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海上发射成功 攻克航母杀手最大难题(组图)

9月15日,中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实现了首次卫星海上商业发射。隶属于中国战略支援部队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利用德渤3号海上发射平台,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虽是商业发射,从发射方式、运载火箭到卫星却蕴含着巨大的军事价值,可谓中国航母杀手的“最佳拍档”。







“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发射是中国进行的第二次海上发射,此前2020年6月5日就使用长征十一号火箭在黄海海域实现了首次海上发射,这也是中国山东东方航天港启动以来的开门红,革新了中国航天发射方式。

在中国传统的航天发射中,卫星、火箭的生产与组装分离,卫星组装与发射基地分离。比如,卫星与火箭由生产地运送到天津星箭对接、测试完成后,必须运送到酒泉、西昌、太原以及文昌的发射基地才能发射,抵达基地后需要再次进行测试,不仅发射周期长,成本也较高。

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黄海之滨的东方航天港,则集卫星与火箭的生产组装于一体,测试完成后即可登上海上发射平台发射,发射周期与效率大大提高,突出一个“快”字。此次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其突出的一个特点也是“快”,具备快速发射能力。

与长征十一号火箭相对应,中国另一家航天巨头、专注于导弹武器研制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快舟系列火箭。2019年12月7日,同样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六小时内用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完成了两次发射任务,发射反应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前所未有。同年11月13日,还曾分别在太原与酒泉两个卫星发射基地,间隔175分钟分别发射了两枚不同火箭,其中之一也是快舟一号甲火箭。

据外界分析,所谓快舟一号火箭实际上就是东风-21弹道导弹的衍生品。而长征十一号火箭与快舟系列火箭之所以发射反应快,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采用了类似于现代弹道导弹的固体火箭技术,出厂即可像弹道导弹一样实现火箭与卫星的结合,无需加注燃料。所谓的“快”,在商业发射上在于效率与成本,在军事上则是战时的快速发射补网。即在交战双方都具备反卫星能力的情况下,一旦卫星系统遭遇敌方打击,通过快舟系列火箭或长征十一号火箭快速发射补网恢复卫星能力。全球具备反卫星能力,又敌视中国的国家显而易见。






此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在其背后则是计划实现全球组网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截至2020年9月,已经有25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入网,具备每年覆盖中国7次、全球2次的能力。远期目标则是一个由138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形成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以内的重访能力,即可以对全球任意地点每十分钟扫描一次。

2015年“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第一组卫星入轨后,次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旗下负责吉林一号卫星研制的长光卫星公司官方微博,就公布了由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及停泊在附近码头的美国航母的高清卫星照片。2020年8月,中国卫星甚至还拍摄到了美国里根号航母在东海航行的画面。

可以想象,一旦“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成,全球任意地点十分钟内可以重访,以太平洋之广阔美军航母也将无所遁形,反航母作战最大的痛点——如何发现并持续跟踪目标的问题将因此解决,可谓反舰弹道导弹的“最佳拍档”。再辅以快舟系列火箭、长征十一火箭的快速发射补网能力,弹道导弹反航母战术威慑力将空前提高。当然,吉林一号卫星目前分辨率仅亚米级,相比美国的分米级还差一个数量级,仍需继续努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