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企业“出征海外”,你大概会想起几个手机品牌,想起中国的基建狂魔,想到在美国建厂的福耀玻璃。
但你绝对不会往“汽车”上想。
因为在大家脑海里,我们汽车业“大而不强”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了。
当年我们把外企请进来合资办厂,结果市场搞起来,技术却没学到手,大把的利润被外国人赚走,被称为“市场换技术”的失败案例。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中国有一家车企碾压奔驰,做了7年的全球第一。
它的名字叫宇通客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5%,中国每销售3台大客车就有一台宇通。
疫情当下,很多人好几个月都没坐过大客车(粗去玩)了。
就在今年头三个月,头部客车的销量也都几乎腰斩。
但就在几天前,宇通有100辆纯电动公交运到了哈萨克斯坦,成了独联体国家至今最大的一笔纯电动客车订单。
在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宇通几乎是“一手遮天”,垄断90%以上的份额,没有给对手任何活路。
连人民日报都点赞称宇通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典范。
但围绕宇通的争议从来就没有断过:
近20年前,宇通被媒体炮轰“侵吞国有资产”——为了拿回股份,宇通甚至把郑州市财政局告上了法庭;
而在过去几年,宇通一手领着大笔大笔的新能源补贴,另一手又给股东们大笔的分红;
虽说是中国出海的客车冠军,但是跟古巴做的第一单,就被人欠了1亿多美金没收回来。
宇通到底是中国汽车界的一匹“黑马”,还是打着新能源旗号“骗补”、烧钱抢占海外市场的“假龙头”?
这一切的故事,要从30年前那家快要倒闭的小破厂说起。
01
1970年,16岁的汤玉祥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但直到开学前,家里连5块钱的学费都凑不齐。
后来的宇通客车董事长
汤玉祥想:上职高不要学费,而且还有补助,学两年就可以出来挣钱,于是他跑到郑州学了汽车维修。两年后,他留在河南郑州客车厂做了一名工人。
踏实又肯下苦工的他,一路从小工人做到了车间主任。
那时的客车厂,拿国家指标干活儿,根本不用担心销路。
但1991年,国家逐步取消了统购统销,郑州客车厂像断了奶的孩子,产品滞销,发不出工资,最难的时候要靠焊接防盗门赚点钱。
汤玉祥的试制车间承担了开发新产品、拓展营收的任务。
90年代,农民工像潮水般涌进沿海城市,很多人坐几天几夜的大巴进城,被客车硬座硌得脖子酸、屁股疼,痛苦不堪。
汤玉祥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痛点,把座位统统“放倒”,研发出中国第一款卧铺车,迅速引爆市场——宇通卧铺的车票,得靠抢。
就是这种卧铺大巴,把客车厂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到1994年,全国客车销量下滑11%,而郑州客车厂却暴涨98%。
他们接连又抓住股改试点的机会,重组为宇通客车公司(国企),1997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客车公司。
通过上市带来的资金,宇通开始大展拳脚,1998年建成宇通工业园——亚洲规模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之一,产能从1997年的708辆,扩大到2003年的13500辆。
1999年,宇通就研发出了第一辆铅酸电池的纯电动客车,也就从那时起,宇通把国内其他客车厂甩得越来越远。
眼看接下来的新千年,一路高歌猛进的宇通就要横扫客车产业,成为新的王者。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
02
2003年,在内地初出茅庐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开播了一档节目,叫《财经郎闲评》。
郎咸平从一开始,就打着“经世济民、为民请命”的旗号出道,揭露资本层面的阴暗故事,还百姓以公道。
