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灾来临时
他们竭力救援
灾难过去后
他们痛定思痛
防范于未然
拯救无数生命
北京时间0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图源:截图
06月17日23时09分和21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5度,东经104.88度)分别发生3.6级和2.9级地震;
06月18日04时13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6度,东经104.88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06月18日05时49分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北纬28.40度,东经104.81度)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余震不断......
截止截稿,地震已经造成13人死亡,200人受伤。
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立即做出批示,要求立即了解地震情况,部署救援力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同时,截至18日凌晨1时,四川消防救援总队已调派宜宾、成都、自贡、泸州、内江、乐山、雅安、眉山、资阳、遂宁共10个支队及总队全勤指挥部、总队战勤保障大队共148车、669人赶赴震中开展救援。
图源:澎湃直播现场
有灾区市民发出地震现场的实拍画面,画面中可以看出,马路上一片狼藉,地上有大量砖头石块掉落。
视频来源:腾讯微视
与此同时,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向地震灾区紧急组织调拨5000顶帐篷、1万张折叠床、2万床(件)衣被等中央救灾物资。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管局已组织有关收费站为抢险救灾车辆开设应急通道,做好救灾车辆快速通行保障。
18日0时20分,第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截止0时48分,武警官兵已救出8人。
但令人哀痛的是,在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救援,一些被坍塌物压在废墟中的遇难者仍然没能挽回生命,不幸离世,其家属在身旁痛哭。
图中为遇难者被救出
凌晨5时,李利的“大哥、大嫂、侄孙走了……”,他们都被压在废墟中,再也没有起来。
由于房屋是整体坍塌,而她离预制板比较远,才侥幸爬了出来。
“该怎么办嘛,什么都没了,我不知道怎么办……”无助的李利泣不成声。
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震区群众纷纷跑下楼避难,由于地震发生的很突然,有些人只能穿着睡衣下楼。
图中为匆忙跑下楼避难的群众
宜宾市民采访中说道: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在玩游戏,这次的地震来的特别凶猛,不像之前有点预兆,这次地震是近几年来最大的,感觉特别不一样,可能因为是震中心。
地震发生时我拿了一瓶水躲在了电脑桌下,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很害怕,一直等到地震稍微停了,我收拾了一下东西赶紧下楼,发现楼下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同时,有居民目睹某二层楼坍塌,整个二楼的屋顶和楼梯结构完全塌了,幸运的是二楼的人员已经顺利撤离,目前没有生命安全。
四川宜宾学院的蔡同学表示:地震时桌子椅子都在晃,第一时间收到学校和老师的通知,纷纷撤离在操场避险。
图源:新京报
地震发生时,除了震源地区,附近城镇居民也表示震感很强。
地震发生后,在18日凌晨2点半,下起了大雨,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难度。
但救灾现场井然有序,救灾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的抢救被埋被困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发生之前,成都主城区不少地方,包括成都180所高校和110个社区,都提前收到了地震预警!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63%。
视频中为10秒地震预警
在此次地震中,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预估烈度5.2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
此外,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距震中124千米的毕节地市等也均有接收到地震预警。
随着这次的成功预警,这张堪比生命之网的大陆地震预警网也成功进入人们的视线。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
地震预警“大喇叭”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
与此同时,提前几秒到几十秒通过手机短信、电视等途径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多途径、广覆盖的地震预警。
虽然预警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但这几十秒,却很可能挽回成千上万条生命。
这几十秒时间,可以让楼层低的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逃生、让高层楼的人们尽快寻找安全的躲避点、让行驶中的列车及时停下、让核电站等大型设备启动紧急预案……
有专业团队曾测算:
汶川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到达北川,耗时40余秒。
据估计,如果当时有这套预警系统,并且成功预警,伤亡人数可以减少上万人。
科技可以改变世界,更可以挽救生命。
回想起11年前的汶川地震,不仅伤亡惨重,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次的宜宾地震,虽然地震等级不能同日而语,但已经将伤害和损失降至了最低。这其中,地震预警系统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套地震预警系统出自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主创王暾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
2008 年,“5 • 12”汶川大地震时,王暾正在国外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工作。
看到家乡地震伤亡惨重,王暾动了回国的念头:
“是不是可以尽早发出地震预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
几年下来,他们不仅研究出了这一套地震预警系统,还专门开发了一款名为“地震预警”的APP。
“地震预警”,只要是4级以上的地震都会发出警报。对地震频发地区民众来说,简直可以算是一大“救命稻草”了。
昨晚,这款APP也刷屏了朋友圈。全国网友们自发为它打起了广告。
有了这款APP,就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要是什么时候听到它报警,啥也别管,跑就是了!
