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感染黑白黄3种真菌,印度新冠患者死亡!为拒打疫苗,民众跳入水中、群殴医生…
这两天,
“印度2万人感染毛霉菌病”
上了微博热搜。
可是,继“黑真菌症”之后,
白真菌症和黄真菌症也来了!
印度有多位新冠患者,
竟然同时感染了
黑真菌、白真菌、黄真菌
三种真菌病毒!
要知道,
黄真菌症此前只在蜥蜴等
爬行类动物身上发现过,
而现在竟在人类身上也发现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
很多印度人民还是不愿相信
科学的对抗新冠的方法——疫苗。
他们为了不打疫苗,
200人齐齐跳入水中,
还有人拿着棍子、石头,
朝着医疗队员就是一通乱打...
01
印度多人同时感染黑、白、黄真菌症!
印度“黑霉菌病”越来越不受控制,
可怕的是,
“白真菌症”和“黄真菌症”也出现了!
据《印度快报》5月30日报道,
在临近德里的印度北方邦加兹阿巴德地区,
一位名叫辛格的59岁律师于5月28日晚7.30因毒血症(各种致命细菌导致全身感染的一种疾病)去世,
而他此前竟被诊断出同时感染了:
黑真菌、白真菌、黄真菌
三种真菌病毒!
“他患上新冠后,就先后感染了3种真菌,
黄真菌是在5月24日的内窥镜检查中检测到的。“
耳鼻喉科专家泰亚吉医生说,
“但是黄真菌通常只存在于爬行动物中,
发生在人类身上极为罕见。”
同时感染3种可怕的真菌的确可怕,
但这,早已不是印度第一个同时感染了3种霉菌的病人了!
据《印度时报》5月24日报道,
同样是在加兹阿巴德地区,
医生首次在一名45岁的男子身上,
同时发现了黑、白、黄三种真菌!
这名病人的儿子说,在过去的2个月中,
他的父亲正在接受新冠肺炎的治疗,恢复状况良好。
但在最近的两三天内,
“他的脸部开始肿胀,不得不双眼紧闭,
还伴有鼻子流血、漏尿、便血等症状。”
送医后,医生惊奇地发现他的体内感染了这3种真菌。
(来源:新京报)
与此同时,
另一名来自印度北部穆拉德纳加尔的59岁男子库默,
也被确诊感染了黄真菌症,
“黄真菌是在库默的大脑附近被检测到的,
为了治疗,他的下巴已经被切除了一半。”
医生泰亚吉说。
看来,一场比黑真菌症更可怕的疫情正在悄然来临...
02
黄真菌症最危险、治疗时间最长!
从5月初开始,
印度的黑真菌病例开始激增,
截止到6月4日,
黑真菌感染者已经达到2万例!
同时,比黑真菌还可怕的白真菌症也开始显现,
白真菌症的症状包括咳嗽、口腔白色斑块、腹泻等。
目前至少7人为该真菌感染者。
但与黑白两种真菌相比,
最危险的还是黄真菌病!
患者在感染初期时,
各方面表现正常、往往难以检测,
而在确诊后,
黄真菌感染需要的治疗时间也比黑、白两种真菌感染更长。
接待了第一例黄真菌病的耳鼻喉科专家泰亚吉医生介绍说,
黄真菌病更容易从人体内部侵蚀人体,
会导致脓液渗漏和伤口愈合缓慢,
症状包括极度疲劳、发烧、咳嗽、食欲下降、眼睛肿胀等。
03
印度人不信疫苗
但是,即便印度的新冠疫情如此肆虐,
又出现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新冠并发症”,
印度人民还是不愿相信疫苗。
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工厂”,
印度的疫苗覆盖率却很低。
截止至6月5日,
印度只有3.3%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
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来源:纽约时报)
而有约50%血液中含有抗体的印度人,
竟然还都是通过感染新冠的方式获得的。
(来源:新海峡时报)
在印度的农村地区,
不少人相信疫苗是“有毒注射剂”,接种后“会死”,
这是比新冠疫情还可怕的东西。
“我为什么需要疫苗?我每天都在阳光下努力工作,我才不需要疫苗呢!
那些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才会感染新冠。”
印度帕尔加尔县的一位名叫苏妮塔的农村妇女说道。
“我有几个在大城市打工的朋友告诉我,疫苗不是好东西。
我在德里工作的叔叔打了疫苗后一个月就去世了。”
一位名叫shishupal的男子不仅自己不相信疫苗,
还对身边所有人都散播“疫苗是有害的“这一言论。
除此之外,“打了疫苗会手脚发痒、无力”、“疫苗会造成男性阳痿”等言论在村中也是此起彼伏。
(来源:News18)
在印度北方邦巴拉班基县的一个村庄,
为了躲避前来为村民接种疫苗的医疗队,
200个村民拔腿就跑!
最终在卫生队达到河边时,
他们纵身跳入河里。
最终,在这个有着1500人的村庄,
仅有18人接种了新冠疫苗。
在印度中央邦乌贾因的一个村庄中,
一支前来为村民接种新冠疫苗的医疗队遭到当地村民的“袭击”,
50名村民拿着棍棒、向他们投掷石块,
医疗队一名成员头部受伤、流血不止。
“我们去那里是为了他们的健康着想、为他们接种新冠疫苗。
他们却一上来就辱骂我们,还有人用棍子打我的头”。
一位受到攻击的医疗人员说道。
印度新冠疫情和并发症已经如此可怕,
印度人民还不愿接受“科学的”治疗方法,
真不知还要乱成什么样...
