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同时相中 这家巨亏40亿的公司 突然涨停!

亏到让人傻眼的影业“一哥”华谊兄弟,终于迎来了转机!

4月29日凌晨4点,华谊兄弟一口气发布了50多份公告,其中一份规模近23亿的定增方案引来市场热度关注。这份方案中,华谊兄弟引入了超9家公司组成豪华战投军团,其中包括了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复星系旗下公司豫园股份等知名大佬。

据悉,除了老牌合作伙伴腾讯之外,阿里影业则是首次以华谊兄弟战投股东身份加入,更有另有国资背景公司同样进场“补血”。受定增消息刺激,4月29日早盘,华谊兄弟强势冲上涨停。港股阿里影业盘中也快速上涨超7%。

不过,受疫情冲击及商誉减值影响,这两年华谊兄弟表现难言乐观。据华谊兄弟披露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亏损近40亿,同比下滑超262%。

去年,为解决公司资金问题,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先后进行股权质押,甚至不惜卖掉私人收藏字画,以赢得一线生机。如今,豪华战投军团入场,华谊兄弟似乎迎来绝地逢生。

有网友评论:业界大佬联合进场,华谊兄弟地位不言而喻。接下来,电影院能去看了么?

华谊兄弟官宣23亿定增

豪华战投军团引关注

一份定增计划,能够同时圈住阿里、腾讯、复星等多名大佬,足见影业“一哥”的号召力。

4月29日凌晨4点左右,华谊兄弟发布一系列公告,其中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以2.78元/股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8.2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

引来市场关注的是,华谊兄弟这份定增方案,参与战投的资金背景深厚。

据公开资料显示,发行对象为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阳光人寿、象山大成天下、豫园股份、名赫集团、信泰人寿、三立经控、山东经达九家公司,全部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

从认购金额看,阿里影业认购金额不超过1亿元;腾讯拟以2.78元/股价格认购3597.12万股,合计价格约1亿元;阳光人寿认购价款为2.5亿元;象山大成天下认购价约为4.6亿元;复星系公司控股的豫园股份约认购2亿元;名赫集团约2.5亿元;信泰人寿认购价为3.9亿元;三立经控约为3.4亿元;济宁国资全资持股的山东经达认购价款约为2亿元。

从认购定价看,此次华谊兄弟的定增价格确定为2.78元,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3.58元,初步估算折价率低于80%。这也意味着,参与此次定增投资的股东,将获得可观的浮盈。

在这份发行对象中,腾讯和阿里的两位战投股东同时出现,令市场玩味。据悉,这是阿里影业首次以华谊兄弟战投股东身份出现。此前,阿里影业曾与华谊兄弟签订战略协议,通过企业借款形式为华谊兄弟提供7亿资金。而腾讯更早之前已经是华谊兄弟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范围广阔。

除了腾讯和阿里之外,其他几位战投股东背景同样不容小视。据天眼查显示,山东经达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济宁国家高新区直属的全资国有企业,拥有两家AA+及一家AA评级子公司。济宁市拥有曲阜三孔、微山湖以及水泊梁山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同时复星旗下家庭快乐消费旗舰豫园股份也现身定增战投军团之中。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豫园股份仍是华谊兄弟前十大股东之一。

受定增消息的刺激,华谊兄弟股票早盘开盘后,强势冲上涨停。截至当天收盘,华谊兄弟股价依然涨停,超8万手买单封在涨停板上,单日成交额超1亿。

其中战投方阿里影业股价也快速涨超7%以上。截至下午3点左右,涨幅仍为6%左右。

打造“影视+实景”商业模式

华谊借战投股东发力

实际上,在影视业依旧处于冰封阶段,华谊兄弟这份定增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战投股东,并不容易。从战略意义来看,华谊兄弟也并不掩饰其借助股东能力重新发力的希望。

分析人士认为,各方股东进场,无疑也看好了未来行业“影视+实景”商业模式的前景。

据公告显示,华谊兄弟目前储备的影视娱乐项目包括《八佰》《侍神令》《749局》《阳光不是劫匪》《美人鱼2》等多个电影项目,以及《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宣判》等影视剧项目。而在实景娱乐方面,截至2019年底,华谊兄弟已有苏州、海口、长沙及郑州四个大型项目落地运营。

华谊兄弟称,公司实景娱乐项目正逐渐建立起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和广泛的市场影响,随着运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培育的进一步成熟,未来将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为落实“影视+实景”新商业模式,加强电影业务的内容生产力,此前,华谊兄弟已完成电影业务核心人员的岗位调整,其中,华谊兄弟副董事长王中磊将回归电影公司,掌管华谊兄弟电影业务。

而在股东资源互通方面,华谊兄弟此次引入的战投方各有优势,这也将对华谊未来商业模式打造提供强有力的资源补充。分析人士认为,除了拿到定增资本补血之外,华谊兄弟更是整合了各家头部公司的优势资源,打造强势影业生态。

以阿里影业为例,华谊兄弟表示,定增后,阿里影业将成为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并与公司在影视作品内容、电影发行业务、实景娱乐、电影项目娱乐宝和艺人经纪等领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

对于腾讯而言,华谊兄弟将凭借腾讯在其社交及数字内容领域的实力,在IP联动与延展、文旅业务的线上线下闭环、短视频等方面,探索创新文娱产品与娱乐生活方式。根据公告提示,腾讯和华谊兄弟或将在电影、游戏、文学的IP转化,短视频内容创作与聚合,以及国际市场等方面探索合作可能性。

而在华谊兄弟定增融资的发行对象中,象山大成天下是国内文化影视新崛起的力量,拥有较强的影视资源及优秀的开发制作团队;三立经控是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建材、文旅等业务的实业公司;名赫集团是一家以多元化经营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领域涵盖投资、文创影视、环保产业、智慧医疗、旅游地产等。

