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新冠疫苗就能群体免疫?柳叶刀:没那么简单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目前,全球共有45种新冠候选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10种已经进入临床三期。与此同时,新冠肺炎正在北半球快速发展,疫苗能够在延缓疫情中发挥哪些作用?《柳叶刀》杂志近期发表一份评论文章,对新冠疫苗的群体免疫效果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称达成群体免疫需要最大范围接种,而广泛普及接种的难度或许比疫苗研发更高。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医学研究理事会,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Roy M Anderson教授介绍,第二波新冠肺炎汹涌来袭,卫生保健系统压力与日俱增,新冠疫苗已经进入大多数决策者的议程。效力、保护期限是一种疫苗最重要的指标,预防功效在80%以上是最理想的,但保护期限仍不确定。当前的证据表明康复者抗体滴度会逐渐下降,虽然抗体滴度只是免疫反应的一部分,但从其他冠状病毒的经验来看,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是短暂的,仅有12—18个月。同时,曾经被感染是否可以预防二次感染,目前还不清楚。

2020年底,有一些现处于临床三期研究阶段的疫苗可能发布结果,如果效果理想,预计到2021年中后期可大规模部署。那么,一旦新冠肺炎疫苗上市,谁将优先接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分发计划,疫苗第一优先级往往是一线卫生保健人员,在基本服务部门工作的人员,以及健康状况较差,容易因感染导致重症的人员,根据病死风险从老到少按年龄组递减。鉴于第一波疫情期间,老年护理机构死亡人数众多,许多国家将重点放在这些机构的免疫接种上。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规模接种疫苗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最小化每年的净死亡率,还是最大化接种个体的平均寿命?如果最大化平均寿命,就需要使用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评估。比如在英国,7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就比50—70岁人群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因此,我们建议疫苗效力不足以保护1年或更长时间的情况下,政府应选择前者,即短期内将死亡率尽可能降低。

还有一点问题,新冠肺炎对癌症等其他疾病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造成了额外负担,由于医生和医院服务能力下降,这也影响到其他疾病的死亡率。数据显示,英国癌症患者在疫情期间平均一年增加6270例死亡,而美国为33890例。

在疫苗获批一年之后,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疫苗的交付量将会逐渐扩大,我们将逐渐看到疫苗接种对疾病传播造成的遏制,也将在几年内逐步达到理想的覆盖水平。特定人群需要的疫苗量取决于临床三期的有效性证据和“假设”的持续时间——我们需要临床4期试验对感染和重症预防效果及持续时间进行评估。临床3期试验将告诉我们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基于代表性的和大量的疫苗接种和长期随访,第4阶段试验必不可少。

如果疫苗可以达到100%的效力和终身免疫,那么达成群体免疫需要60%—72%的人接种疫苗;若效力减为80%,就需要75%—90%的人接种;如果功效进一步降低,则所有的人都必须接种疫苗。

一种特定的新冠肺炎疫苗的免疫期限只有在社区范围的疫苗接种计划取得进展后才能得到。若免疫力持续的时间较短暂,那么这种计算模式将更复杂。如果在疫苗效力80%且有效时间1—2年的条件下,我们建议,第一年必须接种的人口比例应远远大于几年后疫情稳定后必须接种人口比例——开始的阶段大多数人易受感染,几年之后将有很多人处于有效的群体免疫阶段,阻止疫情恶化。

还有一点,政策制定者和疫苗生产商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跟踪病毒的分子进化。疫苗效力将取决于稳定的病毒靶点,否则将转变为甲型流感疫苗的模式,疫苗组成因预计在某个特定年份占主导地位的菌株而异。

如果达不到高疫苗覆盖率,那么新冠肺炎将成为一种地方病,北半球在冬季处于高峰、夏季为低谷,其水平取决于疫苗的效力和普及程度。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是否强制接种疫苗,为学校、学院和大学等场所创建免疫接种证书。鉴于很多国家民众对疫苗态度犹豫不决,单纯通过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将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一年内将疫苗进入临床3期研究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未来一年内说服政府和民众有效推广使用新冠疫苗,创造有效的群体免疫,同样是一项巨大的难题。

参考资料:

1. thelancet

Challenges in creating herd immunity to SARS-CoV-2 infection by mass vaccination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2318-7/fulltex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