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员抓紧时间学习中文,我们来看看成果

201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地心引力》中,生死关头女主角登上了中国的“天宫一号”,试图驾驶中国飞船返回地球。

结果满屏中文的操作台让她瞬间斯巴达,只能使用“点兵点将”大法,冲着显示屏一顿乱按,所幸最后成功回归。

8年后,这一幕要成真了: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的操作台界面是全汉字标识的,而作为2024年后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日后外国宇航员若想来此做合作研究,那可能就必须先学会中文。

据新华网22日报道,欧洲航天局早在2015年就与中国航天局达成合作协议,目前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名航天员正抓紧时间学习中文,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搭乘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当天我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这也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火眼金睛的网友在直播中发现,天和核心舱的操作台工作界面上,所有参数提示全部是中文。这是因为和国际空间站照顾所有参与国不同,天宫空间站完全由我国独立建设,并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无论是显示界面还是空间站的标识系统均采用了汉字。

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由美国宇航局主导建造,最早将于2024年退役。此后中国空间站很可能将成为近地轨道的唯一长期载人航天器,和进行空间探索的唯一基地。只有依靠它,国际空间合作才能继续下去。

这也意味着,外国宇航员未来要想能在中国空间站顺利展开工作,可能必须要先学会中文,不然就会出现《地心引力》中女主角看着中文操作屏满脸问号的状态。

中国航天向世界打开大门,欢迎各国合作共赢,其中欧洲航天局(欧空局)是最早向中方寻求合作的机构之一。早在2015年中国空间站项目刚刚启动时,欧空局就与中国航天局达成了合作协议,并且明确了双方持续互派航天员进行综合性联合训练,许多欧洲航天员都开始学习中文。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18年还曾发布了一篇文章,提问“为什么欧洲的宇航员都在学习中文?”,而答案正是——他们都想去中国天宫空间站,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和中国航天员无障碍交流,协同进行一系列太空科研项目,不然可能连驾驶舱坐哪边都不一样;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不学中文他们根本看不懂指令。

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后,欧洲航天员训练中心前主任米歇尔·托尼尼也表示,这是中国走向太空的重要一步,是为将来在月球建立太空站,甚至登月的良好准备。同时,他也希望中欧能够在航天领域更好地合作,再次强调欧洲已经有不少宇航员学习了中文。

目前,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名航天员正抓紧时间学习中文,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搭乘飞船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新华社此前报道称,50岁的马蒂亚斯·约瑟夫是欧空局德国籍的航天员,从2012年开始学习中文,他的中文老师还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马天”。马天表示,他希望能去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与中国航天员以及其他国家宇航员一起工作。

意大利首位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也参与其中,她曾于2014年11月进入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站驻守了199天,成为单次执行太空任务历时最久的女航天员。对着镜头,萨曼莎 · 克里斯托弗雷蒂用中文说道:“这是第一个机会,中国航天员航天员在中国一起训练,我们的团队合作很顺利,很好。”

2017年,他们俩人就已经来到中国航天员烟台海上训练基地,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王亚平、叶光富等人,进行过为期17天的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当时两人的中文就已经非常流利。

“想上中国空间站?先把中文学了。”这事可把不少国内网友自豪坏了。尤其是回顾过去10年,中国终于建成空间站、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再到外国宇航员进中国空间站前要学中文,这一路简直就是现实中的“爽文”成真。



2019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联合宣布,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其中仅欧洲国家就占据了10个位置,包括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挪威、西班牙、瑞士、荷兰、比利时以及波兰,名单中包含了除英国外所有参加G7领导人峰会的欧洲国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10年前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不让中国加入;10年后我国不计前嫌接纳了美国的“入站”申请,但奈何美国的项目“不争气”,落选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对此回应表示,“从科学价值和技术考量来讲,美国的项目没达到要求的标准。”

今年6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表示,外层空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载人航天始终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愿意与世界上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在航天器技术、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员选拔训练等领域,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洲航天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进入到空间站阶段,中国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季启明还表示,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就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提出了合作意愿,中国总体上对此持欢迎态度。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会看到中外航天员联合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