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扎克伯格,脸书创始人,擅长变脸:警惕中国!



从在北京晨跑的好朋友,变成高举“警惕中国”大旗的人,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度自认为跟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怎么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敌人。

在之前举行的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这位 Facebook 创始人一反此前对中国频频示好的暧昧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曾经,为了让 Facebook 核心业务进入中国市场,扎克伯格拼尽全力扮演中国人民在硅谷最佳盟友:

他苦练中文,在清华大学的座谈会上用普通话前后两次发表演讲,说要在中国招更多的人;

当全世界都在指控中国的山寨文化,他却对本土互联网公司的创新不吝赞扬。

而现在的扎克伯格,似乎对中国早已不再抱有希望。他在听证会上的开篇陈词中,不惜用“中国将在该领域成为霸主”的说法来暗示美国国会应该尽快给 Facebook 主导的 Libra 全球数字货币项目开绿灯,“(否则美国)将失去领导地位”。

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到与中国和中国的互联网科技行业势不两立,这位“脸书”公司的创始人,对中国变脸之迅速和决绝,令关注者叹为观止。1

万事皆有因。这几年的扎克伯格究竟经历了些什么,让他决心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1

情窦初开

关于硅谷科技公司及其创始人与核心决策者对待中国的态度,资深科技记者骆轶航总结出了三种[1]:

1)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的;

2)情感上无所谓,但为了业务扩张会认真对待的;

3)充满疑虑、负面看法和态度始终谨慎的。

Google 属于第三种;我们见到的大部分科技公司属于第二种;而 Facebook 和扎克伯格曾经属于第一种。

Facebook 的一位早期华裔员工在扎克伯格对中国产生兴趣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就是 Chris Pan,曾在百事中国担任市场总监,在 Facebook 负责产品、广告商关系和用户增长。

直至2012年离职前,他一直都是 Facebook 内部直接负责协助扎克伯格制定“可能的”中国战略的人;除此之外,他还是帮扎克伯格找中文老师,监督他用普通话讨论和中国大陆有关的业务。

除了 Chris Pan 之外,Jim Breyer(Accel Partners 合伙人,Facebook 早期投资人)和熊晓鸽(IDG 资本全球董事长)都在扎克伯格和中国之间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受清华大学的邀请,扎克伯格在 10 月 22 日晚间进行了第一次长达半个小时的全中文演讲[2]。

这一趟北京之行,扎克伯格受到的礼遇还不止于此:他还和其他经管学院外籍顾问委员一起,在中南海紫光阁受到高层领导人的接见。

五年前的那个秋天,人们第一次见识到扎克伯格的“中国情结”。

少有人知的是,在十年前,Facebook 曾经不止一次做过在中国落地的认真尝试。

最早在 2008 年,Facebook 想要化名“飞书”进中国,结果在 2010 年正式流产;后来,它又想在中国做 Facebook Connect 账号系统,让用户可以用 Facebook 账号登录中国互联网服务,最后也没能走通。

2010 年,扎克伯格出现在了百度的总部,和李彦宏共进午餐。当时的他正在考虑开发一个独立的,面向中国市场的社交产品(有点类似赤兔和 LinkedIn 的关系),交给百度运营,后来无疾而终。

诸多尝试都失败之后,扎克伯格的中国通 Chris Pan 也于 2012 年离职。

不会被小挫折拦在门外的扎克伯格,向着中国的那颗心反而烧的愈发通红。



2

穷追不舍

从不得如愿的暧昧到猛烈的示好,只需要北京的一个信号。


曾有后来落马的高官于 2014 年造访 Facebook 总部。扎克伯格亲自带领他游览办公室,并用普通话进行讲解。

走到一半,一行人驻足在一张办公桌前。扎克伯格告诉鲁炜,这是自己的工位。上面放着一本最高领导人的著作。扎克伯格解释称:“这本书我也给同事买了,我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场谱就了一首忠诚的赞歌。




2015 年 9 月,马云、马化腾、杨元庆、刘强东、周鸿祎等十数名中国顶级科技公司负责人,跟随中国代表团来到美国。包括 Facebook、微软、苹果、IBM、高通等在内的美国一流科技企业,均派出了 CEO 出席。

扎克伯格一件灰 T 恤可以穿三年,公司上市的那天也只是套了件帽衫。可是那天,他却换上了正经的西装,尽管忘记在合影时扣上扣子。

前一年,他为自己设下的年度挑战正是学习普通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扎克伯格对这场会面极为重视。据《纽约时报》在场记者的观察,扎克伯格用他带有独特口音的中文和领导人进行了至少长达一分钟的沟通。

会面后,他在自己创立的网站 Facebook 上自己的页面里写到,“第一次用外语和一位外国领导人当面交流,这是我个人生涯的里程碑。”他还称,这次会面是他莫大的荣幸。

一张当时会面的合影显示,扎克伯格站在画面的最左下角,旁边是刘强东、约翰·钱伯斯(思科)、马云、罗睿兰(IBM)。







两天后,时任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奥巴马夫妇在白宫举办招待晚宴,扎克伯格再次出现。