而节目开播没有多久,他就把炮口对准了宇通客车。
宇通当时正在做一件事,就是申请国企改制成为私企。
是个人都知道,这个过程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变成公司高管们侵吞、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而宇通的处理方法在今天看来都是惊为天人且空前绝后的。
2001年,宇通100%股份持有者——郑州市财政局批准把宇通的股份全部由宇通来托管,并收取了全额支付的价款,但报到国家层面,国资委怀疑这场收购有管理层收购(MBO)的嫌疑,迟迟不予批准,股权变更登记无法实现。
国企也不是,私企也不是,宇通就这样“身份不明”地耗了两年半,2003年底,宇通一纸诉状把郑州市财政局告上法庭,要求财政局返还他们的股权转让款,还要赔偿利息。
可是当时,郑州市加大城市建设,这笔钱早就花出去了,返股他们又说了不算。
12月20号,法院裁定冻结郑州市财政局持有的宇通股份,委托郑州拍卖总行进行公开拍卖。
结果这场拍卖,只是在《郑州日报》登了一下消息,短短9天后,到场的竞拍者只有宇通,股权尽收囊中。
在那之后,国家叫停了国有上市企业拍卖股权的行为。
在宇通递交的股权文件里,只列着20个宇通管理层的名字,引来媒体炮轰: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管理层收购(MBO)行动,其目的就是瓜分国有资产。
这场拍卖有没有“猫腻”?当然有,按郎咸平的说法,这种重大拍卖应该在大报上登,而且绝不能9天这么快,要给更多竞拍者准备的时间。
宇通一家竞拍,至少让国有资产失去了竞价、增值的可能。
当时一个券商遗憾地说:“每股净资产值达到 7.65 元的宇通客车,应该是许多投资者都感兴趣的。可是我们不知道拍卖消息。”
但宇通是不是因此就侵吞了国有资产?未必。
管理层收购国企有一个底线,就是企业的净资产,如果收购价超过净资产,就不能说是国有资产“流失”。
那年的股权拍卖,宇通总共出资1.65亿,而当年宇通客车净资产是1.28亿,评估价1.5976亿,不存在“贱卖”“侵吞”的问题。
今天我们回头去看,其中的诸多细节已不可考,但毫无疑问,这是宇通历史上“最黑的一笔”。
宇通的“国企改制”有没有问题?有,通过打官司跟政府要股权非常反常,独家拍卖也只是在“走过场”,甚至在转制前几年,宇通就开始给股东大笔分红,有意控制净资产总额、筹措收购资金,这些全都是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在国企转制那几年出现不规范操作的一种体现。
但是我觉得,我们评价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看它后来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又为世界做了什么,转制本身有没有让宇通变得更好?
2003年的当口,中国客车企业规模都偏小,全国100多家客车厂加起来的势力不如国外一家。
而改制完成后,宇通在全国各地大举整合产业,成立了重庆宇通、兰州宇通、洛阳宇通。
不仅登顶全国第一,更拉开了出征海外的大幕。
宇通客车在安第斯雪山上
而就在宇通的“出海战记”里,藏着中国制造业在下一个十年还可以屹立不倒的秘密。
03
如今你走上古巴街头,每100辆大巴车里超过95辆都是宇通的。
宇通的“古巴模式”甚至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范”操作。
《人民日报》报道
然而真相是,宇通在古巴差点儿赔的裤子都没了。
早在2003年,汤玉祥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盯上了古巴市场。
因为古巴的客车制造水平极差,很多大客车是用卡车头半挂改装集装箱来凑活用。
宇通头几年只是卖了些散装件(CKD)过去,出口车辆并不算多。
没想到,就这点儿的生意往来,引起了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注意。
他不仅派人来河南深入调查宇通,2005年还把汤玉祥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右二为汤玉祥
