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殊荣。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
“歼8之父”顾诵芬
▲顾诵芬(资料图:来源 中国工程院官网)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介绍,顾诵芬出生于1930年2月生,江苏省苏州人,飞机空气动力学专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对歼8系列飞机贡献重大,被誉为“歼8之父”。
顾诵芬院士是新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科技事业引领者,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航空工业建立之初,国家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飞机设计能力。顾诵芬院士在一穷二白、国外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创建亚、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计算、试验和试飞方法,建立了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为我国后续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新完成我国第一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第一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和第一型超音速歼击机(歼8)等多型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实现了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20世纪60、70年代,顾诵芬院士主持设计出歼8飞机,攻克跨音速抖振等技术难题。歼8飞机的成功研制,解决了我军对高空高速、大作战半径的歼击机急需,结束了我国歼击机完全依赖引进的历史;初步建立了歼击机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歼击机的先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顾诵芬院士排名第一。
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周边空中装备换代带来的威胁,空、海军迫切需要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先进战机。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制出歼8Ⅱ飞机。歼8Ⅱ飞机是我国第一型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歼击机,是我国当时作战性能最好、唯一能和周边主流战机相匹敌的先进战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顾诵芬院士排名第一。歼8系列飞机衍生出16种机型和验证机,是我军长期的主战装备,在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建立了我国完整的歼击机设计体系,带动了航空工业以及电子、冶金等相关行业的整体进步。
新世纪以来,顾诵芬院士面向国家重大安全需求,提出大飞机专项、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10余项战略建议,获国家采纳,先后担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编撰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为我国国防建设和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顾诵芬院士德高望重、甘为人梯,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培养出以1位科学院院士、3位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航空科技领军人物和支撑我国第二、三、四代战斗机发展的技术队伍。顾诵芬院士矢志报国、担当奉献,为解决技术难题,48岁三次乘歼击教练机升空近距观察歼8飞机后机身流场,这是世界现代飞机研制史上罕见的壮举。
━━━━━
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王大中
▲王大中 资料图 来源:清华新闻网
据清华大学官网介绍,王大中出生于1935年,河北昌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1994-2003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2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
20世纪60年代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实验反应堆的研究与建设。80年代,主持领导建成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在我国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近20年来,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王大中院士曾获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发明专利。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王大中院士还荣获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法国巴黎中央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
钟南山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据央视新闻消息,拥有近50年呼吸疾病研究前沿经验,以钟南山、何建行和冉丕鑫为带头人的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殊荣,从“非典”到“新冠”,从肺癌到慢阻肺,他们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生命至上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成果不仅在中国挽救了无数生命,更在全球防治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基础研究构筑先发优势,
“80后”脱颖而出
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6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1项,占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3%,稳居全国首位。北京支持开展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自主探索,基础研究持续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度,北京15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基础数学理论、人工智能算力与算法、蛋白质科学、半导体材料、低维碳纳米材料等诸多前沿领域取得突破,为构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先发优势奠定了基础。
其中,两位“80后”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奖,展现了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活力。北京大学刘若川教授主持完成的“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p进霍奇理论是当前算术几何和代数数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分支,项目在其基础理论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解决了一些多年悬而未决的猜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云霁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开创了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方向,成为当前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形成的新范式已被业界广泛采用。
━━━━━
中关村科学城持续领跑
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内单位主持完成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达40余项,在重大科学发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精尖产业培育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辐射发展等创新环节有机衔接,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小龙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结构基元的新电磁材料和新效应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解决了从结构基元出发、高效探索新材料和新效应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在发现重要高温超导体、新途径诱导磁性、非常规结构和新效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北京大学高文院士、马思伟教授等人完成的“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发明了超高清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突破了传统视频编码和计算框架,形成了完全自主的编解码技术体系,构建了“技术标准-芯片终端-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了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清华大学李俊华教授主持完成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围绕工业烟气深度治理难题,在核心功能材料、关键装备、先进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和突破,引领了工业烟气污染控制领域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
科技创新催生新业态
2020年度获奖成果中,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同产业深度融合,新基建加速落地,新模式加速涌现,新业态加速成长,科技创新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峰教授级高工主持完成的“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构建了大规模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关联跨模态信息,运用语言描述不同模态信息的语义,让机器实现图像和语言、语音和语言的一体化理解,为联通、东航、广东电网、央视网等6.5万家企业提供跨模态理解能力,拓展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支撑软件系统”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研制了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支撑软件系统,建成了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和工业仿真等领域应用平台,为1000余项科研项目研发提供支撑,极大促进了高性能计算普惠化。清华大学唐杰教授主持完成的“智能型科技情报挖掘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突破了一系列以精知识、深关联、大规模知识服务为中心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智能型科技情报挖掘系统AMiner,形成了智慧人才信息、趋势分析等系列产品,服务于全球220个国家和1000余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