汶川地震之后,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在地震预警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这些投入也卓有成效,这一次的地震预警便是最好的证明。
日本是目前地震预警最为完备的国家,和日本相比,我国目前的地震预警系统仍有一定的差距。
减灾所所长王暾表示,其中主要差距主要体现在了政府与学校、工厂、企业等社会机构之间并没有达成多方合力的共识。
成都减灾所在汶川大地震后便开始着手建设这套地震预警系统,不过这9年当中,这套系统只覆盖了四川4%的学校。更加完备的地震预警体系还有待完善。
希望这个系统在将来能够更加普及,让地震多发地区的群众在地震灾难面前,不再害怕,让生命也不再如此脆弱。
图源:微博@麦田先生
同时,面对地震必要掌握的避震方法应当记住:
如果在室内,避震时要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身体蹲下,尽量蜷曲,降低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切记注意保护头部!万不可跳楼或乘电梯逃生!
如果在室外,则要选择空旷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
如果被困在废墟中,保持冷静,保存体力。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适时发出求救信号!
最后,通过这130秒带你看宜宾地震一夜!
致敬救援人员!长宁,愿你平安。
相关报道:太牛!提前61秒预警四川6.0级地震!这个上热搜的黑科技希望你永远用不到....
昨天晚上将近11点时,全网都被“四川地震”的消息刷屏了。
但是,不同于那种毫无震感的“朋友圈地震”,这次震感着实强烈,还被广大网友顶上了热搜。
而这场动了真格的地震,不仅让亲历者惊吓万分,还把预警播报这门“黑科技”也送上了热搜....
四川昨晚出现地震
震感明显,市民们陷入惊慌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17日晚22点55分,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
正在成都工作的两位演员angelababy和王智也通过微博报平安,证实了震感确实比较明显。
在地震发生之后,整晚余震不断,截止到今天早上9时,被中国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级以上余震,就达到了68次。
四川一带网友们也是纷纷在微博上留言,看样子一夜无眠,基本没怎么休息好。
而根据流出的现场画面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接到警报后,当地居民称得上是在惊慌失措中,躲避地震的。
不少成都市民从家中跑出来,在空旷地带避险。
长宁县城的居民比较淡然,震后集中在较为明亮的空地。
江安县的市民也待在室外,躲避地震。
也有人衣服都没来及穿好,裹着被子就上了街。
还有重庆市民裹着被子跑到街上,想要避险。
长宁县的有些居民则在惊险过后,拿好被褥,准备在外面过夜。
学生们也是来不及穿戴好,到安全地带给家人朋友报平安。
由于天公不作美,宜宾还下起了小雨,不少打算在操场过夜的同学们都撑起了伞。
长宁县的学生们,也被老师第一时间转移进了食堂。
虽然说绝大部分居民都安全无恙,但这次地震的破坏力还是非常强的。
正在看球赛的网友,看到室内吊灯疯狂摇晃:
鱼缸里的水,被疯狂甩出:
店铺里的瓷砖地,也开裂了大缝儿:
室外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宜宾市珙县的巡场商业步行街,可以说是一片狼藉,店铺被彻底损坏。
房屋坍塌,砸到了附近停靠的车辆。
路面赫然开裂:
山石多有滑坡:
整个地震的情况十分严峻,整体局面不容乐观。
“地震波还有61秒到达”
预警技术立下大功,走红网络!
不过这次的地震,除了本身的破坏力,“提前预警”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
在地震发生之前,四川的一些网友都接到了地震来袭的提示:
安装了地震预警APP的用户,手机上出现了倒计时提醒。(建议大家也去下载这个APP)
一开始,有不少网友完全没反应过来,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预警吓到了。
有人以为美国要投原子弹了:
有人以为是楼下的小龙虾在喊号:
还有网友以为这个是谁家的高音喇叭没关,或者是有人放了定时炸弹。
更有网友坦诚被这个预警系统吓个半死:
而网友们提到的这个开始倒数的机器女声,正是一些社区里安装的预警系统。
根据网友们反馈,这个预警系统大多集中在中高端小区,比如说,成都高新区的朋友们基本都听到了这个预警。
所以,马上就有这么一个段子在网上活跃起来:
不过玩笑归玩笑,这次的预警可真的是非常有用,据悉,本次成都180所学校和110个社区,都提前61秒收到来预警。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科学统计给出的数据是: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63%。
所以可以说,这次的预警系统,几乎可以说是救命的!
