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4日全国电影院关门算起,到今天已经整整112天了。
中国原本有13000多间影院,到上个月,已经有3038家影院类企业注销或吊销,占2019年内地影院总量的四分之一。
影院的生生死死,在这几个月里不断上演。
全民开工,海底捞重新开始排起了长队,商场景区又人头攒动,只有电影院被隔离出去,成了这样。
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再次表示,影剧院、游戏厅等娱乐性休闲型场所暂不开业。
这已经是短短20天内,有关部门第三次强调影院暂不开业了。
这个行业看到的一点点曙光,仿佛一夜之间又熄灭。
影院的接连倒闭,颇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但大众不支持影院复工的声音,并不是少数,甚至大骂影院之前挣钱,现在亏点算什么的大有人在。
即使投票换成了“是否认为应该明确影院复工时间”,也有三分之一的网友立场坚定。
电影行业,正在经历最恐怖时期,并且,更糟糕的可能还在后面。
1
今天的电影院,正在经历你想象不到的艰难
112天里,电影院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拨回到1月23日这天,包括《姜子牙》《囧妈》《夺冠》《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等准备在贺岁档大战几百回合的电影,接连发布声明,今年原计划于春节档上映的7部电影已全部宣布撤档。
1月24日,全国电影院关门。 2月,北京市副秘书长曾亲自回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电影行业还不具备开业条件。” 到了三月,国内500电影院终于迎来了复工第一天,但复工率只有4.47%,当天的票房只有可怜的3.1万元。
数据惨不忍睹。
复工不到一周,电影院等来了新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影院刚刚卖出去的几十张票,又开始办起了退票手续。
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再次提到,影剧院、游艺厅娱乐性或者休闲性场所,建议暂不开业。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电影院的功能很简单——娱乐。而娱乐,跟吃饭不一样,恰恰是在紧要关头最可以被暂停的需求。
美国最大的连锁影院AMC,走到了破产边缘。
国内影院老大万达电影,预计一季度亏损5.5亿。而2019年第一季度万达电影是盈利4个亿,一来一去就是10亿左右的利润差别。
金逸影视、幸福蓝海等上市公司在一季度也亏损超过1亿元。
甚至在有些酒吧都爆满的时候,等待电影院的只有遥遥无期的关停期限,让这个行业多少有点委屈。
除了票房的零收入之外,影院的支出却还在持续。全国影院的资金压力离不开房租、人力成本这两座大山。
据说,每个影院经理如今心里都有一个倒计时,盘算着照这样下去还能坚持多久。
4月17日,天津曾票房第一的电影院橙天嘉禾银河影院,宣布永久闭店。
这家电影院最后一场电影,还停留在2020年1月23日10:20,3号厅上映的电影《误杀》。
中美两国的行业巨头,一个巨亏裁员,一个走向破产——这或许证明,中国电影院真的到了生死一线的时刻。
2
就算疫情暂停,也可能无新片可看!
不仅影院睡着了,剧组也滞留了,甚至整个电影市场都在休眠。
1月末,国内最大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发布通告,将全面暂停剧组拍摄,剧组停工潮浩浩荡荡开始了。
那时,疫情期间滞留在横店的剧组30多个,演职人员达到6600多人。
图/视觉中国
仅仅四个月,全国范围内已有7300家影视公司注销。
济南一家电影院的经理董文欣,写了一篇文章《一个影院经理眼中的疫情之下》,他说他很担心:
有可能因为停业过久,很多影片积压到暑期甚至下半年,引起一个大爆发,但是明年就很麻烦,院线没米下锅的情况会很严重。
刀哥解释一下就是,如果电影无法上映,影视公司无法回本、收入骤减。这样一来,就会连带影响到后面即将开拍的电影,而一旦拍摄环节陷入停滞,整个影视项目的周期被迫延长。
恶性循环带来的结果就是:观众人数下滑,票房收入锐减,资本开始撤离,能产出的新片越来越少。
再说的跟我们关系近一点,国内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新片上映了,很多人打开视频APP想在家里看个电影,却发现都已经看过了。
这种冲击甚至波及到了好莱坞,包括《花木兰》、《黑寡妇》、《速度与激情9》、《小黄人2》、《侏罗纪世界3》、《007:生死交战》和《神奇女侠1984》等等一系列大片都宣布撤档,无限期推迟上映。
而另一个大众忽视的地方是,相比影视公司可以卖影片回收现金流,影院可以自救的空间其实非常小。
身处产业链的最末一端,影院做任何动作都非常被动,更别提主动出击自救。
4月26日,成都星轶影城的员工们,集体在朋友圈推广了电影院的一项新业务:
“久违的电影院,大屏幕亮的时候还有的小激动……你想拍一套这样的婚纱照吗?”