这次,扎克伯格终于迎来了和中国不算太长的亲密关系中的高光时刻:一回生,二回熟的他,还邀请领导人给自己还未出生的女儿起一个中文名。

据《纽约邮报》旗下网站 Page Six 援引白宫信源透露的情况[3],扎克伯格的请求被“责任太大”为由婉拒。

我们至今都无法确定,在 2015 年 9 月的那个夜晚,是什么样的信号流过了扎克伯格的脑神经,让他决定发出一个如此不合时宜的请求。

好在,这段经历没有对扎克伯格造成太大的影响。2015 年 10 月再次造访清华时,扎克伯格用了一句谚语:“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努力,一定能改变世界。”

11 月,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扎克伯格仍然对打开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我们不能说要连接全世界,却把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排除在外。”

扎克伯格或许并没能改变中国对他的看法。但至少在打开中国市场上,他确实努力过,而且努力得有点夸张了。就像一个激情过度的爱慕者那样,他对中国的穷追猛打才刚开始。







2016 年的除夕,扎克伯格携妻子、新生女儿 Max 一同用普通话向网友拜年,介绍了 Max 的中文名“陈明宇”,还讲述了最近在他的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事。这个视频很快被转载到了中国大陆的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播放量惊人。

从那以后,扎克伯格讨好中国的姿势越来越夸张。

3 月 18 日,再度来到北京的扎克伯格,在十里长街的正中心,完成了一场“晨跑秀”。

他把照片发到了自己的 Facebook 账户上。看着扎克伯格带着独具一格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当时的北京吸霾,中国网友形容他是“真人空气净化器”。知名媒体人三表评价他“像赵四般狂舞”。[4]






如果你以为扎克伯格只是来跑个步,那你可错了。他来这里有更重要的事情:

晨跑后的第二天,扎克伯格又参加了与马云的对谈,用中文表示了对中国两会和十三五的高度关注;傍晚,他又出现了在了亿万中国老百姓发自肺腑喜爱的央视新闻联播上,接受接见。

对于扎克伯格在 2016 年的这一遭“中国秀”,我的一位同事表示完全可以理解他溢于言表的激动心情:

“就像小学通知第二天要春游,高兴得夜里睡不着觉……

即使有一天扎克伯格改中国国籍我也不觉得奇怪。这种爱,发自肺腑,真真切切的美国 CEO 也能拥有的‘中国梦’。”

《扎克伯格也能拥有中国梦》发表于 PingWest品玩 作者:胡翔

只是,扎克伯格这场“求偶舞”,并没有为他带来期待的“爱情”。


3

黯然神伤



2016 年底,因为 Facebook 内部的一个秘密计划曝光,扎克伯格想让Facebook去到中国的野心已经展露无疑。

原来,Facebook 秘密研发了一个用来让内容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软件工具,将其提供给中国的合作公司,让其可以监测用户分享到 Facebook 上热门帖文和话题,并由合作公司全权决定这些内容是否能出现在用户的新闻流中。

对于这一报道,Facebook 公关并没有明确否认,也即默认了该工具的存在。该项目由 Facebook 负责中国事务的全球副总裁冯恩·史密斯 (Vaughan Smith) 负责。扎克伯格本人也很支持该项目的开发工作。

关于这个项目,Facebook 内部也有激烈的讨论。在 2016 年夏天,几位曾在该项目工作的工程师,在表达了质疑后选择了离职。当年 7 月,有员工在全体会上质问扎克伯格为什么要做这一项目,他的回复是“Facebook 进入中国的计划还只是个开始,但是开始了总比没有好。”

这个工具,并非扎克伯格向中国抛出唯一的橄榄枝。

2017 年 5 月,有人在中国区 iOS App Store 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应用“彩色气球”。除了应用图标的纹理之外,从用户界面到功能,“彩色气球”都和 Facebook 早前推出的图片分享应用 Moments 如出一辙[5] 。



彩色气球和 Moments 的用户界面对比

经过 PingWest品玩记者的查验,“彩色气球”背后公司“有格互联网科技”的网站 favicon 显示为 Facebook 图标,产品的隐私声明也和 Facebook 主产品的版本文案一致。

就这样,“彩色气球”成了自 2010 年之后 Facebook 在中国大陆上线的第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






因为产品体验糟糕/毫无推广而导致无人使用,彩色气球在今年年初已经正式下架,享年 24 个月左右。但是至少对于扎克伯格而言,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两年的时间里,Facebook 成功回归中国了。

遗憾的是,自打那时起,Facebook 也再也没能在打开中国市场上取得任何有实际意义的进展。

在中国的连续失利令扎克伯格黯然神伤。他明白过来,这场短暂的、他曾经认为的暧昧,不过是一场尴尬的单恋。


4

翻脸无情



痛定思痛。扎克伯格终于意识到,过去多年以来对中国姿态放得越来越低,但并没有取得任何他想要的成效。

2018 年标志着扎克伯格对中国态度的急转直下。就像一个标准的变脸者一样,在公共场合里的扎克伯格不再亲昵中国。相反,他开始直言中国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弊端,并借此抬高 Facebook 的地位。

