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东:曾经的国足门面 如今的公知帽子

1

郝海东在微博上晒出九宫格的豪宅图片,有个人问他:蓝天、白云、花园、泳池,谁给你的这一切?

似曾相识的问话套路,充满了机心和不怀好意。下面还有若干跟风的评论,类似“就国足那样的成绩,你还能有今天……”看到这个,不禁长叹一口气——看来,足球不被聚光灯追打的时代已经很久了。

郝海东在微博上的简介是:“著名足球运动员”。20年前,这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2001年前后,郝海东和范志毅作为最著名的国脚,说街知巷闻毫不过分,约等于三个李佳琦,七八个高晓松,十来个许知远这样的量级。在姚明去NBA之前,他们俩是中国民间最为人熟知的体育人物。

那是中国足球最红火的年代,我先后供职过的《南方体育》和《体坛周报》至少得拿出一半的版面来报导足球的所有细节,直到2011年,我入职《中国新闻周刊》,当时的主编希望我能够写出一篇类似于《审判中国足球》的文章作为“投名状”,即使那时候足球已然“没落”,但我提到想采访郝海东的时候,帮忙联系的《体坛周报》著名编辑说:“《体坛周报》是最好的体育报纸,想采访国内的任何球员几乎都可以,但是郝海东嘛——”他意味深长地用半句话就结束了和我的谈话。

后来刊出的那篇长文里面,缺了范志毅和郝海东这两个特别关键的人物,殊为遗憾。范志毅十分客气地给我回复了一条特别详细的短信,表示很抱歉云云。确实如传说中“江湖”,不接受采访但也尽量不让人感到难堪。而郝海东——我曾经以为和他熟悉的各路记者,却都表示和他并没有那么熟。就连写他最多的《体坛周报》记者金松也说:“我们虽然认识很多年,只能算工作关系……”就好像突然之间,他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真空气泡。许多年来,他在一个群体运动中,活成了一个有着浓重个人主义色彩的异类。

2

资深体育记者、专栏作家张晓舟给我讲过一个关于郝海东的故事:

某年月日,国足在西亚比赛,队里规定的休息时间到了,领队朱和元会到酒店一楼的酒吧咖啡厅,催促队员回房睡觉。其他人都回屋了,只有郝海东一动不动(他也不跟别人坐在一起),领队望着他背影,什么也没说。

张晓舟对此的解读是:“郝海东是故意的。”因为“他讨厌这种家长式管理。但是他的自我管理是严格的。他的身体条件不如范,但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管理,是严格成功的,因此三十几岁速度爆发力都能保持。”

对当年中国足球的两位大佬级人物,张晓舟也有过一个经典总结:“假如范志毅是大将军,那么郝海东就是独行侠。”

在关于国家队的无数报导和我认识的记者讲述里,都能看出郝海东性格的“冷淡”,也就是某些人眼中的“不合群”。郝海东不喜欢扎堆,比赛结束之后别人觥筹交错大呼小叫,而他,宁愿在房间里泡一壶功夫茶。

金松则把他的性格总结为“孤傲”,如果是面对他不喜欢的记者,要么就懒得开口,要么就会说类似“你怎么没做功课呢”“你怎么这么不专业呢”之类的话。

2018年,郝海东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把自己的性格养成归因于10岁到八一队的那段日子。初到一个几百人的体工大队,又是队里最小的队员,肯定受欺负:“(体工队)那里面其实就是个社会,一线队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二线队有时候来弄一弄我们,打你两下,他们欺负你,不是很正常吗?”

打不过别人,还得想方设法要摆脱这个不利的地位,比如说踢球要踢好,跟别人的关系要想办法搞好,反正各个方面都要让自己有利,这使得郝海东成熟得特别早,也让他养成了对某些事情特别在意的性格。“确实让我对社会公德事情特别在意,比如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啊,不守秩序啊,闯红灯啊,随地吐痰啊,电梯里抽烟啊……我都特别反感。我对不公平的事情特别在意,在赛场上也是如此。另外养成的一个性格就是争强好胜,在那个环境你如果不强,就会被欺负,进而被淘汰,你要是十七八岁被分配回家去了,你能干什么?”郝海东说。

还有一点,也使得郝海东和其他球员天然就有一些鸿沟,他喜欢阅读,喜欢思考,有自己的思想。

张晓舟纠正我说:“不是说要有什么‘思想’,换一个词——‘思维’:独立,个人。”

