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神舟总师:美国若要到中国空间站 有个条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飞天的传说与梦想。千百年后,随着“神舟”升空,“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赴火,中国人从首问苍穹,到漫步太空,一步步实现了在载人航天、人造卫星、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的非凡成就。中国也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稳步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及香港回归二十四周年之际,两位老院士与一众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们,到访香港,参加给香港部分大学生、中学生演讲等系列宣展活动。



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 龙乐豪院士(左)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院士(右)

吴小莉:两位院士在与大学生交流的时候,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戚发轫:最受感动的就是,很多年轻人愿意了解航天、参与航天。我们欢迎每一个香港年轻人,参与到航天里来,最起码要做到的是爱国、爱航天。实际上,许多香港的大学生、教授都已经参与到了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

龙乐豪:嫦娥五号、天问一号,上面有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比如嫦娥五号表取的装置,包括取回样品、怎么装到密封桶、怎么密封等技术,天问一号的探测装置等等,都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团队搞的。

一说起来,好像航天非常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只需要每一个人在具体的岗位上“严慎细实”,把每个人的岗位工作做好了,拼起来就等于中国航天或者伟大祖国。

吴小莉:从2003年“神五”发射之后,每一次有重大的发射或成就,就总是有航天代表团到香港来,但是这次被称为是“宇宙级天团”。

戚发轫:原来都是一个领域的科学家,比如说载人、卫星。这次是全面的,有运载火箭、探月、北斗、探火、载人等,应该说全面体现了我们航天事业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有老有小,有我们两位“80后”,还有中年人,他们是当前的骨干。不仅如此,我们团队里有五个更年轻的专家,是从香港的大学毕业的然后回到内地去工作,所以老中青都有。

吴小莉:到中学中去的时候,中学生的提问比较天马行空。

龙乐豪:是的,比如我问一个小姑娘:你喜欢航天吗?她说:我喜欢啊,但她说:我不知道我将来去不去。我说:没关系,只要你喜欢就好好地学习,把身体锻炼好。如果你想去,我就想办法送你去,让你当现代的小嫦娥,带你到月宫去见见已经几千岁的老奶奶嫦娥。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

戚发轫:我觉得香港的年轻同志可以为一类航天员积极准备,那就是有效载荷专家。空间站建起来后,我们不仅要有像杨利伟这样的专业航天员去开着飞船,给空间站交汇对接,还要带着科学家到空间站去。那么,对这些科学家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是不需要像航天员那样,有这么强健的身体、那么好的心理状态,但是他对他的专业应该很熟悉,而且有创新性的内容,需要到天上去做实验。

我们在航天技术这方面,跟国际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在空间科学方面的差距还是有的。在这点上,我认为香港的科研机构、科技界有它的优势。我们搞轨道的, 好多人不仅是数学系的,还是天文系的,也需要搞医学的。我们有300多个卫星在天上,还有探测器等等,怎么把这些资源用好,形成一个产业,叫“太空经济”。香港在经济领域是有优势的,香港,当年开放是走在前面的,现在还得应该是作为“尖兵”来搞。

2021年的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茫茫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吴小莉:这一次在发射的时候,两位心情有忐忑吗?

龙乐豪:尽管我们事先应该是胸有成竹的,但是往往航天技术是“一万减一等于零”的事业,万一有了中间哪个小毛病,那是不敢保证的。这次的“长二F”火箭,特别是在安全性设计这方面,已经达到了0.99996,就是说,这个火箭大概发射将近十万次,才有一次可能出现逃逸、失误,可谓万无一失,但是当火箭没有把飞船或者是空间站的核心舱,送到目标点的时候,心还是暂时不能放下的。

戚发轫:我更要说的是,我们是建立一个空间站,是一个大工程,既有核心舱,又有载人。这么一个大的情况,怎么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可靠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这个空间站的重要设备是可以修理的,大大提高它的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货运飞船等部件都可以互相备份。另外,大伙都知道,只要有人在,就有一个救生船停靠在那儿,但是万一这个救生艇坏了,就要马上发射一艘上去,我们还配备了神舟十三号飞船。

吴小莉:备舱。

戚发轫:对。所以现在我都跟孩子们说,你放心,一定会回来的。

按照计划,三名航天员将历时三个月时间,在天和核心舱开展四项任务: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自身健康管理。有分析指出,此次的载人航天的任务量将会超过之前六次的总和。




戚发轫:应该说,对于航天员最难的还是时间问题,待一天和待三个月是不一样的。长期驻留对航天员的生理、心理上都是一个考验;另外一方面就是,时间长了,对飞船本身也有一个要求,可靠性随着时间变长会逐步衰减。

当年我们搞飞船的时候,有人说:哎呀戚总,我看你这飞船里挺乱的,不太舒服。当年我们这些人,家里都不会装修,怎么能把飞船装修得好。现在我们有专业工艺设计人员装修,还是智能居所,有全程WIFI。

当年杨利伟执行航天任务的时候,我们没有中继卫星,他到了地球背面,是不能跟家里通话的,只能回到中国上空再通话。现在有中继卫星了,我们在赤道上空120度放了一个卫星,一个卫星能保证整个地球的三分之一,那你三个就全覆盖了。

龙乐豪:就是通讯链路,不管你转到地球的哪个地方,都可以随时沟通的。

当下,中国、美国与俄罗斯都在大力发展第四代载人飞船。2020年5月5日,中国新一代的载人飞船试验船升空,并且在5月8日顺利地返回,这标志着中国新一代的载人飞船已经具备雏形。

吴小莉:我们想知道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新”,“新”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够正式使用?

戚发轫:第一,不仅能够带人到空间站去,还能带着人到月球去。

第二,经济角度来看,希望飞船能够多次使用。这一点,是当前发展的需要,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就是说火箭回来了以后,烧坏的这一部分,我能保证不损坏机体,卸下来再装上一个新的防热层,应该说是要有经济性。

第三,就是要大。原来的火箭运载能力是10吨,现在我们有了“胖胖五”,能运载20吨,那现在可以坐七个人、拉更多的货了。货、人合一,经济效益也很大。

现如今,在轨运行的只有一个国际空间站,预计将会在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或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空间站已收到了近三十个国家的合作申请,其中包括美国。中国在评核之后,拒绝了美国,批准了其中十八个国家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资格。



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 龙乐豪



戚发轫:大伙也知道,美国人也想来中国空间站,咱们没有同意。为什么?因为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了“沃尔夫条款”,在航天领域是不跟中国合作的。如果美国要去违背自己的法律,去跟中国合作,那你先把你的“沃尔夫条款”去掉,再跟我合作。

龙乐豪:对。当年有个75人的名单,就不让这75个中国人进入美国国土。 所以美国人如果真要到我们的空间站来,我们也不要这样笼统地不欢迎他,但是它应该有条件地来,它先把那条国会的法律给废除了。

吴小莉:两位院士对中国未来的航天事业,有什么样的期许?

戚发轫: 确确实实我们80后的人,经过50年的努力,解决了“人家有,我们没有”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你有了,我也有了,我也不比你差,但这只够“大国”的水平。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着要超过人家,从大国走到强国的任务,就是“你没有,我有;你有了,我比你强”,而这个任务是具有挑战性的。

现在全国为了庆祝党的100周年生日,要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对青年,希望他能够传承中央在航天领域提倡的三种精神:第一种精神,核心是要“自力更生,靠自己”;第二,就是“两弹一星”精神,核心是要爱国;第三,就是“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龙乐豪:我想最后说一句话:航天科技造福人类,创造了新的美好生活,航天科技值得我们热爱,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