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探测车寻找火星生命证据迎来关键时刻(组图)

毅力号火星探测车正在钻取岩石并把样本储存,供以后带回地球实验室进行分析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毅力号”火星探测车在执行火星探测任务时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

5月17日,这个6轮的探测机器人开始攀登上一个古老的三角形区域,那里距离探测器着陆的火山口不远。

火星探测器将向上坡行驶,还要经常停下来查看岩石,从中探测火星过去的生命迹象。

在返回向下行驶的时候,“毅力号”火星探测器还要采集一些岩石样本,将样本放到三角形区域的基地,让后来的火星探测器取走。

这次探测的目的是把火星样品在2030年代带回地球进行详细研究。

三角洲岩石上有一层层细密的表面结构,还有一些裸露出表面的岩层

火星探测器副项目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Katie Stack Morgan)博士说,“杰泽罗火山口(Jezero Crater)是‘毅力号’火星探测器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目标。”

她对BBC记者说,“我们认为有些岩石的潜力极大,可能会包含古代生命的迹象,能够告诉我们火星的气候及其随时间如何演变。”

去年2月18日毅力号火星探测降落在火星表面直径达45公里的杰泽罗火山口。

之后探测器就开始测试携带的仪器和工具,放飞了一个实验性的小型直升机,并且对降落地点周围环境做了总体调查。

但那个机器人探测器的主要目的是前往火星赤道附近的洼地研究杰泽罗火山口西边沉积物形成的巨大凸起的表面。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卫星图像一直猜想那里是一个三角洲,现在“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的初期观察证实了这个猜测。

河流流入更大水体的时候携带泥沙堆积成三角洲。河流进入更宽阔的水体时流速减慢,这时候水中的悬浮物就会沉积下去。

火星探测车的机械臂一端安装了强有力的工具和仪器

杰泽罗火山口的情况是,更大的水体可能是在数十亿年前曾经存在过火山口那么大的一个湖。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地球科学专家桑吉夫·古普塔(Sanjeev Gupta)教授说,“河流流入三角地带,带来多种营养物,显然这都有助于生命形成;然后河流带来的细小的沉积物快速落在三角洲上,有利于保存(过去的物质)。”

“另外,如果在火星深处有生命,它们可能被河流带下来,沉积在三角洲。”

“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最近已经行驶到了一个被称作玳瑁峡(Hawksbill Gap)的地方,那里是到达三角洲之前的一个高坡。之后机器人探测器爬上一个缓坡,就到达了高出火山口表面几十米的高处。

这个上升过程被称作一次“侦察”。“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将四处行驶寻找最有潜力的三角洲岩石。那里有一层层细密的表面结构,还有一些裸露出表面的岩层。

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的布里奥尼·霍根(Briony Horgan)教授说, “探测器有一套了不起的仪器,它们通过检查沉积物,盐粒多少,能告诉我们三角洲的化学,矿物和结构等情况。”

构想图:数十亿年前杰泽罗火山口是一个大湖

“我们将了解古老湖泊的化学数据,湖水是酸性还是中性,过去那里是否是适合居住的环境,那里可能支持过何种生命的存在。”

“明确地说,没有人知道火星是否有过生命,但如果那里确实有过生命的话,那么被‘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选中的3、4个岩石并从中钻取带到火山口表面的样品可能会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机器人探测器虽然是智能工具,但仅靠它本身不大可能做出确定的判断。虽然在地球上人们知道微生物生命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但对于最早的化石解读的难度就很大,甚至充满了争议。

确立火星上曾有生命的事实需要火星探测器把收集到的岩石带回地球进行严格的分析,这些分析只有在最大的,装备齐全的实验室才能完成。

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项目经理詹妮弗·特罗珀(Jennifer Trosper)说,“说太阳系其他行星上存在微生物生命是个非同小可的说法,因此也相应地需要大量证据。”

她对BBC记者说,“我认为我们现有的仪器本身不能提供那种级别的证据。它们能够提供证据的水平仅限于'我认为可能有',我们把样本带回地区,再用更尖端的大型仪器进一步确定。”

艺术构想图:从杰泽罗火山口发射回地球的火箭带回火星样本

按计划“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将在年底返回火山口地面的时候采集第一批岩石样品。

这批样品包括火星车往下走到玳瑁峡搜集的岩石样本,还有在之前4个月当中在火山口底部搜集的4份样品。

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计划发射飞船去火星取回收集到的样本,目前这个计划已经进行到了后期准备阶段。计划包括另外一辆火星探测车,一枚火星火箭和运载飞船,发射可望在2030年前进行。

“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很能工作很多年。在探测器收集存放好第一批岩石样本后,探测器还会驶回玳瑁峡,到达三角洲的顶部,在进一步远行,去查看一些岩石,那些岩石看着像古代杰泽罗湖水际的遗留构造。

这些遗留物由碳酸矿物构成,如果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的话,这些物质似乎是在一个能够记录过去生命的环境下形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