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公报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1.5℃内,有哪些国际博弈?

1.5℃——这两天国际舆论场中的高频词。

刚刚结束的G20峰会,在公报中呼吁各国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将全球平均温升1.5℃的气候目标“保持在可及范围内”。

有人问,这么小的一个数字,值得这么多国家大张旗鼓吗?你别小看这“1.5℃”,背后可是国际博弈的大棋局呢。

G20领导人们向罗马许愿池投掷硬币。图源:澎湃新闻

G20公报中的这个“小目标”,其实延续的是2015年《巴黎协定》共识: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并努力追求1.5℃温控目标。

注意措辞,是“工业化前的水平”,要跟几百年前相比。

从数字上看,1.5或者2都不是啥大数。但在气候学上,全球温升1.5℃,可就是很大变化了。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如果全球温升1.5℃,各地热浪将增加、暖季将延长、冷季将缩短;全球温升2℃,极端高温将频繁超出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临界耐受阈值。

如果不控制温升,人类还将面临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洪水频发等问题。以前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事件”(注:是指由潮汐、海浪、风暴潮共同作用而出现的极端海域事件),可能在本世纪末成为常态。

1993年至202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演变(图源:央视新闻)

别觉得这离我们很远。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已真切感受到海水上涨、吞没家园的威胁。对这个小国来说,温升实实在在地事关国家存亡。所以早在2009年,该国领导人就明确表示,图瓦卢不会在任何超过1.5℃温升幅度的协议上签字。

2015年,《巴黎协定》正式签订,明确提出全球温控目标。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件大事。之后几年,气候专家越来越强调1.5℃这一“上限”对控制环境灾难风险的重要性。

受温升影响,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明显增多。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中,“持续升高”“破纪录”“史无前例”等字眼不断浮现。

报告还称,截至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约1.2℃。联合国专家表示,若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即便各国完成现有的减排计划,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的幅度将是2.7℃。

此次G20公报重申《巴黎协定》目标,起到了凝聚共识、敦促各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性作用。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截图(图源:G20官网)

不过,事情远没那么简单。不少西方媒体发现,G20公报虽然重申了1.5℃的目标,但“几乎没有提到具体行动”。因为全球温控涉及经济发展、科技、环境、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还得动不少国家的“奶酪”。所以,气候谈判成了各国局部利益与全球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战场。

在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看来,当下最大的困难是各国自主决定贡献的总和与《巴黎协定》目标相去甚远。换言之,目前,各国基于自身利益和实际提出的方案,拢在一起也没法完成1.5℃或2℃的全球温控目标。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相较于全球温升2℃的目标,全球现有减排总量还差110亿-130亿吨二氧化碳;相较于1.5℃的目标,还差250亿-280亿吨二氧化碳。这是什么概念呢?2019年,美国排放了51亿吨二氧化碳,现实和目标差了5个多美国!

这是减排实效与理想温控之间的巨大鸿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陆琼认为,过去数百年工业化历程中,发达国家曾长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升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已实现产业升级的相关国家,却仅仅倾向于口头确立“宏伟”减排目标,对“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减排事业”的承诺回应寥寥。

比如,美国一度宣布退出《巴黎协议》,认为减排只能带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前任总统特朗普更反智地声称“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

同时,碳排放事关国家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技术条件,短期内仍需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减排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产业结构革新、技术水平提升和能源结构改善,若没有相关基础,一味在国际上大谈“公平”甚至“平摊”各国责任,对仍需解决温饱及发展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显然很不公平。

这也就是丁仲礼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要说排放公平,必须是“人均”排放量公平,而且是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公平。不能说你们排放了200年,现在摆脱了石化资源,就要求才发展、排放了30年的国家立竿见影达到同样标准,那是不公平的。

2020年12月,德国柏林举行纪念《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活动,现场人群用蜡烛拼出“为1.5℃而战”字样。图源:央视新闻

“数十年来气候谈判总是异常艰难,这一次的格拉斯哥也难成例外。”11月1日,COP26(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开幕,就有观察人士如此评价。

会场传回的消息也不乐观——

美国总统拜登首先“开炮”,指责中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缺乏承诺”。在拜登为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向世界“致歉”时,CNN揭了老底:本届美国政府的气候行动悬而未决,因党内分歧,总额达1.75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至今前景不明,“拜登两手空空前往COP26”。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因其固有的政党立场、产业利益等,难以形成持续性气候应对政策。一旦出现政党轮替,过往的“气候承诺”就成空谈。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借气候议程煽动大国竞争、施压他国。岛妹倒挺佩服白宫这种“气度”,明明自己啥都没干,却摆出一副“你们都得听我的”霸主架势,说你不负责你就不负责。这种在气候问题上“秀肌肉”、搞霸权主义的做法,只会彻底背离国际社会积极协作、应对挑战的共同期待。

那么,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希望吗?能真正同心同德吗?

陈迎说,这还要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入手,必须承认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

以中国为例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中国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中国把目标提升为到2030年下降60%-65%;如今更是提出“到2030年下降65%以上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一系列气候目标,这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动态调整。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充分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

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吃干占尽”,而今不仅未承担相应责任,反而对其他国家的自主决定贡献说三道四、随意指摘,在事关全人类的重大议题上玩双标,虚伪透了。

这次气候变化大会要开半个月左右,将对《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进行“最后一公里”谈判。英国首相约翰逊称:“如果格拉斯哥失败,所有事情就都失败了。”

但辣眼的是,在全球商讨减排大计的关键时刻,预计有400架左右的私人飞机载着各自的“老板”在格拉斯哥机场降落,即便保守估计,这些私人飞机每小时的碳排放量高达2吨,总排放量将达1.3万吨,远比商业航班、汽车或火车造成的污染大。

而架势更足的莫过于美国总统拜登,他带了一支由85辆高油耗豪车组成的超长车队出访欧洲。

美国总统拜登10月29日出访梵蒂冈,超长车队引发热议。图源:网络

就这还减排?难怪有外媒讽刺:他们或许想象自己已站上了道德高地,并“与其他开豪车的朋友相互致意”。


汪文斌:发达国家气候出资不达标,美国仅完成应尽份额的不足20%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月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资金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承诺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关切。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会议上,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共同调动1000亿美元资金。《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带头为发展中国家动员气候资金。然而十多年来,发达国家从未能真正兑现这一承诺。

他说,近期国际知名智库报告显示,发达国家每年提供的气候出资不仅总额不“达标”,而且存在“掺水”“凑数”等问题,一些国家甚至试图把私营领域绿色投资和与气变无关的传统基建项目也列入官方的“气候出资”,实际提供的有效资金远低于官方通报的数据。特别是美国仅完成应尽份额的不足20%,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不足一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