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外国人才退押金 中国新四大发明就这样?(组图)

曾经,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说:就算失败了,这也是一项公益。

那些年,共享单车被资本宠上了天,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各种红橙黄绿的贡献单车排在大街小巷,等着人们扫码骑行。

就像古时候皇帝的后宫争宠,踩对了节奏,自然能从行业博弈中脱颖而出,长得宠爱,而节奏错了,决定错了,那么“失宠”也是一瞬间的事情。

如今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迎来变局,生死未卜的ofo也一再陷入退押金难的丑闻中——

不少ofo用户表示,ofo客户端显示押金退款预计15个工作日内到账,但根本无法兑现,系统一直显示退款中。

近日,微博网友@zjt93 爆料称,自己尝试了下传说中的“外国人报案”策略,ofo不仅退了押金,还写了一封英文道歉信!

“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新的人设:来自加州,在中国生活了两三年,中文不太好,做事喜欢上纲上线。然后以这个人设为基础,写了一封退款邮件”。

该网友表示自己也只是尝试下。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ofo的退款,还回复了一封英文邮件道歉信。

(ofo道歉信)

此事一出,舆论瞬间发酵,很多网友都对此感到愤怒——

“我退了两个月了,终于等到人工了,告诉我人工没退钱的权限了,让我打人工,人工打不通,现在闹啥呢?”

“我是不是起诉小黄车,他才能给我退钱。”

“小黄车也要破产了吗?还是说对自己国人能拖就拖?”

面对网友们的质问,有媒体联系了ofo的两位公关,一位表示自己刚刚睡醒,还不知道这件事。

另一位也称,不清楚此事,应该不是真的。

两位公关也均表示会了解一下。

只是,此后便再未打通ofo的公关电话。

2015年5月,第一辆无桩共享单车ofo首次出现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

2016年4月,摩拜单车正式在上海上线;

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

2018年9月22日,距离2018年结束还剩100天,坚持独立发展的ofo,被曝“北京总部人去楼空”。

面对人去楼空的传闻,有记者前往原ofo总部进行采访,却发现公司财务部已经被搬空,现场一片狼藉。

随后记者联系到ofo的品牌公关总监史少晨,面对询问,对方也只是平静回复称:

我们只是租约到期,所以需要搬到其他楼层,哪里来的“人去楼空”。

否认之下,人去楼空或许不是真的,但ofo在市场中的“失宠”,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隐瞒。

2018年6月到9月,从资金链断裂、大幅裁员,到融资、并购被“阿里打断”,再到“北京总部人去楼空”,ofo负面新闻不断。

曾经,共享经济也有过春天的。在被视作共享经济元年的2017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似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可以“共享”。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300万辆单车,当年融资金额达258亿元,注册用户达到4亿人次,累计服务170亿人次,日最高使用量达到7000万次,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和解决最后一公里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片来自新华网)

只是,诚如后宫争宠,一步踏错步步错,在资本的宠爱退去后,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烧完钱,找不到投资人和机构接盘,那么不管你是共享什么,都不得不回到如何赚钱这个基础问题上来。

只是,当年能与摩拜一较高下的小黄单车似乎并没有长盛不衰——

相比于摩拜,ofo在鼎盛时期似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投放上,只是大批量的投放背后,单车质量却令用户吐槽不断。

“小黄坏车也太多了!好像只投放不修理似的!”

“每天遇到的小黄,要不就是没链条,要不就是没车座,要不就是被锁……”

“车子过于笨重,急需用时扫码全是坏车,也不知道报修了多久了。”

冬季是共享单车的“淡季”,但显然ofo的寒冬已经与冬季无关,曾经那一抹充满活力的黄,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片金黄灿烂的“坟场”。

曾经,展现“共享单车坟场”的视频作品《无处安放》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摄影师吴国勇用半年时间,走访20多个城市,拍下了32个共享单车坟场。

▲厦门同安,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将厦门本岛上的多余共享单车几乎都清理出岛堆放在这里

大风刮过,曾经被人们宝贝的共享单车们,此刻变成了浪费资源,挤占交通的城市垃圾。

共享单车本是初衷很好的一个事物,但同时,在很多企业盈利的背后,没有人愿意为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买单,为盈利及抢占市场不择手段。

