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孕妈慌了?“人造奶”来了 是牛奶价格2倍(组图)

“人造奶”来了!

马云说过: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

如今,已经和人类相生相伴了2亿年的奶牛正在和我们说再见,因为不需要奶牛生产的“人造奶”时代说来就来了!

近日,有专家在全球经济研究网站MishTalk撰文称:比普通牛奶更环保、更健康的“人造奶”已经研制出来了,帖子发出后,很快获得超过3000万阅读,讨论量近5000。

这时候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全球1亿多习惯在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购买奶粉的孕妈!最感到心惊动魄的,是那些市值千亿以上的奶粉企业,以及千万个在奶粉产业链条上谋生的中小企业。

人造奶成为市场主流后,会带来两个明显的变化:

其一,孕妈们在奶制品上的投入更大,目前市场上的人造奶价格是普通牛奶价格的2倍,而今后,这个价格可能就是今后奶制品的主流价格。

其二,一大批传统奶粉企业日子不好过,万亿奶粉市场将易主掌握人造奶技术的大公司。

那么,什么是人造奶?它何所为而来?何所见而去?

人造奶是人类利用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调配,研发出的与普通牛奶口味相同,但所含营养成分更高的奶。

从技术角度而言,把普通牛奶中87%的水,13%的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内的营养成份通过实验室制造出来其实并不是难事,只要给美国硅谷和欧洲瑞士实验几亿美元就可以做到。

但是,和当年西方科学家率先克隆出第一只小绵羊“多利”,甚至是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生产出“基因编辑婴儿”一样,人造奶最大的问题也不是技术,而是这件事本身折射出来的道德困境。

因为从整个研发过程来看,人造奶不仅和孕妇没有关系,还与传统的奶牛生产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一个完全不需要人类或奶牛参与就能生产出人类后代所需替代物的项目。

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的群星时,我们扪心自问:当人类不需要人奶,不需要牛奶,甚至不需要通过怀孕造人时,我们生存在意义又在哪里?

正方:我们需要人造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可能连奶牛自己都想不到,当年它们会在营养学和解放女性的支持下名正言顺地取代了人奶,成为一种机械的专为产奶而存在的生物;如今,它也同样名正言顺地被人造奶所取代。

没有存在价值的奶牛,是不是就离“消失”不远了?

主张需要人造奶的人站在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趋势上指出人造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更营养。

人造奶在综合了牛奶和母乳的优势后还进一步进行了营养升级和改良,比如说,人造奶中添加了牛奶和人奶没有的低聚糖,能有效预防婴儿肥胖,营养成分更高,更利于人体吸收,口味上也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其次,更环保。

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要砍伐大量的森林,每年还会排放出大量的气体,加剧温室效应;而转向人造奶后,不仅会节省出四分之三的耕种土地面积,还能有效改善环境。

最后,更安全。

人造奶是通过化学和生物手段生产出的物质成份,只要保护得当,不用担心变质或受到污染,更不会从奶牛或人类那里带来疾病,的确比普通人奶或牛奶更安全。

如此说来,我们真的没有理由拒绝人造奶了?

反方:人造奶存在隐患!

但是另一部分人认为:虽然人造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首先,价钱更贵。

人造奶的研制非常烧钱,成本上的投入也会分摊到最终的成品价格中去,所以目前研发人造奶的都是财力雄厚的跨国食品帝国,最终这些跨国集团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垄断人造奶的价格,和现在的人造肉一样,价格高居不下。

其次,不可预测的隐患。

其实,虽然科学家说自己掌握了人造奶技术,但谁也无法保障已经将人造奶中的营养成分完全调查清楚了,还有专家指出,牛奶中的活性物质根本复制不了,所以人造奶模仿得了口味,复制不了精华——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现在我们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中的问题并不一定说它真的没有问题,有可能这些问题潜伏的周期是以百年、千年为单位,而短视和浮躁的人类未必真的能看得那么远。

最后,还有一个更可怕的问题:如果多年后我们已经适应并已经非常依赖人造奶了,但是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它真的有问题,人类重返传统畜牧业还来得及吗?

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人造奶的出现肯定是一种技术进步;但是,千百年以来,传统行业也一直是我们存在的根本,在寻找未来的过程中,人造行业和传统行业只有共存共处,我们才能跑得更远,也才能“把根留住”。

人类在用技术完美地复制自己

但是,风光的背后,往往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其实这些年以来,我们身边一直都活跃着各种各样的 “人造奶”!

比如说,在国内一些电商平台上大受欢迎的AD钙奶和植物蛋白饮料等。

而且,我们从小也是在人造食物的熏陶中茁壮成长的!

不需要鸡就可以生产出来的人造鸡蛋:

看上去和真木耳没有任何差别的人造木耳:

至于最近从西方开始,在全球炒得火热的人造肉,在国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试问一下,谁又不是吃着 “人造牛板筋”长大的呢?

从人造肉到人造奶,从克隆绵羊“多利”到“基因婴儿”,我们奉献了一个个“技术无罪”的故事,并且用技术手段完美地复制和麻痹着自己。

但正如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所说的: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历史在此时就像是一张白纸,被不断的擦干净写上新的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