此外,华谊兄弟表示,信泰人寿、阳光人寿的参与也为本次定增带来了更多合作领域及多维度营销的发展前景。

据悉,各方将根据各自优势整合项目资源,协同影视IP的开发与制作,以及实景娱乐项目的拓展与内容提升。华谊兄弟丰富的制作经验与平台资源,将助力其影视项目快速推进与完成,携手打造具有电影文化元素的旅游度假新胜地,同时各合作方也将成为华谊兄弟丰富IP储备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表示,多位战略合作者愿意与华谊进一步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携手创造更大价值,这对华谊来说是值得感恩和珍惜的重要机遇。华谊兄弟一直相信,唯有真正懂得开放、融合,能为行业赋能的企业,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去年亏损近40亿

华谊兄弟市值缩水超八成

不过,作为曾经的明星影视公司,这两年,华谊兄弟遭遇的困局和生存危机已经不言而喻。

据4月29日华谊兄弟披露的两份财报显示,目前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乐观。2019年全年,华谊兄弟实现21.8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81%;实现-39.6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62.32%。

今年一季度,华谊兄弟实现2.2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38%;实现-1.43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52.64%。

华谊兄弟经营遭遇如此巨大的滑坡,和此前疯狂并购的后遗症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上一轮牛市中,创业板公司暴涨,影视公司开始进行大举并购动作,但同时也积累了惊人的商誉风险。

Wind数据显示,2014年末,华谊兄弟的商誉为14.86亿元,而截至2018年6月末,其商誉便飙升到了30.58亿元。经过公司初步测算,2019年华谊兄弟拟对包括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在内的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共计约26.8亿元。

去年8月,华谊兄弟业绩已经出现了危险的苗头,资金困境明显,董事长王中军更是不得不忍痛卖掉私人收藏的名画用来公司救急。一时之间,华谊兄弟“卖画求生”的境遇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据悉,从2019年1月开始,华谊兄弟就走上了卖资产的道路,期间质押了多家子公司的股权,以换得数十亿银行授信额度。接着是抵押房产、租赁设备。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更是先后质押股权,并卖掉了私人收藏的字画。

在二级市场,华谊兄弟的股价更是进入连年的滑坡之中,令投资者蒙受不少损失。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今,华谊兄弟股价(前复权)从高位一路跌落至最低3.21元,公司市值也从最高900多亿一口气缩水超8成,市值蒸发超700多亿。目前市值仅为百亿左右。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影院基本处于关停状态,影视行业迎来急冻阶段,华谊兄弟的发展更是面临困难重重。连续两年的亏损,意味着2020年华谊兄弟将面对保壳的压力,作为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的遭遇也令人唏嘘不已。

规模近23亿的定增动作,以及超豪华的战投方队进场,能否将华谊兄弟“解救出来”?尚需一段时间观察。

王中军:

华谊现金流危机已过最困难时候

可以说,经历业绩滑坡、股价缩水、债务高悬的华谊兄弟,此时抛出的23亿定增,对公司的意义重大。

日前,据新浪财经人物访谈节目《至少一个小时》报道,现任董事长王中军接受视频访谈时谈及了华谊兄弟目前遭遇的困局。

谈及现金流情况,王中军表示:“还在紧张阶段,我觉得最困难的应该是过去了。”在王中军的带领下,华谊兄弟在一年内也通过出售GDC、卖座网股份等多种方式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效率,以回笼资金渡过发展难关。并同步调整了投资原则,由此前控股为先、攻城略地式的战略投资,转变为更注重现金回报的单纯性财务投资,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商誉产生。

但王中军表示,华谊兄弟金流危机已过最困难时期。

对于华谊兄弟经历的难关,王中军说到:“全世界这个行业能够做得比较好的就是美国公司,不管是迪士尼还是华纳,我想这些公司是百年历史,我觉得它的生生死死也不是一次。”

同时他还表示:“现在华谊25年,再过25年是不是今天2019年2018年这么大的困难,像生生死死一样,可能你已经忘掉了,还是一点点的往下过难关吧。”

停业加速行业洗牌

多家影业巨头争相“补血”

对于影视行业整体而言,2020年绝对是最艰难的一年。

由于疫情冲击影响,全国电影院几乎进入停摆阶段。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24日起至今,中国线下电影市场与2019年相比损失了113.66亿票房,根据疫情防控安排,预计四月底线下影院有望开张,届时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预计损失达198.28亿元。

疫情停业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有数据显示,2020年开年至4月15日,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这也是2019年全年注销或吊销数量的1.78倍。

尽管影院逐步开始复工,但目前的境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3月23日全国超500家影院复工,复工率约为4.65%,3月23日-29日,全国票房约为20.9万元,共有9649人次观影,而前一周的数据减半,场均人次都为1,这意味着,这个时间里电影院基本都是1人包整场。

而在行业冰封阶段,影业公司的业绩更是“惨不忍睹”。比如万达电影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亏损5.5亿-6.5亿元,同比下降超200%。北京文化2019年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下降832.17%。华策影视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77.40%至205.14%。

不少影业巨头纷纷通过借款、定增等方式进行补血自救。比如上市公司当代明诚则悉数质押了当代时光全部股权,用于向北方信托借款人民币3亿元。

近期,万达电影、捷成股份、当代东方先后发布再融资预案。其中,万达电影拟募资不超过43.5亿元,将用于新建影院项目,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捷成股份拟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版权运营与媒体经营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当代东方拟募资不超过6.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影视指数已经从1414点高位一路下滑,年内跌幅超20%。超9家公司年内股价跌幅超30%。

影视业自救动作能否让行业迎来转机,目前仍是未知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