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日凌晨,德黑兰西部发生爆炸。外媒报道称,爆炸发生在德黑兰西南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导弹仓库。但随后,伊朗方面回应称,并无发生爆炸,只是短期停电事故。
图片来源:推特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连日来,伊朗已经连续发生多次爆炸,其中包括了军事基地、工业设施、研究实验室、弹药库甚至纳坦兹核设施。而此次可能的爆炸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堪称“神秘”的爆炸事件中的最新一起。
为什么堪称“神秘”?因为对这些事件,伊朗的防卫力量可能完全没有做出反应——不知道,也看不到敌人在哪里,但是目标还是被接二连三的摧毁。
很多人猜测这些爆炸事件可能由以色列发起的网络攻击引起,但伊朗方面没有公开指责,而以色列方面也既未确认也未否认有关。不过,有以色列专家说,“网络攻击”武器进行的一次神秘袭击已经严重破坏了伊朗最重要的核设施之一。这也加深了人们对这些爆炸和网络攻击有关的猜测。
对此,军事研究员兰顺正表示,“伊朗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伊朗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爆炸事件,都对外宣称是意外事故。但此次连续发生多次爆炸,其中两个还和伊朗核计划息息相关,这就很难说是意外导致的。因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些爆炸是由外部势力插手导致的。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应该比较高,最大的可能不是美国就是以色列。特别是以色列以往就曾经发动网络攻击摧毁过伊朗的核设施,无论是从决心还是手段,以色列都具备这个实力。”
“个人认为,至少其中两次爆炸受到网络攻击的可能性更大。一个是6月25日晚,德黑兰西南30公里处的帕尔钦军事基地发生爆炸,一个是7月2日,伊朗纳坦兹核电站设施附近发生的火灾。这两起事件都引发了各种猜测。”他表示。
帕尔钦军事基地发生爆炸后,伊朗国防部称,一个煤气罐在帕尔钦的一个公共区域爆炸,但与那里的军事基地无关。帕尔钦据称是伊朗最重要的武器研发生产基地,包括了军用化工、导弹生产和核技术开发等等。
兰顺正表示,“初步推测,这次爆炸可能是由F-35隐身战机投掷钻地炸弹引起的,使用网络攻击为先导。这个爆炸非常大,从图片视频中看,可以看到大规模的爆炸和橘红色蘑菇云。如果是煤气罐起火发生的爆炸,应该达不到这样的威力。”
伊朗纳坦兹核电站设施附近发生火灾,更是引发各种猜测。西方国家一直怀疑纳坦兹是一座进行铀浓缩的核设施,尽管伊朗声称只是和平利用核能。
7月3日,伊朗最高安全机构的发言人表示,已经查明起火原因,但拒绝立即公布调查结果细节。但据报道,在伊朗纳坦兹核电站大规模爆炸后,伊朗民防首长威胁要发起“胆敢对其核设施进行网络攻击任何国家”的报复。
兰顺正认为,“核电站引发的爆炸如果是人为引发的,很可能是特工混入预埋爆炸物。但如果是网络攻击引起的,则可能是通过植入病毒等手段引发内部设施超负荷、过载引发起火甚至爆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以色列通过网络攻击发动袭击的战例中,有两次非常著名,一次是“果园行动”,一次是“震网”病毒。
2007年9月6日,以色列对位于叙利亚东北部的城市代尔祖尔的阿尔奇巴核设施发起“果园行动”袭击。此战被评为将网络战与常规战完美结合的典范。
2007年9月6日凌晨,7架以色列空军F-15I战机在G550电子战飞机和地面特种部队的空地支援下,趁着夜幕闪电袭击了代尔祖尔附近沙漠地区的核反应堆建筑群。行动中,G550电子战飞机启动了网络攻击系统,先后压制了叙利亚边境的防空系统和“神秘工厂”附近的防空导弹系统,使叙利亚防空系统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的功能彻底瘫痪。随后,F-15I战斗机投下的精确制导炸弹彻底摧毁了核设施建筑群。
“震网”病毒也是震惊世界。2010年6月,这种由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发的病毒首次被发现。截至9月底,伊朗国内至少有3万台电脑感染了“震网”病毒,导致约1000台离心机瘫痪,令伊朗核发展计划拖后了至少2年。可以说,“震网”病毒展示出网络武器的巨大威力,将人们带入了网络攻击进行物理摧毁的大门。此后,利用网络病毒实施攻击成为敌对国家间一种常见的对抗方式和战斗样式,网络病毒也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新型武器。
“当前广泛猜测是网络攻击导致的这几次爆炸,如果是这样的话,帕尔钦基地的爆炸更像是‘果园行动’的翻版,即通过网络攻击瘫痪对方的防空系统,然后由战机发动攻击。当年‘果园行动’使用的是普通战机,这次如果使用F-35隐身战机的话,无疑将使得行动更加隐秘。”兰顺正表示,“而纳坦兹核电站的爆炸则更像是通过类似‘震网’病毒那样的网络攻击。实际上,以前人们就多次预测过通过网络攻击,引发核电站设施过载,引发事故,甚至爆炸。”
“不管这些猜测是否属实,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对网络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将会更上一个台阶。”兰顺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