网友们有的说这个系统可以避免很多伤亡:
有的说很有用,但需要普及:
有的经历过512大地震,感恩地感谢起了国家:
有的直呼厉害:
还有人直言,这个倒计时太激发人的求生欲了:
毫不夸张地说,虽然这个预警只有几十秒,但把地震消息在紧要关头告诉当地居民,赢得了宝贵的逃命时间,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让大家都纷纷好奇起来,这个预警系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神仙技术?
其实说起来,原理倒没有那么复杂,浅显理解的话,就是:和地震波赛跑。
对中学地理还有印象的我们都知道,当地震在震中发生时,地震波会向周围蔓延,所到之地才开始震动,从而造成房屋等破坏,或者人员的伤亡。
不过,根据“量子位”公号的解释,这个“邪恶”的地震波,其实是有两种移动方式的。
一种是纵波(P波),在地壳处的运动速度,不超过每秒6千米。
另一种就是破坏力较大的横波(S波),它速度较慢,破坏力却更大,速度则通常在每秒3~4千米左右。
但无论是哪种地震波,都比我们日常通信使用的电波慢得多。
那么,对于两座相隔几十千米的城市,如果前者作为震中,先发生地震,那就可以通过电波,将信息传递到第二座城市,第二座城市的居民,就有将近几十秒的时间可以避难逃生。
这个预警系统,正是借助了这样的原理,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预警监测仪,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警报。
这样就可以提醒居民,及时避险,让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这套在昨夜的地震中,起到作用的预警系统,名叫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研究所所长王暾是个不折不扣的留学生,他之前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就读,攻读理论物理学博士。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暾毅然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根据南方网记者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得的消息,此次成功预警地震的,为该所与应急管理部门(包括原市县地震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
地震发生时,大陆地震预警网迅速反应,同步发出地震预警信息,这才有了居民们感受到的“震撼预警”。
而且,这套系统其实在之前就发挥过作用。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ICL系统提前19秒向陇南市预警,提前48秒向广元市预警,提前49秒向绵阳市预警,提前71秒向成都市预警。
王暾博士还说,如果汶川地震发生时有预警,死亡人数可能会减少2万至3万。
研发这样一套系统,真的可以拯救千千万万性命!
对于这次地震,外媒也是比较关注的,BBC就在今天下午发布了相关新闻。
在文章中,BBC还专门提到:“在距离震中300千米的成都市,距地震发生还有约1分钟的时间,预警系统在城内多处触发了报警器”。
对于这个“立大功”的救命系统,知乎的一位高赞匿名网友贴上了如此答案,读来让人泪目:
记得刚刚的高新地震预警吗
听起来好像除了吓人也没什么用
但是
提前十秒预警
ICU和手术室的医生
能够确保呼吸机等关键仪器的连续运行
病床上病人也许能够活下去
高铁列车可以开始刹车制动
不会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发生高速脱轨
这一车的人可以活下去
孩子可以躲在墙角的安全区域
教室的学生可以躲到桌下
工地可以停止施工
核电站有机会拔出石墨棒
我现在知道我的城市
有一群技术人才
为了这几秒的生命线工程 拼尽全力
我今天会睡得很安心
天佑宜宾
我们为四川祈福!
主页君了解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在地震预警领域探索,企图发掘更多的技术可能。
或许有一天,在科技的推动下,在地震面前,人类大规模的提前撤离,也将成为现实。
虽然那样先进且完美的技术水平,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实现,但就本次宜宾地震来说,预警算是非常成功了。
也正是以为这样的成功,各部门才能及时响应,及时救灾,守护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甚至在地震两小时后,离震中较近的急救医院里,医生们还能顶住压力和余震风险,顺利接生首个震后宝宝。
目前,救灾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着,而我们也看到了关于灾情的最新消息:13死,199伤。
这个数字,让我们看得心痛,因为这背后,承载多少家庭的泪水与苦痛!
现在的我们,唯有希望宜宾挺住,长宁挺住!
愿苦痛不再继续,天佑四川,宜宾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