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年来创造了太多成就 俄罗斯根本比不上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1月2日刊登题为《中国如何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文章,作者系俄罗斯《劳动报》观察家米哈伊尔·莫罗佐夫,文章摘编如下:

在中国70年来的发展成就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它从半饥馑状态蜕变为一个能够养活全球约20%人口的国家,而且它是在耕地面积仅占全球9%、淡水资源不过6%的情况下实现的。

▲资料图片: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图为2019年10月28日,收割机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稻田里作业。(詹彦 摄)

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逾95%。而俄罗斯2019年的粮食收成仅为1.2亿吨,尚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我们的耕地面积在全球所占比重超过10%,却有近半数处于撂荒状态。

中国是如何创造奇迹的?为降低成本、扶持农民,北京自2006年便全面废除了农业税。该政策每年为农民减负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家还为农业生产提供补贴。这批资金皆用于提高产量、提升农村经济效率、购买新设备、扩大农业用地以及其他措施。

中国领导层所采取的兴农措施,已令逾7亿乡村居民脱贫。如此算来,北京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了70%。

中国政府机构鼓励农民使用更先进的耕作技术、种植高产作物、推进“产购储加销”联动。北京一直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保障体系,涵盖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和育种中心。最新统计显示,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作为对比,20年来,俄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数量下降了20%。

▲资料图片: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收割耐盐碱水稻。(新华社记者李明放 摄)

发展本国农业的同时,北京也从其他国家采购农产品。如今,中国各级官员都流露出购买俄粮食的兴趣,我们倘若扩大生产,有机会在中国粮食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早先曾就两国贸易发表看法,认为中国对俄农产品的需求正高速增长。中国从俄购买大豆、小麦、玉米、肉类、海鲜以及其他农产品,目前贸易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者的实力以及物流水平。2018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接近1亿吨,很大一部分从美国进口。中国希望从俄购买更多大豆。然而,俄大豆产量迄今仍未突破300万吨,对华出口仅30万吨。

我们的一些痼疾正成为障碍。在对华农产品贸易当中,美国人目前仍占据优势。当然,中国正在寻找并且已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寻觅到供应商。他们会满足中国日趋壮大的中产阶层对于食物不断增长的需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