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第3次火箭发射失败 中国航天“怎么了”?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再传失败消息。中国自主研发的低成本火箭——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于7月10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首次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这是中国年内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

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7月10日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官方称,火箭飞行时出现异常,导致发射任务失败,两颗卫星尽失,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检查。

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采用移动方式发射,对发射场的要求较低,具有“低成本、市场化”的特点。该运载火箭”原订2016年至2017年间首飞,一再延后至今。2019年年10月,快舟十一号点火22秒后传出爆炸声,取消发射。



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直径2.2米,起飞质量达78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1吨,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承担400公里至1,500公里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

据悉,国际商业发射中,小型运载发射报价一般为每公斤2.5万至4万美元,“快舟十一号”报价不到1万美元。

此外,有分析指,现在使用的快舟系列火箭与中国军方正在使用的洲际导弹都有一定的关系,快舟运载火箭和东风41导弹在外形上几乎一模一样。

西方分析人士进一步指,近期频繁出现战略导弹改装成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卫星的例子,这说明中国军民融合一体实力有了极大的进展。

据悉,此次发射任务该火箭搭载了一颗由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冠名, 名为"哔哩哔哩视频卫星"的遥感卫星。10日下午该公司公布, 于12时17分获得消息,快舟十一号由于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败, 具体情况以及损失尚未得知。

此次火箭发射失败是中国2020年以来第三次,也是中国第5次公开的航天任务事故。

3月16日,长征七号甲中型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失利;

4月9日,搭载印尼P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坠毁;

5月11日,长征五号B的货物返回舱脱轨,飞掠洛杉矶和纽约,掉落在大西洋;

6月16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因技术问题被推迟发射;

7月10日,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失利。


中国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卫星失利,坠落画面:






中国在火箭发射上保持着较高的发射成功率,比如 2019 年,中国共进行了 34 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其中有两次未成功;2018 年,中国共有 39 次发射任务,其中仅有一次失败。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和 2019 年的三次失败中,有两次是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的首次入轨发射尝试未果。

最近半年接连的火箭发射失败,也让外界产生“中国航天怎么了”的疑问。目前尚不清楚此次火箭发射失败,是个例还是系统性问题。因为此前发射失败的,均是不同型号和性能的火箭。

其中,长征七号甲中型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七号火箭的基础上,与此前的长征 3 号甲火箭的氢氧三子级组合而成。在关于任务失败后的影响中,诸多猜想和推测指向了不同的结果。而外界关心的焦点也在于此次发射会不会影响到后续关键的长征五号的任务发射和中国空间站建设等关键任务。


中国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失败画面








相较新一代的长征七号,长征三号乙技术较为成熟、最新却发射失败,更受关注。在此之前,作为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的主力火箭,长征三号乙过去共有67次发射,其中只有两次是完全失败,第一次是首飞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这次。另外两次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卫星仍然可以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火箭发射失败的最新案例,不仅让外界再次产生“中国航天怎么了”的疑问,甚至有人认为是美国的芯片封锁的结果。

不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目前中国发射火箭20次,成功17次,失败三次;美国发射18次,失败两次。就在7月4日,美国商用火箭发射公司“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自纽西兰北岛发射搭载7枚卫星的商业火箭,但升空仅短短5分40秒,即因第2节火箭燃烧问题“失联”,宣告发射失败,7颗卫星全部“阵亡”。

显然,不能因为中国火箭发射出现失败案例,就简单的认为中国航天出现了问题,更不能证明美国芯片封锁引发了中国火箭发射的失败。

探索外太空是一场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竞争,争夺太空话语权已成为多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方面。据称,中国2020年航天发射任务十分繁重,预计总发射次数将会达到40次以上,其中包括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器。作为太空竞赛的后来者,中国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需要做的还有不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