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50周年,一场新世纪太空竞赛已拉响(组图)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首次成功将人类送上月球表面,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促成了“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在阿波罗登月50周年之际,NASA声称要在阿波罗计划工作人员的“有生之年”将登月宇航员再次送入太空。实际上,一场21世纪的太空竞赛已然拉开了帷幕,在这场竞赛中,无论是国家还是资本,都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野心。



政治经济因素促使各国开启登月计划据了解,不少国家已经对于登月计划显示出野心。美国、中国、俄罗斯三个航空大国分别宣布计划在2024年、2025年和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印度、日本、以色列等国也紧随其后,争先恐后地想要在月球表面留下脚印。本月15日,印度“月船2号”因技术故障暂停发射,重启计划将在不久后公布,一旦“月船2号”发射成功,印度将成为与美中俄比肩的太空开发国家。

21世纪的登月竞赛与美苏冷战时期的情形类似,地缘政治、大国争霸再次被投射到大气层之外。但这一回,各国想要的不仅仅只有国家自豪感和军事优势,月球探索还有可能掀起新一轮太空时代淘金热,争夺数千亿美元的资源。据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估计,到2040年,商业太空产业的价值将达到1.5万亿美元。







2008年,印度“月船1号”发现了月球环形山中有水存在的证据。“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竞争。”半岛电视台评论道,“从那之后,各国开始加紧月球探索的步伐。”作为一个分水岭,登月不再局限于政治意义,一些科技巨头也加入了其中。

正如商业太空企业家、蓝色起源、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所指出的那样,水源极大地增强了月球作为太空探索平台的战略重要性。今年3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宣布白宫将加快2024年载人登月计划。5月,蓝色起源便公布了一款完整的“蓝月亮”着陆器模型,并着手开发一种名为B-E7的发动机,它由氢和氧提供动力,这两种元素正是水的组成部分。




登月之后,人类还会去更远的星球吗?50年前,人类首次登月,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证明人类可以进入太空,进入另一个世界。而在各项航空技术日渐纯熟的当下,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人类要去太空?人类能在太空中做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一些人看到了小行星和月球采矿的未来,一些人认为太空旅游是最佳的盈利方式,还有人是为了找到人类的“第二个家”。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我们去的地方越多,生存的机会就越大。”人类的命运在于行星之间。我们探索宇宙,不仅仅纯粹为了“找到些什么”,而是为了人类物种的生存与延续。




从1975年首架实现火星软着陆的探测器“海盗1号”,到SpaceX壮志踌躇的“火星移民计划”。人类探索太阳系行星的脚步未曾停止,实现了从仰望星空到抵达星空的变化。载人登月之后,载人登“火”似乎也已经近在咫尺。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Martin Rees)说:“载人和无人任务之间存在巨大的成本差距,但随着机器人和小型化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太空的困难就会逐步减少,大大节省了资金。这样看来,载人任务只会变得越来越频繁。”当提到探索未知星球时,里斯不乏浪漫地回应道:“当阿波罗号宇航员飞往月球时,科幻小说似乎已经成为现实。如果人类在每一次的飞行中能带着那种对宇宙的好奇和崇敬,那就太好了。”

探索宇宙的法律条款谁说了算?由此看来,一场全新的太空竞赛正在调动各国的力量和资本,不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参与其中。《福布斯》评论道,这种现状让人联想到了19世纪的美国淘金热,“当时的淘金者看到了先来先得的优势,越早下手就可以越早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




那么,在如今的这场太空探索竞赛中,我们尚不清楚谁有权制定规则,谁有权在太空拥有财产,谁有权将小行星分解成原材料。人类能够随意拖拽行星并改变它们的轨道吗?任何人都能开采月球吗?万一出现不可挽回的误操作,哪个国家或组织应该对此负责呢?




目前来看,关于太空探索的许多现行法律都起源于1967年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条约规定人类必须在保护行星本身的同时,保护太空中任何潜在的生命形式。







《福布斯》认为,由于人类开发太空的一项理由是为了寻找“第二个地球 ”,而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破坏地球的速度不减反增,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速度的数千倍。那么人类如何保证不会以同样的方式破坏外太空?人类的行为果真能做的比地球上更好吗?“半个世纪过去了,也许现在正是重新审议《外层空间条约》的时候。新的太空开发条约必须尽快出台,各国在制定条约时,立场应真正做到从‘人类’出发。”《福布斯》评论员写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