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象君。
每当听到“义乌”这个城市,就莫名觉得有些魔幻。
有人曾这样形容:
“这里的每一天都像在过双11,商品价格低到吓人。”
5块一斤的袜子,10块一堆的头饰。
▲摄影 /吴献华
也有人曾说:“走在义乌除了能闻到满大街的咖喱味,还有钱味。”
在街头随便拽个大妈,就能用英文和“外国仁”砍半天价;一位捡废品的老大爷,家里住的可能是别墅。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总之,这里的民风就是,“商业为先,一切向钱看”。
虽是县级市,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商贸城,人均GDP赶超北京与上海。
小小滴义乌真的这样富吗?它又是怎么富起来的呢?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
20世纪70年代
“敲糖帮”重出江湖
在说义乌怎么富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里的人为何如此痴迷于用商业赚钱。
义乌虽然身处浙江省的中心地带,但自然环境却非常“恶劣”。
三面环山,土地非常贫瘠,地里种的多是易成活的甘蔗,除了糖以外产粮很难。
▲1979年义乌人民在插秧(图片来源于中国义乌网)
想要填饱肚子,只有拿糖去换鸡毛来肥田,提高产量。
于是,在70年代走南闯北摇着拨浪鼓用鸡毛换糖的“敲糖帮”重现江湖。
这是义乌小商品交易的雏形。
1982年,摆摊妇女向县委书记
“争来”交易市场
“我们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什么要赶我们?”
“你先回去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扣你的货”。
这是1982年间义乌廿三里镇,一名叫冯爱倩的妇女与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对话。
▲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左三) 图源:浙江在线
为了养活家中的5个孩子,她偷偷摸摸将用糖换回来的小玩意,拿到县城摆地摊贩卖。
这在当时完全属于“投机倒把”的买卖,冯爱倩的货物屡次被没收,走投无路下大着胆子来到县委,找书记讨说法。
▲冯爱倩
她的这次“胆大包天”为义乌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县委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做出了一个同样大胆的决策,允许人民经商。
▲冯爱倩领到的第一本税务登记证
于是,义乌第一代马路市场——稠城镇湖清门小百货市场诞生了。
光当年成交额就达到392万元,冯爱倩也成为了市场的第一批商户。
▲1982年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图源: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
1984年,从路边摊搬进室内市场
做大商品拼不过一线城市,搞优惠政策比不过深圳,想要“兴商建县”怎么办?
义乌人民想出了先从针线衣帽,这些小商品搞起,政府也主动创造经商条件,投资扩大市场,设置固定摊位。
1983年绣湖蔬菜市场(图片来源于中国义乌网)
在1984年12月6日,义乌第二代市场——新马路市场建成,摊主们从之前的路边摊搬进了室内,一切颇具规模。
这下,义乌渐渐有了名气,不止本地人抢着在此开店,还涌来了不少外地人,大家都知道“要做生意就去义乌”。
这一年,全县经商办厂高达14259户,全年成交额2321万元。
▲1984年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1986年, 突破亿元大关 的
第三代小商品市场
“市场发展太快了,义乌人赚钱太拼了”。
1985年初新马路市场刚开不到一年,竟然又要扩张了。
当地政府审时度势,1986年间建起了第三代市场——城中路市场。
这个市场采用火车站月台式棚架结构,总投资440万元,设摊4096个,可同时容纳3万人在内交易。
▲1986年第三代市场
当年,市场交易额瞬间突破亿元大关,税收成倍增加。
在西方国家,他们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义乌。
▲1987年首批外国使者考察义乌小百货市场(第三代市场)
1988年,义乌县化身成了义乌市
在1988年5月25日这一天,义乌有了新身份,正式从县升级为市,在城市化的列车上越驶越快。
1992年,有了柜姐的
第四代小商品市场
义乌市场太有名了!
