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群不看篮球会死星人仓皇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球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
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球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除了CBA以外,我们已经不能全看其他高质量的篮球直播比赛了。”
人群开始骚动,发出“可怕啊”,“我们怎么办”,“球队通的钱能不能退啊”,“我草泥马莫雷萧华祖宗十八代”的声音。
突然,人群中一位智者发问了:“那么,更坏的消息又是什么呢?”
球长听完哇得一声哭了:“CBA……也没有多少比赛可以看的……”
————
那,NBA和CBA,差的真的有那么多吗?
抱歉,不管爱国情绪有多高涨,至少在篮球上,进口真的就是比国产好用……
首先最直观的对比就是比赛数量,我们都知道,基本的比赛单元以及基于这些比赛的赛后讨论与新闻,实际构成了这个项目针对受众的话题基础,也是球迷群体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能吸引人并发展壮大的根基。
简而言之,没有足够多的比赛,一切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而CBA比赛不论质量如何,单比数量,和NBA差的也至少有一个数量级。
以上赛季(2018-19)为例,单算常规赛,NBA一共30支球队,每个队82场常规赛,所以NBA一个赛季一共有82*30/2=1230场的常规赛。
而CBA则是20支球队,每个队打46场常规赛,一个赛季的的总比赛数量为20*46/2=460场。
差距是770场,相当于1.5个CBA本身。
显然, 如果想借这波支持国产从NBA跳坑CBA,CBA从规模上就先天不足,接不接得住都是问题。
而且,这个数字,甚至还是已经升级过的。回顾历史,CBA的单队单赛季比赛数量虽然一度在李元伟北极星计划实行期间短暂扩充到50场,但随后很快因为俱乐部的集体反对而回落。于是长期以来,CBA一直保持了所有球队打两个循环(2014年扩军到20队后沿用到2017-18赛季,即每队38场常规赛)的赛制,也就是20*38/2=380场。
直到上赛季,CBA才在姚明的推动下开始扩充常规赛数量,每个队的常规赛数量扩大到了46场(未来倒是计划会增加到56场)。
别责怪CBA,作为一个联赛,其依附的基础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水平和文化基础,CBA的确在发展,但我们缺的课确实太多了。
而且,比赛容量并非CBA的唯一的问题,CBA不仅比赛数量少,而比赛的密度也相对不足。根据已经公布的赛程来看,CBA新赛季从11月1日开打,到3月12日常规赛结束,一共132天,这样计算下来,平均每天只有约3.5场比赛。
而大洋对面的NBA,从10月16日开打,到4月30日结束,在196天的时间里,基本保证平均每天有6.3场比赛。比赛密度是CBA的几乎两倍。
另外,CBA的比赛安排思路也和NBA不同,NBA分为大小比赛日,大比赛日超过10场比赛,小比赛日2-3场,基本保证了除了一些固定的节假日以外,让比赛可以分摊到每一天都有。
而CBA则并不追求比赛均匀分布,熟悉CBA的球迷都知道,CBA的管理思路是集中比赛日,在几个赛季以前,CBA一周仅有三个比赛日(周三周五周日),偶尔安排一些零散的周二晚上的场次。
从上赛季开始,CBA把比赛日修改为每周的周二到周日连续比6天,相对于过去,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虽然如此,周一依然没有比赛。
显然,CBA填不满球迷对信息的需求。
而造成这种信息缺口的,并不只是比赛容量和密度。
我们都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NBA从技术层面上都是无可争辩的世界第一篮球联赛,而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NBA不仅将其比赛包装做的很好,而且把比赛的相关信息资源也做的很到位,比如说比赛数据。除了官网以外,还有被球迷当做基本手册的NBA官网数据库,BBR,以及其他提供专门设计高阶数据的网站,ESPN也有自己的净正负值统计(在2016年有大量球队参照这一数据给角色球员开出高额合同)。
有这些东西助拳,球迷和媒体对于NBA的讨论广度以及媒体的报道空间被极大的拓展和细化,在最简单被称为球迷上手指南的BBR上,我们可以随时查询到60年以前的任何一场比赛的细节数据,而在其他网站,从每场比赛具体的观赛人数,到某个球员在某个位置的投篮命中率,再到上古时代某个名人堂教练的有过哪些外号……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汇编网站来解决。
因此,无论是挑口水的排名、硬核的考古、评论,还是数据流与印象流的大战——NBA几乎已经为自己的受众和报道的媒体提供了几乎全套的傻瓜从入门到进阶办法,而你无论停在任何位置都能自得其乐。
这也是如今中国绝大部分篮球迷早已经习惯了,并认为应该理所当然存在的“篮球新闻生态”。
但对于CBA来说,这一切却暂时还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要知道,知道现在CBA连找到一个能合格查询历史数据的网站都找不到(官方网站也只能查到三个赛季前),这直接导致关于CBA的历史考古门槛提升的反而比NBA还高,行之有效的跨时代球员排名也难以进行。
而由于国内资料+报道的缺位,导致中国球员国际大赛的数据也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比如以下这张来自FIBA的数据表,由于使用了威妥玛拼音,导致我们几乎搞不清楚这些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传奇球星分别是谁……
于是对于媒体报道团队来说,在过往NBA报道中一些很成熟的报道方式和手段,在CBA里几乎都无法实现。甚至哪怕球迷之间偶尔想撕两个有价值的逼,往往都会因为印证数据准确性而浪费大量的口水。
因此CBA的报道和讨论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情况:对于一个篮球记者或者球迷,除了比赛本身的场景回忆以外,你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讨论发起点——要数据数据没有(或者压根不对),要故事故事不准确,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
讨论的基础都没有,球迷凭什么买你的账?
