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快让人口专家别瞎建议 还嫌生育率不够低?

如果社会默认“女性生育”是最重要的事,那么,女性别想找到工作了,只能回家生孩子;接下来,女性也没有必要受教育了,浪费。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也被称为“人口拐点”。而且按普遍的推测,一旦人口负增长将很难逆转。人口问题,又一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01

在国家统计局的这份数据当中,有几个数据很值得重视: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全年出生人口 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这个“净出生人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61年处于“三年灾害”期间之外,唯一的一次人口出生跌破1000万的年份。

要知道,在1949年之后,有接近一半的年份,每年的人口出生是超过2000万的。可想而知,这个断崖式下跌有多厉害了。

另一方面,2022年的人口出生如此之低是在意料当中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就稳步下降了,一年更比一年低;即使全面开放二胎、三胎,人口也一直在下降。


图/“国民经略”公众号

在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与疫情关系不大,而是人们的生育意愿已明显下降,不愿意生育、不愿意多生育。

2022年人口出生仅为 956万人,与此数据可对照的是,2022年报名高考人数为1193万人。一般来说,因为学历分流,大约有一半初中生能读高中,那就是说,18年前的出生人口,应该是今年高考人数的2倍略多。

同样的,18年后,今年这一批出生的孩子,高考人数只有400多万。

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22年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排名前四的为韩国、新加坡、安道尔和圣马力诺,中国生育率在世界排名倒数第五,为1.175%。

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生育率低于1%的国家,为0.874%。(注:安道尔人口7万多,圣马力诺人口3万多,仅是中国一所大学的人口,数据不具备参考意义)。

这么来看,中国的人口拐点确已到达,此后的人口绝对数量只会下降,不可逆转;未富先老,已成定局。

02

有意思的是,对此消息网友们纷纷表示:喜大普奔。

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不就完美实现了吗?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社会总是嫌人太多,工作不好找,路上太堵车,哪个景点都人山人海,去办点事排队排到心慌。每当这时,大家就感觉,“计划生育”多有必要啊。

现在出现人口拐点,正好。14亿人太多了,就算过了若干年,再降一半,7亿人,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啊,真不缺人。

这几十年来,官方一直是这么宣传的,大家把“少生孩子多种树”视为提高中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了。


图/网络

但人口专家们急了,各种献言献策。

当然,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并不是始于“拐点”,降了好多年了;专家们一直提供五花八门的各种建议,最常见的有:

不断增加女性产假;给第二或第三胎孩子补助若干元(一般3岁以前月均100元上下);给三胎家庭的房子补贴(总共不超过万元);降低结婚年龄;让大学生可以在上学时结婚生育……

这些建议,有不少已在一些地方政府层面上落实了。不能说所有建议都全无价值。比如说给多孩家庭补贴,聊胜于无,也算是保障儿童利益。但仔细一想,这些对“促进生育”毫无帮助。生孩子的花费,何止那每个月100元吗?

房价问题,是让三孩家庭少交几千一万就能解决买房问题的吗?而延长女性产假,只会导致企业更不愿意招收女员工,女性害怕“生育即失业”更不敢生育,小家庭担心缺少女性劳动力也更不敢把生孩子提上日程了。

这些建议,徒增笑耳。

不过,最引争议的还是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专家梁建章的建议。1月9日,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梁建章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学前和基础教育篇)发布会上说:

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基础教育阶段缩短两年,16岁就能上大学。

虽然,这个建议是最近成文的,但人口专家们表达缩短教育期限,让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减少教育,多点生育,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主调。

人口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此前就表示,教育时间过长是导致适龄人口结婚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提高生育率,我国要缩短教育时间,小学5年,初高中5年,大学也适当缩减。“教育不能压制人的生育时间,目前教育和生育在竞争宝贵的20多岁。”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则曾经公开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18周岁。

好家伙,这些建议,是在降低中国教育水平上面动刀了。

如果为了能促进生育,而强行减少年轻人的教育年限,这就违背了“提高人口素质”的初衷。


图/图虫创意

我这句话还是说得客气的。想想看,生育最影响的是哪个性别的教育?当然是女性。

女性生育之后,在知识水平低、又要花大量时间带孩子的情况下,她还有可能找到工作、找到像样一点的工作吗?如果按要求生三胎、甚至更多胎,女性就只能沦为全职主妇了。

以前,在高等教育基本男女平等(实际上有不少专业上偏向于优先录取男性,但整体而言仍算公平)的情况下,职场性别歧视仍然相当严重,企业和单位会以“女性生育”为由,对女性进行区别对待。

一旦连教育制度也以“女性生育”为基本认知来设置,一切为了“生育”让步,那以后,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场,只会对女性实施更为残酷的准入制度。

简而言之,如果社会默认“女性生育”是最重要的事,那么,女性别想找到工作了,只能回家生孩子;接下来,女性也没有必要受教育了,浪费。

那么,还有人愿意生女孩吗?

03

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这么低?最重要的原因甚至不是生育意愿,而是因为育龄女性数量太少。

这次统计局的数据中,男性人口 72206 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

而老年女性人口大大高于老年男性,也就是说,生育适龄人口中,男性约比女性多4千万左右。这意味着,就算所有适龄女性全部结婚,也将有4千万男性无法结婚。

很多人可能忘了一个常识:有多少人能生育,得看有多少育龄女性;男性人数再多,也是没有参考价值的。一个国家的育龄女性少,男性再多,在科技进步到男性可单性繁殖之前,也没用。

中国的重男轻女现象一直非常严重。由于B超的普遍使用,多年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一直是全球排名前列,近年来略有降低,但仍在1.12-1.20比例之间摆动。这意味着,每生育出来一百个女孩,就有十几个女孩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出世。

而出生性别比最畸形的,就是在2000年前后。这正是新一代的婚配年龄。

答案显而易见:出生人口少,是没有育龄女性了。只剩一群男性在那里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

而幸运地存活下来的女性,面对着职场歧视、生育歧视、多胎生育的压力,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一个对女性极不友好的职场环境,是不利于女性生育的。


图/图虫创意

女性越早生育,在职场路上就越是充满荆棘,就越穷,就越依赖男性家庭。

但现在的婚姻制度,又大幅度弱化了家庭共同财产的概念;也就是说,男性的财产收入是可以不与女性共享的,谁赚的钱归谁,女性要有收入得自己出去工作挣。

那么,女性就应该以职场和工作为重,她得赚到自己生存的钱。那她还有时间生孩子、养孩子吗?孩子与家庭就变成是女人的负资产了。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女性在生存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要生孩子,那就是不想好好过了。动物都知道在灾年不要生孩子,人类是智慧生物,还不会趋利避害的话,那就是动物都不如了。

当然,现在的年轻男性也有不少不想要孩子、不想抚养孩子的,他们的生存压力也很大。不解决这些压力,不给大家宽松的环境,专家一个劲地恫吓,有啥用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