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谈“996工作制”:我还要再多加0.5(组图)

最近,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热火朝天。

“996工作制”是指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这种说法源自加班现象严重的互联网行业。程序员们甚至发起了“今天996,明天ICU”的反击战。






对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称,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则表示,自己还能做到8116+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

不过,两人的表态很快引起很大争议。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强度的工作也是家常便饭。

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烦琐的日常工作,经常让科研人员忙得团团转。别说996,就连711(早7点到晚11点、每周工作7天)都很常见。

早在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贤文等人便通过监测施普林格上科技论文的下载情况,分析了各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

结论是:1)科学家基本上没有周末;2)美国、德国、中国科学家的周末工作强度分别是平时的68%、64%、77%;3)科学家基本上不分上下班。

2016年,《自然》杂志对12869名读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0%的人一周工作超过60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的人占近10%。



不过,很多人从事科学研究,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因此在忙碌的同时也享受着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成就和满足。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曾在科学网博客上表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理。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

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4点以后;但每天早晨8点都会被窗外纽约第一大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9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10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个星期的周五,周五晚上做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

那么,对于高强度的工作以及“996”,科研人员是如何看待的?


01

姬扬(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

主动的996是美德,被动的996是恶俗



对于“996工作制”的看法,两句话足矣:主动的996是个人选择,可能是美德;被动的996是仗势欺人,肯定是恶俗。

这同样适用于学术界。科研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或者说社会劳动,只是劳动的具体方式有差别。


02

喻海良(中南大学教授):

不是足够拼,迟早会被落下



大学青年教师,特别是自己一个人起步发展,一方面需要认真教授本科生课程,一方面需要争取科研项目、养活团队,一方面需要撰写学术论文专利,如果不是足够拼,迟早会被落下的。我个人觉得996工作制不是很多啊。


03

李明阳(南京林业大学博导):

已经记不清上次进电影院是在哪一年

何止996?博导也一样。适逢变革年代,专业要调整、课程要改革、水课变金科,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使人精疲力竭。

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博士生及留学生教学,劳心费力。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小论文、学位论文、期刊评审论文、各种奖项评审、学术讲座,占去了全部业余时间。完成在研课题、酝酿申报课题、评审课题,还不算揪心,头疼的是日益攀升、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论文、课题、绩效,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

刚过50岁,头发白了、腰驼了、眼花了。记不清上次进电影院是在哪一年,多年前购买的美国大片因为久未观看,光碟已经读不出来了。


04

隋易(化名,华侨大学青年教师):

我的工作时间算是996.5

据我所知,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实行996工作制,这显然违反了《劳动法》,但其已经成为业内的通行规则,处于弱势的员工只能默默承受。

尽管高校专任教师没有坐班,当然更没有所谓的996工作制,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工作时间可能更长,青椒群体尤甚。

以我自己为例,我工作的时间可以算是996.5,正常的周末也就休息0.5天,假期休息的时间也不多。之所以主动加班,是因为生活所迫。总之,违背个人意愿实行996工作制,是违法行为,不应提倡,更不应该成为业内通行规则。


05

冯米(化名,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

感觉每天都在备课,不知道科研该怎么办

身为青椒,感觉太累了!太剥削人了!

为了备两堂45分钟的课,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和周一3天时间。今年每周都有4节课,感觉每天都在备课,节假日都没法休息。不知道我的科研该怎么办?


06

蔡宁(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重新返校读博,就是为了摆脱996魔咒



20年前,我硕士毕业后,曾经当过5年程序员。当时在公司上班,虽然没有996那么夸张,但风格类似。周围同事从来不按时下班。自己不多呆两个小时,都不好意思走。

我认为这种模式会严重损害人的创造性,所以仅对低端重复劳动才可能提高生产率。坐一天班,人的激情、兴致、意志力全都消磨殆尽,多耗时间都是在磨洋工,做样子。日子一久,整个人变得麻木了。因此,我义无反顾地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就为了摆脱996魔咒!

科研工作是十分复杂的高端脑力劳动,绝不能简单套用“耗时间”模式。优秀的科研状态,我认为重在一个“养”字,需要浸淫在充实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素材中慢慢滋养,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修养。

所以,要避免过度疲劳,尤其避免忧虑情绪。做科研工作,时间安排必须弹性,要多留出一些时间来思考。有些科研人员看似慢节奏甚至有点懒散,但成果却很多;有些人看似紧紧张张,反而没有高质量成果。这个辩证道理,用两句成语概况,就是“欲速则不达”和“磨刀不误砍柴工”。


07

刘洋(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

每个读博过来的人都有这种重压状态

最近提出996的企业主要是脑力劳动密集的互联网企业,简单的提高工时和工作强度,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的产能。另一方面,在一些体力劳动相对密集的制造业,倒是有因为产出要求增加,工作时间相当长的企业,但人家是按加班工时付出了薪酬。所以一些互联网企业提出996,这种策略更多可以理解为经济压力下的变相裁员、逃避责任或者制造危机感;更多是一种姿态的表达。

科研工作者做的也是脑力密集的工作,可能存在长期不分时间地点的工作;但科研体系中除了少数团队个别强制要求坐班打卡,大部分倒是相对自由。

我读博时,忙的时候7×24,也有相对轻松点的时候。当时肯定是忙碌、辛苦、有压力的,每个读过来的人都有这种重压状态。现在回想,就不会觉得那么难过了,也是一段值得回忆、不断进步的经历。


08

扫地神僧(知乎网友):

每周工作接近80小时,但有效时间并不多

我之前一般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回,减去吃饭时间,实验室差不多待12小时,周末也比较少出门,基本实验室待两天,典型的勤奋型科研狗。这样每周工作时间接近80小时,看上去比互联网公司还可怕。

实际情况是,虽然时间用的很多,但有效时间并不多,其中刷手机、发呆、睡觉,都占据了不少时间,其他也有相当部分时间不怎么高效,大概一天能有4小时很高效率就不错了。

我大概做了个统计,每天这4小时做的工作量基本占据了当天工作的90%,(其他无法量化的如潜在能力提升没有统计),所以结论是其实每天高效4小时,再外加一两小时总结思考完全足够了。


09

就是个名(知乎网友):

如果环境对,人会不自觉投入

那些我见过的996勤奋的人,往往都是抱着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也有是本身对科研热爱,或者有些根本就从来没考虑过热情和放弃,把996和勤奋工作当作常态和生活一部分。

科研这个东西环境很重要,这个环境不是指仪器,更多的是人。是你身边有没有一起努力的同伴,是你身边有没有你想学习和超越的目标,是你身边有没有激励和推动你前进的人。如果环境对,人会不自觉投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