在1990年底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原先的铺子早已放不下客商,在发展的需求下,第四代篁园市场正式建成,室内设计是正儿八经的柜台式。
与之前相比,整个摊位将近增加了4倍,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堪称中国最大的室内商品市场。
1995年
让Made in China走出去
“生意不能只在国内做,想要做大必须走出去”。
为了提升小商品行业的全球性发展,在1995年国家专门批准了义乌出口商品的资格,还开展了第一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
并打出“汇四海精品,交五洲朋友”的标语。
欢迎世界各地的人来义乌做生意,让Made in china真正走出去。
▲最早来义乌的外国客商里,中东人居多 摄影/小疯子
2002年,义乌建成
全球最大市场
“如果你在每间店铺停留三分钟,差不多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逛完全部市场”。
这是对义乌第五代市场——中国义乌商贸城,实打实的描述。
为了做好全世界的生意,从2002年起国际商贸城就开始了筹建与运营,经过不断扩充,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市场。
▲义乌商贸城全景 摄影/吴贵明
除了增大场地,在这一年还成立了国际物流中心,海关监管点、检疫机构同时入驻,一切为扩大出口而服务,这种“优惠”待遇是其它小城市想都不敢想的。
2008年,创建“中国网店第一村”
“有些事情总是来得始料未及”。
在实体店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义乌,在2008年迎来了它向电商行业的转型。
那时,正赶上金融危机,位于义乌市郊的青岩刘村200多栋房屋出租困难,为了将房子租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村支部与义乌工商学院,想出了做淘宝村鼓励草根创业的想法。
拉网线、找快递,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许多创业者搞起了电商卖货。
青岩刘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网店第一村”。
2018年,离开了义乌
全世界的圣诞节过不下去了
《华盛顿邮报》曾公开表示,“全球的圣诞节都离不开中国制造”,听起来或许有点夸张,但事实确实如此。
对此,义乌海关给过最真实数据,到2018年11月,义乌出口圣诞用品总额16.1亿元人民币,为全球圣诞市场提供了80%的产品。
100个圣诞帽只卖5块人民币的义乌老板,与上帝相比更像上帝。
▲图片来源:腾讯图片
2019年,变身“网红直播第一村”
“各位女生你们的魔鬼来喽”。
2019年随着直播卖货的大火,在义乌一个叫做北下朱村的地方,立即出现了5000多个“李佳琪、薇娅”,这个村子被称为“网红直播第一村”。
从实体到电商店铺再到直播带货,这是义乌商业模式进行的第三次大改革。
▲图片来源:夏之南
如果说之前每个义乌商户都摆过地摊,那么现在他们肯定都在做电商直播。
“网红主播”占全村94%的人数。
每天有无数件商品通过小小的直播间,销往世界各地。
▲图片来源:夏之南
2020年,谁都离不开义乌制造
2020年疫情结束,义乌的小王开启了自己“放风”之路。
在天津古文化城、上海七宝老街、西安兵马俑、丽江古城,天南地北买了木梳、手串、披肩等各类纪念品送亲朋好友。
回到家后却挨了一顿说落。
“你个麻波,这些都是从义乌批发过去的,想要在家拿就成了”。
确实如此,几乎每个旅游区老街上卖的旅游纪念品,都是从义乌定制做的。
买到最后,义乌人想买点“新鲜”的当地特产,都有点难喽。
富起来的为什么是义乌人?
薄利多销
一顶帽子只赚一分钱
”一分钱可以撑死人,一毛钱也可以饿死人“。
就是凭借这一分钱的小利润,义乌商人赚到了成千上万乃至亿元的利润。
这样靠一分钱发家的老板,在别人眼中他们是“蚂蚁商人”,做的虽然多是小商品,追求的却是大生意,不留余力的将每一分利润产出最大价值。
在别人做生意想着如何获益之时,义乌商人却选择主动“让利”。
真的很难想象,看上去做工讲究的太阳帽,在义乌的出厂价不到十元钱,一顶帽子的利润只有一分钱。
而这一分钱,却是厂老板一直坚持的。
▲图片来源:《时尚芭莎》
在他们看来,这一分钱的利润虽低,但却能带来大空间。
一间不大的作坊,一天生产20万顶,持续供货给沃尔玛这样的大公司,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的利润。
不管这顶帽子,在外面市场身价涨几倍甚至几十倍,他们一分钱的利润始终不变。
▲图片来源《时尚芭莎》
勤奋好学
永远走在最前面
在义乌12字精神中,第一条便是“勤耕好学”。
这里讲的好学并不是学习成绩好的意思,是审时度势、跟着市场跑,并跑到最前方。
而这种跟着市场需求跑的路子,他们从学生时期就开始“抓起”了。
有人曾这样形容,“一般地方的大学发的是奖学金,而义乌学校给的是创业金“。
当别人家的学生还在学校求学分的时候,义乌学生却早早“下海”创业了。
▲年关将近,义乌的商贸市场 摄影/盛俊伟
早在八年前,义乌职业学院的学生平均月收入,就达到了万元。
一个班级内能出十几个老板,有的在毕业时就赚到了百万、千万的身家。
与被动就业相比,义乌人喜欢的更是主动创业。
▲现在高楼林立的义乌 摄影/吴献华
吃苦耐劳
是蚂蚁商人也是地板老板
义乌人除有蚂蚁商人的称号,还被称为“地板老板”。
话说,在早些年义乌人到广州进货,买不到火车座票,在晚上想要休息时会直接往车座地下钻,躺下就睡。
在义乌商界,渐渐就有了“想做老板,先睡地板”的说法。
从忍冻挨饿、走街串巷用鸡毛换糖,到从一分、一毛利润中发家致富,义乌富起来的背后是商人们“勿以利小而不为”诚恳做生意的态度在支撑着。
他们始终坚持在不起眼的小物件中,发展出大前途。
就如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台词所说:“鸡毛最贱,但它养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鸡毛最轻,可有点风它就能飞到天上去。“
内容参考来源:
地道风物《义乌人到底是怎么富起来的?》
中国义乌《泪目!义乌人记忆中的城市,40张老照片带你穿越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