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艾滋病患者被治愈,到底是侥幸还是曙光(组图)

2月21日,Nature发表一篇文章,讲述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治愈一名53岁男性艾滋病患者的过程。这位患者接受干细胞移植,且停用抗艾药物4年后,体内再未检测到活跃的艾滋病病毒。

文章把这位患者称为“杜塞尔多夫病人”,认为这是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后全球至少第3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其实2022年也有过“纽约病人”“希望之城病人”被治愈的报道,但由于停用抗艾药物的时间较短,研究人员认为尚不能确定是否真正被治愈,可见研究者的严谨态度。








幸运:至少3例患者被治愈


这次报道的主角“杜塞尔多夫病人”,是于2008年1月被诊断患有艾滋病,与很多艾滋病人一样,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2010年又被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13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帮其摧毁了癌性骨髓细胞,并用CCR5突变捐赠者的干细胞取而代之,治疗结果令人欣喜。

尹哥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前两位患者的情况。第一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名叫布朗,被称为“柏林病人”。1995年感染艾滋病后,2006年他又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07年,医生选择了一名CCR5基因突变的捐献者为其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最终,布朗的干细胞移植实验成功了,恢复期过后,他能够停止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直到2020年去世。


△第一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



“柏林病人”的痊愈让人看到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但能骨髓匹配又恰好是CCR5基因突变的个体并非那么好找。直到2019年,才有第二例,也就是“伦敦病人”被治愈的报道,这位患者感染艾滋病后又患上霍奇金淋巴瘤,同样也是接受了CCR5基因突变的干细胞移植才被治愈。

有心的读者应该很快就注意到,这几例被治愈的病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在艾滋病的基础上患有血液肿瘤,接着都因为治疗肿瘤接受了干细胞移植,而且都很幸运地找到了携带CCR5突变的捐赠者。前两点都可以理解,最后一点,为什么必须要CCR5基因突变呢?因为携带这种突变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艾滋病毒免疫。

CCR5是HIV病毒入侵和感染人类细胞的受体,前文讲的CCR5基因突变,其实是说CCR5 delta32基因纯合子突变,也就是CCR5基因片段上少了32个碱基,这种突变可以阻止CCR5受体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进而阻止艾滋病毒进入免疫细胞。

我们知道,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毒可以攻击人体免疫细胞,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理论上,艾滋病毒要想进入人体免疫细胞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经过看门的警卫放行。但有的警卫,比如CCR5受体,就很容易被HIV-1蛊惑,轻易地打开方便之门,让病毒进入免疫细胞中。反之,发生CCR5 delta32突变的受体,可以经得起HIV-1的“威逼利诱”,死死守住免疫细胞的入口。







治愈:干细胞移植是曙光?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艾滋病治愈是很容易的事,只要找到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不就可以了?并不是。

首先,干细胞移植有相当高的风险。病人要先进行化疗摧毁原有的骨髓造血系统,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催毁对身体的伤害极大,会让手术有很高的感染风险。而且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仅限用于血液系统肿瘤,比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能够配型成功的难度非常大。

其次,天生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天选之人少之又少,而且大都是白人。但即使在欧洲,也只有大约10%的人携带CCR5基因突变,据推测该突变可能来自14世纪欧洲大瘟疫中那些得了黑死病却存活下来的人。

还要注意的是,HIV-1进入免疫细胞可不只受CCR5受体影响,HIV-1也只是艾滋病毒的其中一个型别。所以说,这几例痊愈的艾滋病人的成功实属偶然,成功经验很难推广复制。

目前,艾滋病已经是导致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引用《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除新冠)。截至2021年底,全球有384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15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然而,至今仍未开发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只能抑制病毒,不能清除HIV病毒或治愈艾滋病。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艾滋病仍是无法治愈的。


难道就束手无策了吗?



虽然暂时无法治愈,但随着大家对艾滋病的科学认知,只要遵循ABC原则,就可以远离艾滋病,大大切断艾滋病的传播。而且近几年艾滋病治疗和控制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仅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其人均平均预期寿命也可以大幅增加,如果感染后及时发现、及时用药,治疗效果会更好。







最后,21日Nature的这篇文章中还提到,目前几个团队正在尝试利用基因编辑的方式对CCR5基因进行改造,希望能早日成功应用。

参考资料:

1. Sara Reardon.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3-00479-2(2023).

2.Jensen, B.-E. O. et al. Nature Med.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213-x (20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