索地就像下起了一场大雨。

但是,舞毒蛾的扩张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初来乍到的客人不免也受到了当地植物的教训。1981年,美国东海岸的橡树林内舞毒蛾数量疯涨成灾,很快把将近1000平方公里的橡树叶啃得破损不堪。

可是一年过后,这片橡树林里的舞毒蛾突然数量锐减,而橡树也都重新焕发了光彩。奇怪的是,期间人们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灭虫举措,舞毒蛾又是怎么消失的呢?

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原来是橡树“眼看”人类并不能帮它们解决问题,默默动用了强大的自我防御机制。

橡树叶片与果实

橡树叶中有一种单宁酸的成分,让舞毒蛾在大快朵颐之后面临死亡的威胁。起初,舞毒蛾咬食的橡树中,单宁酸含量并不多。但是当橡树受到损害之后,它们再长出的树叶就会应激性地大量增加单宁酸。于是当舞毒蛾再次啃食,就中招了。

单宁酸是一种水溶性的化合物,原本好端端的没什么问题,但是它能与蛋白质络合形成沉淀。于是被吃进体内的单宁酸,随即与舞毒蛾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导致舞毒蛾消化不良。

最终舞毒蛾要么病死,要么因为行动不便而被鸟类吃掉。所以当时的橡树林里,舞毒蛾瞬间被橡树的自卫反击攻陷。

然而,这对于嚣张的外来入侵者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打击。毕竟舞毒蛾的食源十分丰富,不至于在一种橡树上吊死,于是它们的入侵进程仍然持续,并发展成难以消停的灾难。

舞毒蛾的入侵行为极其恐怖,以至于曾经一种覆盖面很广的恶性木马病毒,也以“舞毒蛾”来命名。

2016年,全球多个国家都受到了一种木马病毒的感染。在不足一个月内,这个木马病毒已经传遍全世界340万部手机,用户隐私纷纷被泄露,造成不可计数的经济损失,影响十分恶劣。

而鉴于在疯狂传播和影响力上,这木马病毒与舞毒蛾有相似之处,于是安全团队将病毒命名为“舞毒蛾”,以示破坏能力惊人。

而北美地区面临着的这场严重的生态灾难,追究起来,还归咎为一位美国天文学家的无心之过。

在19世纪中期以前,北美洲还没有舞毒蛾的身影。它的引进其实是一次好心办坏事的失误,而一位热爱昆虫学的天文学家,成了酿造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时间追溯到一个半世纪前,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位天文学教授,利奥波德·特劳夫洛特。他虽然是天文学教授,但平常对昆虫学非常感兴趣,对此也颇有研究。

当时,美国一种产丝的蚕蛾因为感染疾病而濒临灭绝,这让利奥波德十分惋惜。他决定利用他的生物学知识,做些什么来挽救这场损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寻找具有抗病性的其他种类蛾,与这种蚕蛾杂交,培育出既能抗病又能保持产丝的杂交品种。

利奥波德·特劳夫洛特

这个实验方案看起来没有任何毛病,要是实验成功,利奥波德也极有可能从此冠上昆虫学家的名号。于是他特意从别的地方引进许多品种的蛾,依次进行实验。但是美好的设想背后,却是接连不断的失败。

1868年,他再次从欧洲带来了一些舞毒蛾的卵回到美国,养在波斯顿郊区的家后面的一片树林里,成为新一批的实验品种。不巧,这一次的实验不但没有成功,还掀起了一场不断蔓延的外来入侵危机。

一部分舞毒蛾的幼虫逃离了利奥波德的养殖范围,开始到附近的树林里觅食安居。这可吓坏了利奥波德,他也能预想到舞毒蛾发展成外来入侵物种的严重性。于是他赶紧向当地的权威机构报告了情况,并且让周围的邻居警惕。

为了清除舞毒蛾,有人甚至用煤油把毒虫从树上烧下来,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提倡

然而,利奥波德的紧张并没有得到重视,他的意外之举换来的是几年后开始泛滥的舞毒蛾之灾。

此后,欧洲舞毒蛾逐渐在北美站稳脚跟,亚洲型舞毒蛾也趁虚而入。两者的主要差别表现在飞行能力上,欧洲舞毒蛾的雌性虽然长有双翼,但是极少有飞行行为,而亚洲舞毒蛾的飞行能力相对比较活跃。这也让它们得以扩大活动范围,林业灾害更难抑制。

1889年,利奥波德所居住的马萨诸塞州发生了第一次重大落叶事件。政府机构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艰难地防治舞毒蛾。

但是当时人们毫无治理舞毒蛾的经验,能够想到的方法,只能是依靠密集的劳动力来清除大量舞毒蛾。于是当时人们纷纷爬上枝头,纯手工去除树上的卵块,捉幼虫。但显然,这样的除虫方法效率极其低下。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用卡车运载着DDT等杀虫剂,向树上喷洒杀灭幼虫。尽管治理手段有所改善,但防治速度依然赶不上舞毒蛾的版图扩张速度。1922年,舞毒蛾已经遍布马萨诸塞州每一个城镇,蔓延速度完全超出控制。

到了近现代,人们才开始采用病毒防治的方法清除舞毒蛾。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能造成舞毒蛾幼虫较高的死亡率。近几年来,这也成为主要的防治手段。

如今,舞毒蛾的灾难已经几乎不会呈现爆发式地出现,但区域性的落叶灾害还是时有发生。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舞毒蛾的基因组比此前研究过的所有蛾类都要大。一个基因组中包含8.65亿对的核苷酸碱基对数目,刷新了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碱基对数量的记录。这意味着,舞毒蛾也许有着其他特殊的性状表达。

果然,研究发现舞毒蛾对于某些虫媒病毒有着惊人的抵抗力。包括登革热、病毒性脑炎、非洲猪瘟、寨卡热等许多危险疾病的病原体都属于虫媒病毒,而舞毒蛾却能很好地抵抗这类病毒感染,从而斩断传染途径。

人类经历数十年的舞毒蛾灾害,最终仍然诚惶诚恐,还没能实现彻底灭绝。但是通过控制和研究,人们或许能发现医学方向上的治疗新思路。

一次实验中的意外“放生”,与151年后港口驱逐船舶,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通过舞毒蛾形成紧密的因果关系。

而人类从中得到的,是擅自破坏生态的教训,更是对抗外来入侵物种的经验。用化学或生物控制,同时发掘出它们能为人所用的特质,让恶意满满的入侵者最终沦为人类的工具,或者食物。人类这套对付生物入侵的招式用得还少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