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李艺飞争议事件,学术界集体沉默是巨大悲哀(组图)

各路神探忙于对民间数学竞赛的预赛12名、17岁中专生姜萍“地毯加显微镜”式搜索,无暇顾及西北地区高校重镇、985名校西安交大硬核理工专业核物理领域的争议风波。


又见“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跨界天才

其实,2024年6月2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115届(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来自能动学院核工程计算物理(NECP)实验室的硕士研究生李艺飞作为6556名毕业生的代表,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艺飞还是扬琴特长的艺术生,形象甚佳。演讲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李艺飞先被赞“美貌与智慧并存”。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我国的艺术教育真的是成就斐然,在整个教育领域都是了一股清流。

不仅吹拉弹唱百花齐放,还为学术界输送了大量跨界人才。

李艺飞在演讲中致敬了钱三强等老一辈学者,几十年后的毕业生在毕业演讲中又将致敬谁呢?会是今天这些艺术学术兼修、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跨界天才吗?

可是,舆论陡然反转。



“学术妲己”不妥,但有较真的必要

很快,李艺飞就被质疑学术不端,“黑料”漫天,甚至被指为“学术妲己”。

无论真相如何,我都不赞成用“学术妲己”这种侮辱性的标签,“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合理的质疑也不应该用这样过火的方式。而且,这种性羞辱的谩骂对厘清真相并无帮助。







学术界的不正当关系事件中,舆论对“学术妲己”的口诛笔伐竭尽羞辱为能事,却有意无意地对“学术纣王”却被轻轻放过、不了了之。“学术妲己”这样的性羞辱标签,客观上成了吸引火力的工具,为真正掌握资源和权力的学阀打掩护。

“学术妲己”的标签不好,但质疑还是必要的。因为其中涉及学术资源、学位授予、事业编制等公共资源,不能不较真。



“学术共同体”的集体缄默

网上对李艺飞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李艺飞在读期间的论文成果乏善可陈,仅有一篇论文,且不是第一作者。

2、学术成果涉及剽窃,网传是剽窃师弟的,导致师弟罹患抑郁症。

3、和机构“二把手”有不正当关系,人际关系紧张。

4、专业“跨界”太大,扬琴特长的艺术生入读西安交大电气专业本科,研究生则是“调剂”到专业门槛很高的核物理。从特招到“调剂”,程序是否合规,受到了质疑。尤其是核物理这样的“国之重器”,“调剂”入学是否合理,已经有质疑者提出了。

5、演讲中声称要扎根西北荒漠,实际上是西安“国字头”机构的事业编。






当然,网络上的“小作文”不可尽信。不过,除第5点属于道德范畴可以不论,其他四点都相当“硬核”。因此,无论是出于对西安交大的声誉维护,还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校方、NECP实验室乃至主管部门都应该及时启动调查程序,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而且,为了增强公信力,应该有立场中立、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介入甚至主导相关的调查。

在我看来,这样的查证并不难。论文成果是否过硬、学术成果是否真实原创、是否存在不正当关系的利益输送,以及招生程序是否合规,或有清晰的学术评判标准,或有严谨的调查程序。这些都可以找到有效的客观证据,不存在“自证清白”的逻辑陷阱。只要启动正式的调查程序,很容易给公众一个交代。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争议沸沸扬扬好几天。既没有正规媒体采访调查,也没有知名教授学者表达看法。名校硕士李艺飞的争议受到的重视程度,竟然不如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的中专生。

真金白银的学术资源分配、货真价实的学术活动,舆论的关注度却比不过一个由企业举办的民间赛事,匪夷所思。难道各路“肘子”的“学术打假”,只有面对“学术共同体”的圈外人时,才有质疑的勇气吗?

果真如此,那就不得不让人感慨,“学术共同体”的护城河真是深不可测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