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北京时间5月22日上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CCTV中国电视报: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那样坐在稻穗下乘凉。
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致敬,缅怀!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2012年袁隆平院士前往国家杂家水稻基地成都分中心视察
袁隆平:自己的研究不会止步不前 希望能活到100岁
据新华网2019年报道,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让他感到痛心。于是在1949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
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之前还在学校代教俄语的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完全靠自己摸索经验的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为此,他两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访育种学家鲍文奎。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让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2013年10月17日,袁隆平出席在湖南永州举行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现场会。 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为国家筑牢粮仓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欧美、日本等都在开展相关研究,但只有我们应用到了大面积生产中。”时至今日,袁隆平还清楚记得当时在接受奖项时说的话,“杂交水稻还有很大潜力,我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大批优秀人才从基层单位进入中心,袁隆平还积极争取经费把他们送到国外深造。
“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那个曾经简陋的海南南繁基地,被标注在了三亚地图上,从一个偏远小农场,变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基地。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了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于2000年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让老百姓吃得更好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目前,袁隆平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开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的目标转变。2018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最显著的变化是:在30多个参与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些品种同时还具备广适性、高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省农科院研发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可以让饱受重金属污染之困的地区,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突破,而且这项技术运用起来简单易行,成本不高。”袁隆平说。去年,经过持续一年的多点生态试验,大面积培育“低镉稻”已有了技术条件,这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目前,他正在攻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通过审定,进行大面积推广,并逐步替代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
“我现在已经从‘80后’变成了‘90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刚刚度过自己90岁生日的袁隆平说,“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获得“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2019年 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就在当天,一段“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来北京领奖前的视频让网民感叹:袁老可爱可敬!
在@人民日报 发布的视频中,袁隆平穿上正装,打上领带,家人纷纷说,非常好靓的很,自己照镜子看一下,袁隆平真的去认真的照了照。
一旁的亲友问:“袁老师,你今天帅不帅?”
袁隆平高兴地回答道:“帅!因为今天是到北京去领奖,而且是习主席给我颁奖,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事情,所以我要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习主席!”
而在获得“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说:“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据@新华视点 消息,袁隆平说,来之前他特意跟超级稻告了别,“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即使满载荣誉、年届九旬,仍心系超级稻!
此前,观察者网报道,在29日的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问了袁隆平一句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据@科技日报 消息,谈到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共和国勋章,他说,在自己得到的这么多奖章里,共和国勋章确实很“重”。“很激动,也是个鞭策。”他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要攀高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梦想种子生根发芽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渊源还得追溯到他的小学。
袁隆平回忆,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着班里的同学到学校附近一个园艺场郊游。“那是6月中旬,桃树上挂着红红的桃子,还有一串串葡萄,好漂亮。哎呀,这个学农好。”就这样,农业在6岁的袁隆平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珍贵的种子,也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生根和发芽埋下了伏笔。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岁的袁隆平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儿时的那颗在心中播下的种子报考了重庆湘辉学院农学系。从重庆湘辉学院毕业后,23岁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的安江农学院任教。当时,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农民获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不过,一场霜灾突如而至。1953年的春天,山东、山西、江苏、河南和安徽等地的小麦遭受了霜灾,粮食价格出现波动。此时,袁隆平还在安江农学院从事教学生涯,那颗儿时播下的种子仍埋藏在心中没有发芽。
1959年,随着环境的变化,袁隆平开始意识到,要吃饱饭首先要关注主要粮食作物。于是,他将所有的热情投入到了水稻研究,那颗梦想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和往常一样行走在稻田里,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突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长得特别好。穗很大、很整齐,籽粒很饱满。”袁隆平说,“我当时估计,这个品种可以亩产一千斤。”
第二年,袁隆平播了一千株该品种水稻,每天去田地里观察,希望“该品种成龙”。可惜现实让人失望。“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有他‘老子’那么好。”袁隆平意识到,按照遗传学理论,当前面对的混乱属于分离现象,杂交二代会产生分离。那株“鹤立鸡群”的稻穗就是杂交一代,属于天然杂交稻。灵感一现,袁隆平开始研究人工培育杂交稻。
“东方魔稻”的诞生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不久,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三人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水稻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春天,袁隆平开始第一次大田试验,栽下了700多棵不育水稻,并悉心照料,细致观察。然而,一场大雨过后,发现这700多棵不育水稻被人毁坏,之前的努力化为泡影。“真的是受到了很大打击,把我的实验推迟了三年。”袁隆平说。
袁隆平没有就此气馁,“有困难和坎坷,更要奋发图强,要与困难做斗争。”随后,袁隆平在试验田旁边的废井中找到5棵残存的秧苗,继续他的实验。通过雄性不育株与近千个品种和材料进行3000多次杂交测试,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亲缘关系太近的稻子不行,把亲缘关系拉远一点行不行?用野生不育稻是否可以?”1969年,袁隆平带领实验小组远赴云南,寻找野生不育稻,加速实验进行培育。
成功总是不会一帆风顺。袁隆平在云南寻找到的野生不育稻开展的实验,因为不能保持不育性状而再一次失败。于是,他将寻找野生不育稻的目光投向了海南。
1970年,袁隆平研究小组在海南找到了一株雄蕊没有花粉的水稻,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经过两年实验,利用“野败”转育,杂交水稻实验终于获得重大进展,雄性不育性可以百分之百遗传了。
1972年,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上千个品种和“野败”进行了上万次实验。“我们的杂交稻长得非常好,但收获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稻谷有所减产,而稻草增产了70%。”袁隆平笑称,“当时有人说可惜人不吃草,人要是吃草这个实验就成功了。”
尽管实验结果让人不满意,但却再一次证明了杂交水稻的强大优势。“这个优势表现在稻草上还是在稻谷上是技术问题,我们可以改进。”于是,杂交水稻实验得到了国家的继续支持。
两年后的1974年秋,从湖南到广西杂交水稻的喜讯频传。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最高的超过650公斤。历经千辛万难后,杂交水稻的研究终于成功。
上世纪90年代,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袁隆平说。
让老百姓吃得更好
袁隆平表示,杂交水稻的产量没有上限,希望向高产、高产、更高产目标进发,每公顷15吨、16吨、17吨的目标都已经实现,现在要向亩产12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18吨的目标冲刺。
“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我的有生之年,希望实现试验田达到每公顷20吨的目标。从光能利用率角度看,根据湖南地区的辐射情况,按2.5%的光能利用率计算,最高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22.5吨。”袁隆平说。
追求产量的同时,袁隆平表示产量和质量没有冲突。
“上个世纪我们主要解决温饱问题,主要是吃饱。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我们做了战略调整,不仅要高产,还要优质。”袁隆平说,“优质和高产没有矛盾,不能说优质就不高产,高产就不优质,只是难度大小的问题。”
据袁隆平介绍,日本稻米协会副会长品尝过超级稻后表示袁隆平的超级稻可以与日本的优质大米“越光”媲美。“‘越光’的产量是每亩800市斤,而我们的超级稻是每亩800公斤!日本人很骄傲,但在水稻面前他们折服了。我们的水稻不仅产量更高,品质也很不错。”
在采访过程中,90岁高龄的袁隆平聊起杂交水稻总是刹不住车,对记者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是这位老人一生的奉献与付出。如今,杂交水稻已经走出国门,在越南、印度、孟加拉、美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生产与种植。袁隆平不仅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