缺少这些材料,构建不起更高级球迷文化体系,我们又如何围绕其打造出国人需要的篮球市场?
何况CBA球队本身就有限制球员接受采访的传统,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也束手束脚,本来就相对不那么精彩的比赛也徒增看球门槛,失去了许多扩张圈粉的潜在机会。
而这也是CBA媒体环境始终畸形的一个原因——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对于篮球的热爱和新闻写作的报道能力,其实远不如和相关领导搞好关系重要……反而让很多只会要钱不要脸的宵小之徒登堂入室。
不过,这几年在姚明的大力推进下,CBA比起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是形象包装,联赛公司最新制定了新版的队标、副队标以及相关中英文字体和号码数字等一系列视觉形象,将在2020-21赛季全面更新升级,而相应地,球队的主场场地和球馆配套设施同时更换,以及球迷特许产品同步推广,真正能够让主队球迷买到CBA的球衣以及周边产品。
虽然这一切破费精力,但也让CBA有了视觉上的明显提升,球迷至少可以把CBA球队的队服大大方方的穿出去了。
但姚明真正努力推动的两件事情,目前还在阻力中艰难前行:
一件是对外援的限薪——在姚明的思路中,外援的工资水准应该得到控制,使其回归到普通CBA球员水平,这样外援与本土球员的实力差距不至于太大,既可以让本土球员得到充分和高水平外籍球员对抗锻炼,同时又不至于继续让外援大包大揽一切,本土球员沦为看客。
这一点目前只推行了一半:外援的注册人数在接下来的赛季可能增加,不过外援的薪水决定了实力,目前也同时决定了票房上座率,短时间内原生CBA球迷并不能接受外援水平大幅下降的情形。
更何况更多等待排队入场学习如何看CBA的(前)NBA球迷。
此外,姚明还在全力推动CBA的工资帽体系,在他的认知中,本土化的工资帽体系虽然不必完全像NBA一样,随便在各个网站就能查到球员精确到个位的年薪和合同条款,但也应该能够通过CBA公司备份的方式,来避免之前常有的阴阳合同。
同时“培养费”的设定,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球队之间的球员流通,能够收到回报的球队,不再会给球员转会上制造太大阻力(最近几年,CBA的球员流动相比过去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球迷甚至可以开始像NBA球迷一样YY一些交易了)。
因此,CBA越来越好看,而且未来越来越职业将会是既定事实,未来的CBA也有广阔的进步空间。
当球迷的需求得到满足,愿意去现场看球支持主队,愿意购买球队周边,甚至愿意在网络付费看球的人,会越来越多。
而目前NBA自己作死导致的局面,则可能成为让CBA加速这一进程的加速器,中国联赛天然具有地域性的感情因素,更容易让球迷有认同感归属感。而短时间内远离NBA的篮球迷,也急需一个新的主队新的赛事填补空虚,眼下,新赛季的CBA势必要涌入大批量新球迷。
至于能否让他们长期停留,就看CBA的行动了。
要知道的是,2011年NBA遭遇停摆,恰恰是CBA上一次飞跃的时间点,那时候CBA成为NBA优秀球员的首要落脚点之一,在那一年吸纳了JR-史密斯、威尔森-钱德勒和肯扬-马丁等多位当打之年球员。在那之后,就有了大批量NBA角色球员主动和CBA商谈加盟的情形。
由于欧洲篮球有不低的从头学习门槛和时差,他们并不具备和CBA竞争的可能性,因此当现在当NBA自爆,球迷大量涌入时,CBA能否吸引到这些观赛眼界不低的球迷,就成为他们能否真正让自己成为能和NBA相提并论的第二大联赛的最宝贵的时机。
虽然,这个窗口期能有多久,谁都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