3

关于郝海东的“不合群”,常常让我想起《飞越疯人院》里面的画面:

护士与病人互道早安,按时娱乐、服药、开会和自由活动,大家在安静地打牌,音乐是舒缓的,光线也很轻柔,表现好还能出门游玩,疯人院里的每一天都在这种既定的日程表下循环地上演。一切看上去都秩序井然,静谧安逸,除了有一种难言的压抑以外。而男主角麦克·墨菲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端,因为他“总和别人不一样”。

郝海东也是如此。

大概也是中国体育的特殊环境成就了郝海东,因为若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环境里,他所能得到的评价也就只有“喜欢打嘴炮,而且性格孤傲”——无论以他所处的时代或者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人都无法被称为怪异(乔帮主或多或少不就是这样)。但恰好他身处于“最受瞩目”的中国足球,他直言抨击的制度,又恰好是那么不合理——才会显得他那么地独树一帜。

在2018年的那篇专访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郝海东对于“自由”的向往:

“自由”也是郝海东口中的高频词。这个夏天,“车厘子自由”成了网络热词,而郝海东似乎领先社会一大步,早就实现了“批评自由”。经常有人给他留言说,“佩服你敢于说实话”,他感到不解,“人不就是要真实的表达吗?说几句实话,为什么还需要‘敢于’?

我所接触的体育世界里,各个体工队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大部分的教练就是“独断专行”的家长,残酷的举国体制使得运动员在这个封闭的小社会里成长,大部分的生命就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文化教育只像是生日蛋糕上的那一粒红樱桃。

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运动员性格单纯,不谙世事,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从他们的社交媒体也能看出一二,和娱乐明星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代言广告,就是官样文章,几乎看不到他们真实的性格,遑论其它。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傅园慧凭借一句“洪荒之力”就能成为热搜女郎——各级国家队本就是国家单位,各安其位、各为其政,身处其中,永远谨小慎微,永远不要多嘴。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说,他们过惯了集体生活,连吃饭都有人管的那种,所以大部分的运动员是缺乏“个性”这一要素的。

如此的时代背景也使得郝海东显得非常珍贵,毕竟所有人都向后退的时候,站在原地就已经是先人一步。

像他这样不平则鸣,完全放飞自我的人,在体育圈里绝对是凤毛麟角,从足协到主教练米卢,再到最近的“炮轰”恒大和许家印,他完全没有辜负他“郝大炮”的名称。

早从运动员时期,每天集训结束,吃完饭,郝海东都是最后一个回到房间的,他的独来独往不包括此时:他喜欢看大量的书,也喜欢表达各种观点,而队友们都会围过来,和他一起喝口茶,听他海阔天空……

而这几年他也成为了微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一半的人都是来笑话他当年那句“C罗最多火三年”的话语。

但郝海东看上去压根就不care,他说过,自己只在意业内行家如何评价自己。

“你说我炮轰谁了?”郝海东对于郝大炮这个称呼颇有些忿忿不平,“说几句实话,怎么就成了炮轰?我凡事只是希望有常识、有逻辑,怎么就成了离经叛道,成了被孤立的少数派?”

4

我去过几次大连,这座城市生气勃勃,到处都能看见身高190以上的长腿帅哥。但在辽宁的土地上,我不由得思索起一个绝望的人生哲学命题:郝海东、孙继海这些年轻时候都挺精神的人,年纪大了以后为什么全都长成了赵本山?(此处手动@陈冠希和@小栗旬)

时隔很多年,来自山东青岛的郝海东依然是这座东北城市的骄傲。如果可以,你随便抓住一个看上去像00后的年轻人,他都会告诉你,当年郝海东是在哪里训练的,又是在哪里一战成名的。

根据东北人的口音鄙视链,他们会形容大连人的口音是最轻的,最接近普通话的,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表面看上去都是大大咧咧、称兄道弟的江湖人士。

郝海东的性格看上去却并不那么北方,至少在金松的眼中,郝海东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豪爽,比如他会默默地替所有球员买单。他的性格有时候还简单得出奇:如果有人写了他不好的地方,他也不会主动去找对方,但是遇到了,就会和对方“辩论”一番,但他完全不算计,不在背后使阴招,过了以后也不记在心里。

