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超级工程诞生 欧美六国前后耗时17年失败(组图)

8月9日,由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团队通力合作,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说到量子技术,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便是我国量子卫星。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017年6月15日,“墨子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标志着量子通信向实用迈出一大步。

据悉,在此前美英法德意日六国曾耗时30年,希望在量子卫星上取得突破,但或因技术积累、资金支持不够,全部都失败了。潘建伟说,一切进展顺利时,大家也许意识不到,但一旦遇到磕磕碰碰,就能深切地意识到“某些环节或某个机构的不可或缺性”。他的一些欧洲、美国、加拿大同行,也曾有过类似的科学设想,但没有类似团队全力支持,只能作罢。例如,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的先驱者安东·蔡林格研究组以及欧洲众多的优秀研究团队,一直在与欧洲空间局商讨建立以国际空间站为平台的星地量子通信计划。然而,欧空局缓慢的决策机制,使得该计划一再拖延。

西方分析人士称,我国量子卫星是首个领先,甚至压到西方的科技大成就。美国《华尔街时报》曾以“中方的最新跃进不仅是步子大──而且是一项巨大的科技突破”为题发文称,随着“墨子号”的成功发射,我方将在科学界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领域位居前沿。凭借此次发射,其还将在令人高度垂涎的防黑客通讯技术方面取得远远领先于其全球竞争对手的优势。“这再次显示了东方大国在投身以及实现重大项目上的实力与雄心。长期看来,这极有可能取代我们当今的通讯技术。”安东·蔡林格表示。

作为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卫星,量子卫星能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抗衡外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可实现在原理上无条件安全通信;二是量子通信不存在传输延时;三是量子通信不受通信双方之间空间环境影响,隐蔽性强,可实现抗干扰;四是确保信息安全。目前,量子卫星已经在探测、通信、计算等领域初显身手,它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并有可能引起战争基因的重大突变,通过技术重组或与其他技术融合,对现代战争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