汤玉祥万万没想到,卡斯特罗对宇通客车的性能、参数、配置如数家珍,弄得汤玉祥只能连声附和,怪不好意思的,因为平时都是销售员比他更清楚这些数据。
卡斯特罗的青睐直接推动了宇通在古巴的扩张。
但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
会面第二年,汤玉祥再来古巴,发现宇通1040辆出口客车里,近260辆不到一年就停运了。
不是车本身质量有问题,而是古巴的营运公司不重视维护保养,觉得购买零件维修太麻烦。
宇通觉得光卖车远远不够,甩手不管的话只会在当地越做越差,于是自掏腰包,投资80万美元在古巴自建配件库,还建了2个大型维修站和14个服务站,委派许多技术人员常驻古巴。
宇通甚至要求客服“追着”客户提前告知维护客车,如果司机不好好维护,客户经理节假日就准备些小礼品拜访,一回生二回熟,主动维修保养的客户越来越多。
管好了下游,宇通还要插手上游。
宇通是最早在古巴建设CKD工厂的中国客车企业,所谓CKD就是把组装客车的散装零部件运到当地,由当地工厂来组装成车。
卡斯特罗要来CKD工厂视察前夕,古巴官员非常重视,经常来询问生产进度,宇通人就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
刚开始古巴工人丝毫不理睬,后来渐渐有些人留下来看热闹,还主动打下手。
对表现好的古巴人,宇通工人就奖励他们一盒清凉油,随后越来越多的古巴人也愿意在周六一起工作了。
为了能教好古巴人尽快上手组装,有的宇通人在夜里忍着酷热和毒蚊子,打着手电先把活干一遍,第二天白天教他们就能更快;
有的人以前在国内没装过变速箱,就利用周末拆了装装了拆,一遍遍练习。
由于当地条件艰苦,宇通工人很多时候只能用电饭锅和大米煮上一锅稀饭,配着榨菜吃。
三个月后,古巴的CKD工厂从原来一个月生产一台车,变成了一天生产一台车。
即便是这样的产能,依然远远满足不了古巴“客车荒”的市场缺口。
2007年,古巴下了决心,一口气跟宇通签下了5348辆、3.7亿美金(28亿人民币)的客车大单。
本来是好事一桩,结果有些人乌鸦嘴:以古巴的经济实力,能付清这么多钱吗?
没想到,还真就出事儿了。
当年金融危机爆发,古巴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宇通车运过去,钱没结清,古巴欠了中国1个多亿。
按当年的汇率,这意味着宇通全年利润打了水漂。
好在签单之前,宇通在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保)买了出口险,最后古巴这单没有烂在手里,保险公司赔了9900万美金,占全款90%。
有些人或许会说:凭什么让中国人替古巴人赔钱?我们不能当傻大款!
我们当然不该“穷大方”,但这事儿取决于你怎么看。
如果你觉得每一单都必须挣大钱才是重要的,这事就迈不过去;
但如果把古巴当成宇通在全球的“演武场”和“示范田”,这一单无论挣多少都必须拿下。
不是因为人民日报做了“活广告”,而是要让中国客车占领全世界,古巴只是序曲。
在距离古巴13000公里之外的非洲坦桑尼亚,宇通的业务经理张金波被当地客户指着鼻子骂。
在配件运输过程中,因为一种配件轮罩忘了发过来,客户暴怒:你为什么要这么干?你是不是跟我的竞争对手合起伙来故意坑我?!
轮罩
张金波怎么解释对方都不理解,算是栽了个跟头。
而宇通就是靠“古巴模式”一点点赢回了信任。
凌晨两点,张金波跟同事出发去帮客户检修漏油情况。
因为坦桑尼亚的市场生意很好,很多商户早上6点发车,夜里12点收车,只有凌晨可以检修保养。
而能做到凌晨出工服务的只有来自中国的客车企业。
一年后,那个暴怒的客户一脸笑容地对张金波说:你都不知道市场上的客户对你们是怎么评价(夸奖)你们的。
宇通把“古巴模式”复制到整个拉美和非洲,到2018年,宇通在非洲出口超过15000台客车,占中国出口非洲客车的45%,在拉美又累计出口21295台。
宇通出口智利100台纯电动客车
在第三世界国家站稳脚跟的宇通,没有任何停下脚步的意思。
他们盯上了标准最为严苛的欧洲。
然而想要攻入巨头环伺的欧洲客车市场,谈何容易?
有了“古巴模式”的名片,看起来就是“很容易”。
2015年10月,法国客运联合会(FNTV)的年会上,主办方破例邀请宇通代表坐上主席台并讲话,以前从来没有客车企业享受过这个待遇,甚至连“打广告”的行为都被明令禁止。
一些欧洲厂商代表见状直接炸锅:凭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一家莫名其妙的中国企业?
