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拉松,国际金标赛,终于有了金标的成绩。
根据上马组委会及相关合作媒体发布的具体破三数据(全马时间3小时以内)。按照净成绩,包含特邀选手、国内精英选手在内,
上马男子有693人、女子27人进入3小时(不含3小时整)大关
。
业余马拉松界一直有这么个说法,“330是堵墙,300是座山”,不过,随着中国业余马拉松选手的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300不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了。
而民间选手的飞速提升,是中国马拉松硬实力的体现,也是追赶日本的动力。
上海马拉松18日开跑。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
中国跑者变强了,数据不会骗人
说中国业余马拉松水平选手水平快速提高,是有依据的。
2017年北京马拉松,有358名选手破三,北马也成为国内首个破3选手超过300人的赛事。这其中,中国籍的选手
332位
。
2个月后,2017年上马共有403人成功破3(不含3小时整),成为国内首个破3选手超过400人的赛事。这其中,男选手
380人
,女选手
23人
;外籍选手占据39人,而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籍选手共有364人。
今年9月,北马共有532人成功破3,成为国内首个破3选手超过500人的赛事。
而昨天的上马,直接跳过700关口,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并且,上马去年全程选手28000人,今年是25000人,减少超过10%。
笔者翻看了相关数据,刨除特邀选手、业余外籍选手、国内专业运动员的数量,国内业余高手破三选手的数量略有下降,但上升趋势反而更陡峭,或者说更明显了。
再来看看另外两个比较著名的马拉松。
2017年无锡马拉松有258位选手破3,其中中国籍选手
235人
;2018年无锡马拉松破3选手
302人
,中国籍选手有
273人
,两个数据都双双增长。这还是同天有重庆、徐州、郑开马拉松等赛事的情况下取得的。
其中,徐州马拉松是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的一站,吸引了许多高手,有9人进入220。
2017年杭州马拉松近1万人参加,破3的选手为
126人
;2018年杭州马拉松全程选手14250人,参加选手增加了约50%,但破3选手
有282人
,比去年的126人翻了一倍还不止。
如果拿2.5小时来说事呢?北马在基本保持3万全程选手的基础上,全程成绩在2小时30分以内的选手,2017年为
22人
,2018年为
31人
。上马今年进入2小时30分的选手数量是
40人
。
当然,2小时30分内的选手数量相对较少,数据容易被特邀国外选手的数量混淆,那么看看3小时30分的选手数量怎么样?
以北京马拉松赛为例,从2015年变身全马以来,在3万选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入330选手的数量分别是
1715人、1990人、2917人、3894人
。其中今年进入330的选手数量几乎是2年前2016年的2倍。
杭州2017年进入330的选手数量是
1234人
,今年是
1654人
,因为参加全程的选手数量有所扩大,因此进入330的选手数量和比例增长不大明显,不过至少体现出进入330选手的绝对数量在增加。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增加的参赛选手都是菜鸟,那么进入330的选手数量基本是不变的。
上马雨中开跑。
追赶日本,我们在路上
其实从全程的完赛率也能看出,中国能跑全程马拉松的人多了,这也为更多的人破三夯实了基础。
2018年无锡马拉松的全程项目完赛率96.07%,和今年上马完赛率96%基本持平。今年杭州马拉松全程完赛率97.41%,考虑到关门时间是6小时15分,这个完赛比例比较高。
如果拿北马4年完赛数据,似乎更能看到趋势—
—88.23%、95.56%、95.51%、96.98%
,整体是上升的。如果把2018年无锡、上海、杭州、北京单独列出来看,全程完赛率都在96%以上。
简单地说,中国业余选手更能完赛了。
当然,因为国内破3的总量还不是很大,数据还是比较笼统,没有区分年龄段和性。我们更不能沾沾自喜。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日本就知道。
日本历史上进入2小时10分的选手至少有93人,我们只有3人,且最近10多年来没有选手进入210大关。而今年日本东京马拉松,就有9名日本选手进入210大关。
今年日本男选手两破日本国家纪录,分别是2:06:11和2:05:50,而我们的国家纪录还没有进入208。亚运会上,日本男选手拿金牌,我们铜牌;女子方面,日本选手获得银牌,我们第8。
日本在今年波士顿、东京、芝加哥3个大满贯赛事中,获得金、银、铜牌各一块,还在这样的大赛中两破国家纪录。其中有“最强公务员”(业余选手)之称的川内优辉拿了波士顿马拉松的金牌。
而在2017年11月,日本上尾半程马拉松(极少量外籍精英选手参赛),62人进入65分钟大关,197人进入66分钟大关,显示了日本强大的人才储备厚势。
即使按照最保守的换算,也就是半程乘以2.2为全程成绩,那么相当于62人进入223(2小时23分),197人进入227(2小时27分)。
总体来说,日本的长跑及马拉松文化氛围较好,积累和沉淀较深。
但好在,我们在迎头赶上。
(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