我一个喜欢足球的朋友说,范志毅的内心像是住着一个东北人:嗓门大,讲义气,呼朋唤友,走到哪里都永远围绕着一堆人;而郝海东却或多或少像一个上海人:有生意头脑、会赚钱、不拉帮结伙,和所有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张晓舟显然不接受这种说法,作为好朋友,他感受得到范志毅的细心。去上海采访,小范会帮他订好酒店,他写稿没时间吃饭,小范还会让服务员送饭。

“范很体贴朋友,是江湖人。放在三十年代就是上海滩帮派大佬。范的性格更国际,去水晶宫也能当老大。这也是上海的气质吧——你看上海人早期移民国外的,也很能混。”

的确,我想了一下,在那届国家队好像除了孙继海把郝海东尊为大哥,他几乎不和任何人“亲近”,他也完全没有范志毅那么多“有血有肉”的故事。

然而郝海东的难得之处在于,翻出他过往的言论,有时候会让人怀疑,这片集体主义的土壤里怎么会长出如此丰盈的个人。

5

早在1980年代初期,十几岁的郝海东随队到广州比赛期间意外地发现,一包在广州卖三五块钱的进口香烟回到北京就能卖七八块钱,于是,他向姑姑借了5000多块钱,利用到广州比赛的机会买了很多香烟带回北京出售。100多条烟挣了5000多块钱,这笔钱在当时别说对一个16岁的孩子,就是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1997年,郝海东以220万元的天价转会费加盟大连。为了这个“中国第一前锋”,大连队动用了很多关系,才最终让这桩转会成行。拿着转会大连万达俱乐部的收入,郝海东在青岛注资60万元创建了郝海东经贸公司。

2001年1月,31岁的郝海东在大连沿海集团遭受资金困境之际,多方筹资入股。凭借着自己在足球圈的人脉和积蓄,郝东海共筹得资金5000万元,加上他1999年、2000年向沿海集团总共投入的500万元,实际出资达5500万元,成为沿海集团最大股东之一。

在大连万达踢球期间,郝海东还有一个绰号叫作“郝董”,他是当时唯一一个在绿茵场上奔跑的“董事长”。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与郝海东有关并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公司共有11家,其中有9家公司由郝海东直接控股。可以说,郝海东在商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虽然有好多文章都揣测郝海东是中国足球运动员里的首富,金松却否认了这件事:,“实际上也就是这些年,球员才开始年薪上千万,郝海东恰好错过了。”他说,“他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有钱,但肯定比一般人还是要好得多。”

关于经商天赋这件事,郝海东并没有怎么自夸过,金松说郝海东是他见过的最简单直接的运动员,绝大部分运动员在人际关系上都比他圆滑:“现在和他有联系的政府官员,都是当年崇拜他球技的……哪怕是李铁性格和他有点像,处理人际关系上也比他圆滑。”

好在郝海东的人生理想和别人有点不同,“大部分球员都希望多赚点钱,让老婆孩子过点更好的日子,郝海东总要想一些大事情,思考一些大历史。”

6

有句评论说,“郝海东的微博成了行为艺术的狂欢地”,然而现在微博上,除了“C罗还能火几年”这个老梗,并没有看到任何对于郝海东的有力攻击。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郝海东从以前的“关心足坛”变为了“关心天下事”。他的很多言论都是在凌晨两三点发出,除了极其个别的错别字,他微博里的思想火花极其令人意外。

现在的郝海东早已不是过去读《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他,在思想纬度上,他还在不断扩展,读《黄仁宇全集》,苦口婆心让年轻人要“学会独立思考”,点评鲍毓明案件,还时不时邀请大家来一起聊聊萨尔浒之战,谈谈美国前国务基辛格,包括点评方方日记事件,“和方方站在一边”,而类似“自省”、“慎独”这类知识分子的语言,也是张口就来。

这些年,我也接触过无数的评论家,相比发言的自由,最后大家还是宁可选择安全,而最安全的立场,就是“跟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或者干脆闭嘴。

当年面对球迷山呼海啸般的拥护,场上的郝海东不动声色;如今面对漫山遍野的攻击,网上的郝海东也满不在乎。看上去,他并没有在乎有多少他人的所谓“认同”,而是活得自我而单纯,专注且睿智,向往自由,从而显得如此“非主流”。而我想说,其实郝海东这样的人生,还挺成功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