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10月4日报道,美国宇航局航天器撞击小行星后,小行星表面喷出大量尘埃和碎片。天文学家观测到,碎片形成一道长达6000多英里(约10000公里)的彗星状尾巴。
当地时间9月26日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宙飞船成功撞击了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
据报道,在撞击2天后,天文学家在智利用望远镜捕捉到了数百万英里外的景象。
望远镜捕捉到“迪莫弗斯”画面(图片来源:NASA)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实验室发布的照片显示,“迪莫弗斯”表面出现一条彗星状尾巴,长度超过6000英里,并且不断在膨胀。
观察到这一景象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马修·奈特和洛厄尔天文台的泰迪·卡雷塔。他们表示,这道尾巴由撞击坑喷出的尘埃和其他物质组成,羽流正在加速远离这颗小行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它的压力。
科学家们预计尾巴会变得更长,更分散,在某一时刻将无法被检测到。10月4日,奈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提到:“到那时,这些物质将像太阳系周围漂浮的任何其他任何尘埃一样。”
“迪莫弗斯”直径为160米,绕着直径780米的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运行。科学家们计划进行更多的观测,以确定从“迪莫弗斯”中抛出物质的成分和数量。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说法,“迪莫弗斯”从未对地球构成威胁,“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耗资3.25亿美元,尝试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使得“杀手小行星”偏离地球成为可能,以免对地球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