常浩,宇通客车海外营销部常务副总经理,原本精心准备了PPT讲稿,“宇通是谁?能做什么?Blabla”,他决定全部扔掉。
上台以后,他只讲了两件事:
第一,宇通的生产是全球化的,在欧洲也一样,从制造设备到零部件采购,很多都采用国际供应商,今后在欧洲市场,宇通也会多采购欧洲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
第二,宇通还会跟当地服务商一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话说完,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而宇通打进欧洲市场,靠的当然不能是嘴皮子。
一开始,宇通总想在中国客车的基础上修修改改就拿过去卖,但总是拼不过欧洲本土车。
后来就索性按照欧洲标准重新设计一辆车,比如方向盘,欧洲小路弯道多,中国客车要打好几把方向盘才能转过弯来,宇通就开发了大转向角,解决了小转弯半径的问题。
就像在俄罗斯,宇通设计了大功率的独立水暖;在沙特加强了空调设计;在以色列,根据司机身材加大了驾驶座椅;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直接推出了天然气客车……
宇通海外工作人员说,头两年过得“非常痛苦”,欧洲人令人发指的要求都藏在魔鬼一般的细节里,但这些全都优化完毕之后,宇通已经成为欧洲市场上的先进车型。
传统的欧洲品牌客车,如果出现故障,需要长达1-2周维修,而宇通在海外的540多家服务站点和9个海外配件库,让很多国家的售后直接缩短到24小时以内。
中国客车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大优势,而未来5-10年中国进入欧洲的巨大机会就在于,欧洲会率先开启新能源客车时代,而欧洲本土车企主要做的还是柴油车。
论传统燃油车和发动机技术,我们没啥话语权;但要论电动客车的技术和服务,我们中国不输给任何人。
欧洲能源转型的巨大需求摆在眼前,这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现在,跑在整个欧洲的宇通客车超过8000辆,在英国这个最早生产公交车的国家,宇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名列前三。
2018年世界杯期间,接送那些明星球队往返的就是宇通客车,3233辆宇通正驰骋在俄罗斯的马路上。
和传统的“中国制造”不同的是,通过十多年的耕耘,中国新能源客车在欧洲已经渐渐树立起了“进口高端品牌”的认知。
过去我也觉得,卖大客车就是个出口创汇的事儿,一锤子买卖。
但宇通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我们总是说,中国供应链越来越强大,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
而宇通向我们抛出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国的“服务链”是不是也很强大?
宇通让我重新思考:世界离不开的究竟是什么?
是一台Made In China的钻孔机,还是他家墙上的那个孔?
我们挣老外一道钱,卖完就拉倒,这就始终没脱离开“卖东西”的思维。
中国客车走出去,卖的不是一台台百八十万的大巴车,而是服务当地百姓的一整套出行解决方案。
当中国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制造业价格优势越来越弱的时候,一种可以让中国制造业始终屹立世界潮头的秘密是什么?
是卖一种“用产品替对方解决问题”的服务,而不是卖“产品”本身。
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甚至是:想人之所未想,急人之所未急。
这种服务,跟美国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金融咨询服务不同,跟印度那种“世界办公室”的外包客服也不同。
宇通纯电动客车交付芬兰
因为中国人不仅会用实打实的产品说话,还会用“全包圆”的服务说话。
你需要什么样的出行体验?我们照着你的需求给你定制大巴;
你需要增加多少就业?我们把组装工厂搬过去招工,还帮你省下整车进口关税;
你需要多快、多及时的保养维修?我们都替你想在前头。
无论卖的是什么,到最后都只是在帮对方解决问题而已。
中国的供应链举世瞩目,而疫情后的下一个十年,到我们比拼“服务链”的时候了。
谁能更到位地解决世界各地的公共出行问题,谁就能为中国占领、垄断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独步天下。
今天的宇通,还远远不是一家“完美”的企业: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资本市场,你或许会对宇通客车之上的宇通集团玩转资本的水平感到震惊,宇通也因此备受质疑;
过去几年,宇通拿着高额的新能源补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2016年后补贴一退坡,宇通的净利润水平也跟着滑坡。
论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投入,它比金龙中通强,却还跟比亚迪差着一大截。
照今年的旅游出行形势来看,所有客车企业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2020年代,中国企业出海闯天下,真正学会“宇通模式”,比中国客车的崛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