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μ子 被最新实验结果摁回去了

曾被认为可能“打破标准模型”的μ子,被科学家们摁回去了。

来自欧洲LHCb团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严格复核后,承认此前的分析存在问题:

实际上,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测是一致的。

要知道,此前这个重磅发现一旦被证实,就可能出现颠覆标准模型的新理论,甚至整个粒子物理学体系都会被改写。

然而如今这一系列结果却再次被证实不可靠——

所谓“μ子出现异常”的关键证据,是由于一系列微妙的误差导致的。

LHCb团队发言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Chris Parkes对此解释称:

在早先的测量中,科学家们错误地将一些其他粒子识别成了电子。

虽然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能很好地捕捉μ子,但对于它们来说,探测电子会更加困难。

对于不少试图推翻现有理论的物理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没有放弃对新理论的探索尝试。

曾被认为颠覆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是解释夸克、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模型,被视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物理理论之一。

从10年前人们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后,标准模型预言的所有粒子就都已被发现。

根据标准模型的预测,不同的带电轻子——电子、μ子、τ子,这三种粒子只有质量不同,其他属性(如电荷,自旋等)都应完全相同,这种性质称为轻子味普适性(LFU)。

但LHCb团队一直试图寻找其中的异常,来打破标准模型,在过去数年间,他们就多次发表论文提出可能违反LFU的测量结果。

例如在2021年的一篇论文中,团队基于LFU理论研究了关于K介子的B介子的衰变过程。

原本这一过程中产生电子的概率和μ子的概率应该相等,但测量却发现μ子产生概率是电子的85%,且置信度达到三个标准差(3σ)。

虽然还不到能用来宣称重大发现的5σ,但也足够让人惊讶了。

BUT,LHCb团队经过一年的长时间复核,发现这个实验结果是存在问题的。

在重新检查K介子的B介子的衰变过程相关数据时,LHCb团队意识到这个异常是由一系列细微误差合并起来产生的。

他们将这一结果在12月20日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研讨会上进行了公开,也引起了不少物理学家的惊讶。

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家Gino Isidori表示,这一结果确实出人意料,因为异常值看起来确实可能意味着“以前没见过的粒子”的存在:

我对这次结果感到遗憾,但LHCb“诚实地”公开这次结果仍然是值得称赞的。

制造μ子素来研究μ子

事实上,给科学家们制造“惊吓”已经是μ子的常规操作了。

但鉴于它仍旧是打破标准模型最大的希望之一,物理学家们并不打算放弃对它的研究。

最近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篇新研究就表明,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寻找一种新方法来测量μ子的性质,即制造强烈的μ子素粒子束以减少统计误差。

其中,μ子素又称缈子偶素(符号Mu,muonium),是一种奇异原子,电子绕正μ子旋转,是一种非常适合研究μ子的模型。

要想制造大量μ子素并不容易,但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成功实现了这一点。

他们用微波和激光,探测了低能μ子光束线上形成的μ子素的特性,首次测量出μ子素中某些非常特定的能量子水平之间的转变。

团队下一步目标是称量μ子,即进一步称量更高精度的μ子质量,作为其他实验常数计算的基础。研究人员表示:

如果实验顺利,我们可能将测量精度再提升100倍。

在这一系列测量中,关于μ子的新特性也可能会被发现,可能会再次对标准模型“发起挑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