甚至有不少业内人士,无限看衰2020年甚至202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长达半年0收入,无片可看,这个行业最恐怖时期,大致如此。
3
这并不是一件彻底的坏事
不过,影院复工开始悄悄有了起色 。
《花木兰》公布了海外新的档期,中国疾控中心也明确了低风险地区影剧院开放的防控措施。
可没想到,电影院的惨烈状况却遭来了恶意的嘲讽,复工等来的是谩骂与质疑 。
“票价卖那么贵,活该倒霉!”
“救什么救,活得好好的。”
电影行业的人直呼,太委屈。
电影院想要复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于:能否保障影院内的安全。
疫情之下,去看一场电影,很多人首先受不了的,或许是需要戴口罩坐上90分钟到两个小时。
除此之外,相比超市和饭馆,密闭空间、和陌生人长时间共处一室,也会让不少人心生恐惧。中央空调系统,因为是混合的回风,理论上自然就有加剧传播的可能。
但电影院的倒闭就活该被落井下石?复工就应该被人人喊打?
恐怕真正的症结在于,观众对于曾经烂片捞钱的做法,实在是积怨太深!
前几年的华语电影市场,确实经历过群魔乱舞,野蛮发展的躺赚时代。
2010年,中国共有63792家从事跟电影院业务相关的公司。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就飙升到了458882家企业。
郭敬明与杨幂可以靠四部《小时代》系列刷下18亿票房;
邓超自导自演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也能合计拿下13亿票房;每年都能有多部靠流量小生,资本运作就能票房过亿、盈利不少的烂片.....
去年烂片神作《上海堡垒》,除了电影辣眼睛,还让人亲眼见证了上映前扬言剑指《流浪地球》,上映后官微失心疯似的连发四次同样的灵魂拷问,主创集体道歉,导演甩锅鹿晗等一系列操作。
电影的百亿票房,让大家觉得电影行业极度繁荣;明星的天价片酬和电影市场烂片频出,又耗光了人们的好感。
如果说,这次疫情的冷水,能泼醒妄图只靠流量和资本就能圈钱的美梦,让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回归理性,让整天出产宫斗手撕鬼子的烂片烂剧公司倒闭。
留下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和演员,死磕出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或许不是坏事。
结 语:
电影院之于我们,是什么?
只有在电影院里,你失去了进度条的掌控权,和电影平等对话。
好电影逼着你集中精力,忍住尿意,不敢放松地看完全场,这时候才收获了一份完整的观影体验。
电影院如果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理性复工,国家给出相关扶持,相信这个最恐怖的时期,就一定还有转机。
中国影视行业想要回血,没那么容易。
但一些不干实事、投机取巧的电影公司因此倒闭;靠流量明星、资本运作骗钱的电影被迫下线,这并不是一件彻底的坏事。
好电影,永远不怕晚。
参考资料:
深水娱乐观察:《谁杀死了中国电影院》
贵圈:《3038家影院倒闭背后,是无处安放的悲欢》
央视财经:《这家知名电影院拉响“倒闭”警报?!停业断电、债台高筑…一场大洗牌正在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