今日结语
新冠疫情和并发症已经足够可怕,
印度人们的“反智”神操作,
也在不断地刷新着世界观,
真不知何时才能跨越这个坎。
希望世界各国可以齐心协力,
共同抵御这一场可怕的疫情。
印度疫情:毛霉菌病让新冠患者雪上加霜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真菌感染可以是毁灭性的。特别是毛霉菌病(mucormycosis),它正在加重一个深陷新冠危机的国家的痛苦。我们在印度看到了有关毛霉菌病的报告,这通常被称为“黑真菌症”(black fungus),在曾经感染新冠或正在从新冠感染疾病中康复的患者中发现。
截至今年3月,世界各地已录得41例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毛霉菌病,其中70%在印度。报告称现在的病例数要高得多。考虑到目前印度爆发的新冠疫情,这并不令人意外。
毛霉菌病是什么?它与新冠病毒有何关联?
毛霉菌病是什么?
毛霉菌病以前称为接合菌病(zygomycosis),是由一种属于毛霉菌目(Mucorales)的真菌引起的疾病。这种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等环境中,经常与腐烂的有机物质有关,比如水果和蔬菜。
这种真菌中最常引起人类感染的是米根霉。但在印度,另一种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发现的鳞质霉真菌也很常见。
在实验室中,这些真菌生长迅速,外观呈模糊的黑褐色。
那些导致人类疾病的真菌在人体温度和酸性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同样的现象发生在组织走向死亡时,或出现糖尿病失控时。
毛霉菌病是怎么来的?
毛霉菌目的真菌被认为是机会性的,它们通常会感染免疫系统受损或组织受损的人。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也可能导致其它的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如癌症或转移。组织受损可能发生在遭遇创伤或手术后。
人类染上毛霉菌病有三种方式:吸入孢子、吞食食物或药物中的孢子、或孢子污染伤口。
吸入是最常见的。我们实际上每天都吸入许多真菌的孢子。但我们的免疫系统和肺如果健康,通常会防止它们引起感染。
当我们的肺部受损、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比如正在接受重症新冠治疗的患者,这些孢子会在呼吸道或鼻窦中生长,并入侵身体组织。
毛霉菌病可能出现在肺部,但鼻子和鼻窦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从那里扩散到眼睛,可能导致失明,或者扩散到大脑,引起头痛或癫痫。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新德里的火葬场一直在努力应对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毛霉菌病也加剧了问题。
它也会影响皮肤。在自然灾害中受伤后,或在伤口被土壤和水污染的战场上,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伤口感染。
环境
在印度以外的国家,与新冠相关的毛霉菌病感染很少。为什么那里的情况如此不同呢?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毛霉菌病在印度已经比在其他国家都普遍得多。在印度,每10万人中就有14人患此病,而在澳大利亚,每10万人中只有0.06人患此病。
在全球范围内,毛霉病的爆发是由受污染的产品引致,如医院用床单、药品和包装食品。但从很多报告上看,毛霉菌病在印度的广泛传播不是来自单一污染源。
毛霉菌存在于土壤、腐烂的食物、鸟类和动物排泄物、建筑工地周围的水和空气以及潮湿的环境中。
尽管从未被比较过,但澳大利亚有关毛霉菌的环境负担可能比印度要低。
但在印度,可能还有另一个因素在起作用——糖尿病。
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血糖会很高,组织会变得相对酸性——这是毛霉菌生长的良好环境。早在新冠大流行之前,这就被确定为导致毛霉菌病在印度(糖尿病在印度日益流行,而且往往不受控制)和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风险。2000年至2017年间,在全球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毛霉菌病病例中,40%的病例出现了糖尿病。
最近一份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毛霉菌病总结显示,94%的患者患有糖尿病,67%的患者控制不佳。
一场完美风暴
糖尿病和肥胖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往往症状严重。这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接受经常被用于治疗新冠疾病的糖皮质激素。但是糖皮质激素和糖尿病一起,增加了患毛霉菌病的风险。
同时,新冠病毒会破坏气道组织和血管,这也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对于已经在与新冠疾病作斗争的患者来说,毛霉菌病可能威胁生命。
因此,新冠感染对组织和血管的损害、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人口的高感染率,以及环境中更广泛的真菌暴露,都可能是导致印度毛霉菌病现状的原因。
治疗的挑战
在许多西方国家,我们看到在新冠病毒严重感染、需要重症监护管理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感染另一种真菌曲霉菌(Aspergillosis)的病例有所增加。这种真菌也存在于环境中,但属于不同的家族。
曲霉菌是全球最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我们有快速诊断这种感染的检测方法。但对毛霉菌不行。
对于许多受毛霉菌病影响的患者,结果很糟糕。大约一半的患者会死亡,许多人的健康将受到永久性损害。
尽早进行诊断和干预很重要。这包括控制血糖、紧急清除坏死组织和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
但不幸的是,许多感染很晚才被诊断出来,治疗也很有限。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印度的情况就是这样,目前对卫生系统的需求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控制这些真菌感染需要提高认识,需要更好的检测来进行早期诊断,还需要注重控制糖尿病,并明智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手术和抗真菌治疗。但也需要对这些感染的预防进行更多研究。
*莫妮卡·斯拉文(Monica Slavin)是皇家墨尔本医院肺部感染方面的专家,也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传染病科的主任。
*卡琳·瑟斯基(Karin Thursky)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微生物学教授,也是国家抗菌药物管理中心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