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诺贝尔奖公布,学霸君给大家写推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日本在 2000 年左右的时候说过,要在 21 世纪的前 50 年拿下 30 个诺贝尔奖。
现在回头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 19 年,日本居然已经拿下了 19 个诺贝尔奖!
日本人当年吹的牛逼,居然已经快实现了!
诶?不是说日本制造业衰退,大企业们已经卖身了吗?怎么研发还是这么厉害?说好的“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呢?
仔细研究以后发现,日本的制造业所谓的“衰退”,其实是日本企业一种以退为进,“壮士断腕”式的转型之路。
“破产式”自救的索尼
今年诺贝尔奖化学奖颁给了古迪纳夫、威廷汉、吉野彰三位教授,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的巨大贡献。
提到锂电池就不得不提索尼,因为索尼正是第一个商用锂电池的品牌之一。
其实古迪纳尔先生已经不是第一位与索尼产生交集的诺贝尔奖得奖者,早年在索尼研究半导体的江崎玲于奈先生在 1973 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时的索尼吸引着各界的人才,其中就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叫田中耕一,他因为读大学时是个学渣在第一轮面试就被索尼刷了,当时郁郁不得志的他去了岛津制作所。
20 几年后, 43 岁的田中耕一拿下了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
所以有人调侃,那时候的索尼,随便拒绝个人也是个诺贝尔奖得主。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索尼以前的辉煌而已,现在的索尼已经衰退了。
衰退?其实这只是索尼的“壮士断腕”式的转型法,出售看似有名但实际亏到不行的业务,集中资源开拓高新技术领域。
例如当年已经连续亏损 10 年索尼的电视业务,以及以一己之力拖垮整个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
从今天来看,电脑和电视已经是夕阳行业,买新的人不多,竞争还激烈,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分割这两项业务后,索尼从 2013 年亏损 12.5 亿美元一跃在 2014 年实现了 13.08 亿美元的盈利。
要知道,索尼最不缺的就是技术储备,开拓新领域不是分分钟的事?
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就是索尼的半导体部门,和全新的医疗部门。
半导体部门的成果大家都很熟悉了,目前我们熟悉的手机摄像头传感器几乎都来自索尼,无论哪个品牌赚钱了,这笔钱肯定有索尼的一份。
其次是医疗部门,目前索尼的手术 3D 解决方案、内窥镜手术解决方案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都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研发实力。跟奥林巴斯合作的内窥镜业务,在全球已经取得了 80% 以上的市场份额。
索尼衰退了吗?从 2018 年的财报来说,索尼的利润达到 89 亿美元,当年开拓的新领域现在又成了行业龙头,说索尼衰退未免太早了吧。
卖是真的卖了,但只是嫌弃它低端
其实这种方式并非索尼独有,整个日本制造业都在用这种方式进行着自我革新。
曾经的白色家电霸主东芝, 2016 年时净亏损高达 96 亿美元,创下日本制造业的亏损记录。
于是东芝把白色家电卖给了美的,把电视机卖给了海信,将主营业务转变为开发可循环、清洁、高校的环保型能源产品。
实际上,日本企业普遍认为白色家电和电视已经是中低端企业,放弃掉他们才能更集中资源发展高精尖技术,例如环保能源。
除了东芝,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都开始退居幕后,成为整个行业背后的“隐形巨头”。
做出日本第一台电脑的 NEC 把电脑业务卖给了联想,如今主营全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开发以及半导体业务,全日本大部分厂商使用的全自动驾驶汽车系统都是 NEC 开发的。
笔记本巨头富士通把自己一半的 PC 业务卖给了联想,自己去搞物联网和卫星监测系统,致力于减少全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发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
胶卷时代的相机巨头富士目前还在做相机,但它当年的竞争对手柯达早已倒闭,富士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它把当年做胶片膜的技术拿去开发化妆品和药物,从一家以生产胶卷为主的企业变成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表面上看这些日本企业都把皇牌业务卖给了中国,但实际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所谓的“皇牌业务”如今看来也许只是负担,抛弃掉他们才能集中精力开拓更高新技术的领域。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说:日本企业衰退了吧?
毕竟 90 年代日本品牌横行,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这几年,日本品牌却消失了一大半。
但大家没发现的是,日本制造业其实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制造业。
例如刚刚提到索尼制造的手机摄像头传感器,没了它大部分手机品牌的发布会可以减少大半个小时。
往大的说,美国的波音 787 虽然是波音公司的飞机,但实际上机体的碳纤维是日本东丽公司的,机体建造是三菱重工负责的,机头的富士重工造的,电子系统是松下电器的。
之所以这几年越来越少看到日本品牌,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贴牌做产品还不如做开发这些产品的新零件吧。
也许正是这种自我革新的文化才让不少日本企业能屹立百年而不倒。
不断腕,也许做不成百年企业
可能大家会问:这百年企业,跟日本拿那么多诺贝尔奖有关吗?
锂电池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发,到 1991 年才正式商用,其中经过了 20 年。
丰田的氢能源技术从 1992 年开始研发,到 2014 年才开始应用,又是经过了一个 20 年。
实际上,日本企业和科研人员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
日本企业通过不断转型得以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环境,科研人员开发的新技术继续支持日本企业的下一次转型。
其中还涉及到不少基础学科的研究,将会持续影响整个行业,甚至还可能在未来再夺诺贝尔奖。
而这,可能是我们能从日本怒斩 19 个诺贝尔奖学到的神之一手。
知乎,【匠心】你根本想不到,日本是如何发展制造业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77405630
知乎,近20年日本真的在衰退吗?衰退的原因是什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681857
知乎,曾是留科挂级的“学渣”,43岁逆袭拿下诺贝尔奖,用16年坚守换得“实至名归”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456384
第一财经,徐静波:日本为啥有三万多家百年企业
https://www.yicai.com/news/100351309.html
ZOL,净利润同比涨87% 索尼发布2018财年财报
https://dcdv.zol.com.cn/715/7154506.html
人民网,断臂求生 东芝转型欲做“隐形巨头”
https://capital.people.com.cn/n1/2018/0108/c405954-2975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