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高科技开始飞跃 15年后将成世界中心(组图)

“三年前,中国宣布打造一张用于天基互联网的卫星网络。到2020年底前,中国需发射60颗人造卫星到太空。去年秋季,中国更是细化了这一计划,宣布这一网络需要12992颗卫星。”


“中国制造”高科技增加。

德国《世界报》(Die Welt)5月18日以“来自远东的高科技:北京开始飞跃”为题刊登该报首席评论员托斯滕·克劳埃尔(Torsten Krauel)的文章,指出“在15年内,中国希望成为全球生产、运输及服务的中心,并将制定经济运作的标准。若西方在同一时期止步不前,最后便会失去今后的裁判地位。”

天基互联网的卫星网络。

文章称,中国科技部门同制造商合作将打造出全球6G通信网络。两颗测试卫星定于今年7月送上轨道。6G应用的起点比5G更为复杂,但中国人相信,2030年后,6G不仅可在技术上得到定义,甚至在商业应用上也是可行的。

作者看到,中国做出此番努力的目标,即世界范围内的6G标准将在很大程度上等于中国标准。“这意味着,世界第一次不是由美国,而是由中国来制定一项未来科技的发展速度和标准。”

北京大兴机场。

当然,中国绝不会就此止步。文章称,“6G只是中国用来寻求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要素之一。”未来的世界贸易将以数字方式进行运行,并由人工智能进行管理;因此,人工智能技术是中国新的五年规划的另一个重点。中国希望到到2035年制定经济的运作的标准,不照搬西方标准。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标准2035”计划。

中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对欧洲而言完全是“乌托邦式”的。就说高铁建设,从武汉到西安650公里的高铁线路仅仅用了7年时间。对德国来说,这样的建设仿佛是“月球登陆”。自2007年来,中国已修建了3万公里的高铁线,多条1000公里内的高速货运线,而2035年前,铁路长度均要翻倍。

中国高铁。

作者观察到,中国交通部门甚至还规划了一条通往台湾的高铁线路,包括隧道和桥梁。中国还计划建设15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快速公路用于汽车通行,同时还有充电网络。可以设想一下,中国的计划相当于到2035年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建立全国性的电力和氢气充电站网络。

成为“世界中心”还要建机场和海港。德国巴伐利亚州长马库斯·索德尔在新冠和气候冲击中搁置了慕尼黑机场的第三条飞机跑道,并感到是一种进步。相反,中国目前正在将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和广州的机场线路扩展到法兰克福或伦敦。在东南沿海的厦门及四川省成都市的东部,正在建设新的机场。

建造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

到2035年,中国应该拥有400个机场,再加上80个航空货运枢纽。80个!德国只有3个。同时,当德国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疏通易北河时,中国目前到2035年却将建设20多个主要港口。“大”也是中国港口的特点,当天津湾正在建造的两个港口完成时,当地港口装卸设施总规模将相当于德国汉堡港到威廉港装卸设施规模的总和。

当然,“许多树木不会长成天空”。如果谁想让上帝开怀大笑,请告诉他您有一个计划。在作者看来,北京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巨大的生产和运输能力的拉动,将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相呼应。

世界最大港口。

比如,北京与莫斯科、其他盟友和自由贸易区内的和睦关系,吉布提的第一个海军基地,世界舰队的建立,核武器,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所有这些在下一个的战略目标之中。在中国的计划中,有一些地方也可以满足德国、欧洲的利益。而美国总统乔·拜登则正在组成“世界民主联盟”来对抗中国的崛起。

当中国打造好全球生产、运输及服务的中心时,全球客户、尤其是欧洲客户,订购的中国产品,将会在3天之后抵达上门,这便是中国计划当中的目标。现在,德国方面也越来越希望在技术、研究和交通方面采取投资攻势,并认为这是应对中美“世界垄断”的唯一途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