在市场和资本的竞争中,只能不停的投放,谁投放的多谁就占领了市场高点,但他们没有想过或者说没有顾忌过,市场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单车投放。

只考虑投放,不考虑回收和管理,任由单车变成城市“小广告”,违规停放被处理后也不情愿承担后果,

他们似乎并不关心这个行业的未来,而是急着套现退场。

其实不管是摩拜还是ofo,抑或其他共享单车品牌,对于用户来说,大把大把的融资数字,扩展到全球多少个国家、城市,单车投放量达到了多少都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扫到的单车是不是能用,我的押金我的钱,最终能不能回到我的手上,这些才是用户使用中最基本的需求。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在,在爆料假装外国人退回押金的微博用户@zjt93 的微博中已经找不到爆料原博,他的微博中,关于此事只剩一点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如果这个美国人是真的,他获得了相比我更好的待遇,那我肯定也会生气,尤其是这个‘待遇’还是我合理权利的时候。”

“但是即使是处于愤怒的责难,也应该克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是对ofo的做法不满,无论是上它的官博骂也好,还是私信它骂也好,艾特它骂也好,都OK。

不过再怎么骂,也不应该把这些怒火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比如社会风气,比如人民素质、奴性等等。这是我的看法,我就明确这一点”。

(@zjt93 微博节选)

诚如这位网友所说,我们没有必要这件事上升到国民素质和奴性上,那么反之亦然。

曾经我们眼见ofo起高楼,我们眼见它宴宾客,如今ofo已是大厦将倾,创业者们也不能把共享单车大厦坍塌全都归咎于国民素质。

面对共享单车如今的窘境,光明网评论曾表示:希望中国的创业者们正视问题,尽快认清一点:靠资本收割流量,薅消费者的羊毛挣快钱,这条商业逻辑“此路不通”。并且,在反思之后,能够有所行动。

毕竟,我们谁也不想再看到,那些曾经“抛弃你”的同龄人,现在欠你199元押金这样的闹剧再次重演。


媒体:共享单车退押金 就别“看人下菜碟”了

“装成外国人,押金秒到手”,这是不该有的看人下菜碟做派。

近段时间以来,共享单车领域的某头部企业深陷困境,引发广泛关注——很多人还是被“退押金难”的遭遇裹挟着保持关注。

近日,有网友想退押金,但听说打电话要打很久,就脑洞大开。他假装外国人写了封投诉邮件,人设为:来自加州,在中国生活了两三年,中文不太好,做事喜欢上纲上线。结果该公司火速退了押金,还回复了一封英文道歉信,一时间引起热议。

不能怪网友“防不胜防”,实在是因有些共享单车企业退押金已成为第22条军规式的难题。系统显示押金预计在0-15个工作日到账,却可能延迟或不退,这成了有些共享单车企业遭遇集中“挤兑”时的常见情形。

于是网上流传着各种“共享单车退押金秘笈”。据媒体报道,二手交易平台上代退共享单车押金的骗局也应运而生。比如你花一块钱,可以买到一份创意十足的攻略:“拨打电话××××,记住这是你要钱的唯一方法。电话比较难打,要坚持打30-40次。”

与内心受到伤害的用户相比,能想到假装“歪果仁”退押金的人,显然是自力更生、煞费苦心的典范。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饱了,接下来这套路恐怕就要失效了,其他人还得另辟蹊径。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退押金本就不该这么有挑战,身为共享单车的用户也不该这么孤立无助。

对于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方来说,海量用户历经退押金难后的粉转黑,也是种警醒:你们现在或许经营困难,但创业者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底线,都应该有契约精神。别忘了,现在为退押金抓耳挠腮的人,当初都是你们的热心支持者。

如果一个产品、一家公司真的无路可走了,那就该破产便破产,该变卖就变卖,大不了从头再来。“装成外国人,押金秒到手”,闹出这样退押金“看人下菜碟”的闹剧,只会伤害自己的信誉。而让曾经励志的创业故事变成一个笑话,也是抬高“翻身”的信誉成本。

春天迟早都要来的,但不要为了挨过寒冬,把“内裤”都烧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