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CES展(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VR/AR厂商有了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尝试、新应用也正在出现,让我更加确信2023年VR/AR产业爆发在即的预判。
CES之外,我注意到苹果VR头显的消息也越来越多,上周美国知名媒体The Information做了份长篇报道,利用自己的供应链和产业资源,把有关的消息都梳理、验证了一遍,可信度比较高。
从这篇报道中,我看到了苹果在乔布斯时期打下的底子还在,整合技术与供应链的能力依然十分优秀,但是在产品定位上却有不小的问题。
库克如果真想在VR/AR领域有一番作为,带领苹果开辟新的市场,还得重新考虑一下才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把这篇报道了解一遍,再跟你分析。
The Information这次爆料非常详细,苹果VR显示、计算、电池、音频、传感器等技术细节都谈得很清楚,产品设计、软件生态和量产布局也都很全。
内容太多,我就捡几个亮点谈谈,概括起来主要是画面、算力的优化,以及设计上的改进。
显示方面,苹果VR将采用单眼4K的高清显示屏,同样采用摄像头录制周围环境的方式实现AR功能。
算力这块,为了支持4K高清画面,降低AR显示的延迟,苹果采用了三块芯片协同的方案。主芯片代号Staten,基于自家的M2处理器设计开发;第二块芯片代号Bora,是海力士为苹果定制的图像信号处理芯片,采用了高宽带内存,专门用于处理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
为了解决两块芯片之间的传输瓶颈,又搭载了第三块芯片,一款流媒体解码处理器;同时这款头显也预埋了苹果定制的H2音频芯片,连上苹果耳机就能实现超低延迟的音频传输。
设计交互上,为了减轻重量,增加高级感,主要采用铝、玻璃和碳纤维材料;增加了一个触摸旋钮,用户调节旋钮就能让周围的画面逐步显露出来,使得AR功能更自然。
为了让交互体验更好,据说苹果头显还采用了不少AI算法,连面部识别都能通过算法完成。
能把这么多前沿技术整合到一起,确实也就苹果能做到了,加上他们已经布局了5年的AR生态,非常让人期待把技术发挥到极致是什么样子。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创新都正在面对一个巨大的阻碍,那就是这款VR头显的市场定位。
报道中透露,4位苹果内部人士确认,这款VR设备的定价可能高达3000美元,他们心目中未来的杀手级功能不是游戏,而是虚拟会议和虚拟直播,为了推出他们满意的应用程序,苹果另行成立了代号Z50的开发团队。
在苹果团队的设想中,用户带上头显不论身处何处都能面对面开会,借助AR功能还能在眼前的桌子上看到真实的产品3D模型,便于大家讨论;看体育赛事时也能直接身处现场,站在球场上观看比赛。
听起来很美好是吧?但这也正是问题所在。
3000美元的定价是目前主流VR设备的10倍,瞄准的却不是游戏这个正在爆发的关键市场,反而把视频会议和虚拟直播当作未来主力。
我经常说新技术进入社会有三个阶段“行为改变、习惯改变、文化改变”。一个新技术要让用户快速接受,最好的办法是让它既符合用户的使用直觉,又能融入某个已有的应用场景。
比如苹果掀起的电容触摸屏交互变革,使用上非常符合人类点、按的天性,又能让手机交互场景省掉按钮操作的中间过程。
随着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等游戏大火,用户快速适应了新的操作模式,更多开发者探索出了触摸屏时代的交互逻辑,最终才有了今天小孩子也能很快上手的触控交互界面。
苹果VR这次提供的功能看起来都非常美好,却是反其道而行。大家在虚拟世界中如何交互、如何互动都还没研究透,就赶鸭子上架,希望大家都搬迁到虚拟世界里开会,进行复杂协作。
不能说它没有成功的机会,只是这条路明显困难得多。
在我看来,VR设备瞄准商业场景,最好的替代对象应该是笔记本电脑。
买过笔记本的人应该都有体会,方便携带的屏幕就小,屏幕大的笔记本会比较重,用起来和台式机也差不多,都是长期搁那儿不动。真拿出去办公,放在膝盖上,一会儿脖子就酸了。在飞机上使用,前排座椅一后仰,后排就没地方了。另外,在公共场所使用,屏幕上的内容别人一眼看个遍,一点隐私都没有。
这时候VR头显就有更好的体验,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脑袋没被卡住,戴个头显总是没问题的。头显里也可以同时打开几个大屏幕,隐私更是有保障,使用体验明显更自然。
其实Meta已经用Quest Pro为苹果做了测试,这款VR头显定价1499美元,同样瞄准商务场景,也提供AR功能,参数虽然比苹果VR稍微弱了些,也可以做个参考。
从用户反馈看,大家对它自己开发的商务功能并不满意,反而大部分人都承认,这款头显是一个很棒的电脑显示设备,就像我们平时在家,可以开着几个电脑屏幕办公。
当然,问用户能拿来干什么,最多的回答还是打游戏。可见就像乔布斯常说的,“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摆到人们眼前”, 用户是可以用VR来打游戏,但用做替代笔记本的移动办公,看来也是有明确优势的。
今天的苹果真要想在VR产业引领市场,还得好好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位,学会重新和产业一起生长。
(作者为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