7 月,在播客栏目 Recode Decode 中,著名科技记者卡拉·斯威舍 (Kara Swisher) 向扎克伯格发出了问题。彼时的 Facebook,数据泄露和选举干预等丑闻不断,并因此遭到调查,部分美国政客开始号召拆分这家公司。

当被问及扎克伯格对此作何回应时,他表示,“我可以跟你打赌,如果美国政府担心的是这些问题的话……我想那些中国公司可不会对这些调查如此配合。”

换言之,他在当时的态度已经变成:拆分 Facebook 对美国不利,因为它会让中国科技公司受益,让这些“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中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

尽管在三年前,他还在清华大学的讲堂里赞美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和小米,说它们和 Facebook 一样,“以人为本”。

这一次,扎克伯格需要确保他对中国预期的下调被全世界知道,尽管不久之前他仍看起来是中国和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支持者。

“距离我们能(在中国)做任何事情,前面的时间还长着呢,”他在节目中表示。



扎克伯格在《华尔街日报》D8 大会上接受卡拉·斯威舍采访

当然,处于清醒状态的他,还是明白自己需要和中国进一步保持距离。

今年 10 月初,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内部的一次问答会的录音遭到泄露。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 TikTok(海外版抖音)风靡美国年轻用户时,他指出,在此之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中国公司已经将触角伸出了中国,伸向东南亚。但 TikTok 是第一个由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发和运作的,并且在美国、印度等海外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消费级产品。

他还表示自己已经有了针对 TikTok 的方案——Lasso,并寄希望于Lasso能够在其他新兴市场打败TikTok。

遗憾的是,作为 TikTok 的翻版,依托着社交巨头 Facebook 的 Lasso 完全无法和它的模仿对象相提并论。最后公开的数据显示,从去年 11 月发布到今年 2 月,Lasso 的下载量总共为 7 万次左右,而在这三个月里,TikTok 的仅在美国的下载量就高达 4,000 万。

然而,Facebook也把握着TikTok的命脉:它在包括美国在内市场的优异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在 Facebook 上投放的巨额广告。



眼看打开中国市场无望,扎克伯格再度试图修正自己和中国之间尴尬的历史。

10 月 17 日,扎克伯格前往乔治城大学发表演讲。这番以表达自由为主题的演讲,原意是要回应来自不远处的特区政客,关于 Facebook 对虚假政治广告撒手不管的攻击。谁也没想到,扎克伯格这次又捎带手涮了中国一把。

在演讲中,扎克伯格指出目前全球十大互联网平台公司中,已经有六家来自中国,并号召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将会影响美国价值观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在除了中国之外的几乎整个世界,互联网都是被美国公司和美国价值观所定义的。(现在如果不做出反应,)这些价值观不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紧接着,在随后一周的美国国会关于Facebook 主导的 Libra 项目的听证会上,扎克伯格再一次竭尽全力唤起公众对于中国的警惕。

他告诉国会议员们,作为全球数字货币和支付体系的 Libra,是由美国公司开发出来的项目,属于美国的创新,是美元体系在全球统治地位的延续(尽管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士)。

换言之,如果国会继续在 Libra 项目前进的道路上设置绊脚石,中国将毫无意外成为这个领域的全球新霸主。

为了向中国示好可以脸都不要的扎克伯格,如今已经改换话术,俨然成了美国例外论的最强捍卫者。

他在听证会上表示,“10 年前,我对中国市场充满乐观,认为在那里开展业务能够创造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然而在今天,看起来在中国开展业务不但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还将阻碍美国公司在世界各地传达美国价值观。”

只是,当其它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明明可以用更聪明的办法、更优雅的姿势在中国开展业务时,曾经对这片土地爱到痴狂,如今却翻脸不认人的扎克伯格,反而最没有话语权去批评他的同行。

他在北京的表演之用力和肤浅程度,实在是历久弥新。也正是因此,他的前恭后倨在今天看来才如此的充满戏剧性。

说到底,扎克伯格是一位无所不用其极的实用主义者,本质上,仍然是当代的马基雅维利拥趸。

不仅他对中国的态度转变可以体现这一点。如果你关注 Facebook 近年来卷入的一些争议,包括并不限于剑桥分析数据泄露、俄罗斯干预、对假新闻和含有虚假信息的政治广告放任不管,就会明白:

在扎克伯格的眼中,所有的手段,最后都可以得到结果的辩护。一切皆是为了增长,即便需要把灵魂卖给魔鬼。






[1] 关于扎克伯格、Facebook和中国,一些有用的八卦和事实 https://mp.weixin.qq.com/s/FMYP5xYpo_amrqBrm0B2aA

[2] 扎克伯格清华中文演讲实录 https://www.pingwest.com/a/38370

[3] Chinese President snubs Mark Zuckerberg’s unborn child https://pagesix.com/2015/10/02/chinese-president-snubs-mark-zuckerbergs-unborn-child/

[4] 像赵四般狂舞的扎克伯格 https://mp.weixin.qq.com/s/W-k6z6rpunMZLl1wh3zw5g

[5] 这个能在中国用的 App,竟然是 Facebook 做的?https://www.pingwest.com/a/12918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