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争议的是田朴珺在文中写道:“我真的觉得,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田朴珺还提及一个细节,她在英国的一位朋友家,需要WIFI密码,于是管家用手托出一个小银盘,上面放着一张纸,纸上就是WIFI密码。整个过程都是无声的。文 | AI财经社 仉泽翔
编 | 鹿鸣
田朴珺从来不缺争议。近日,她在一本杂志上的专栏文章再次引发了热议,文章的标题是《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文中,田朴珺写道,“我真的觉得,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田朴珺还提及一个细节,她在英国的一位朋友家,需要WIFI密码,于是管家用手托出一个小银盘,上面放着一张纸,纸上就是WIFI密码。整个过程都是无声的。
这番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田朴珺能否真正代表所谓的贵族精神?
罗斯柴尔德家族背书的神秘商学院
2018年10月9日,2018 Asia Game Changer Awards“亚洲创变者”颁奖典礼上,王石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发表了全英文演讲,田朴珺陪同出席。
由于在“绿色环保领域”的贡献,王石获颁2018“亚洲创变者”奖项,发表获奖感言最后,王石大方表白田朴珺,“Thanks to my wife Meme(谢谢我的妻子田朴珺)”。
这是两人交往6年以来,王石首度称田朴珺为妻子。
2015年4月,田朴珺曾在《因为你,更爱自己》一文中,自曝王石曾向其求婚,不过,田朴珺以两人都太忙为由拒绝了王石。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田朴珺直接持股5家公司,涉足影视、科技、投资等领域,在其持股公司中并未出现王石的身影。
这五家公司中,最为知名的当属旗下拥有承礼学院这一品牌的北京承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由田朴珺独家出资,并担任创始人。
公开资料显示,承礼学院原有经营范围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投资、资产管理等,2019年7月,新增演出经济活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根据承礼学院发布的官方文章,承礼学院是2015年在英国剑桥经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Jacob Rothschild爵士指导下创办的商业资源共享平台,与欧美、日、台等知名家族拥有良好深厚的关系。“这些强大的资源能让我们能根据课程的需要,对接最顶级最适合的资源为学员提供最有价值的课程和服务。”
此前,罗斯柴尔德家族曾被畅销书作家宋鸿兵曾在作品《货币战争》提到,其家训“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被无数网友奉为圭臬,书中描写罗斯柴尔德家族坐拥50万亿美元资产,而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目前罗斯柴尔德家族最有名的业务是拉菲红酒,另外两个法国知名酒庄玛拉玛颂和木桐也是该家族旗下资产。
除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之外,丘吉尔家族、洛克菲勒家族都名列承礼学院的导师资源名单中。田朴珺的丈夫王石,以及他的朋友冯仑、汪健、郭台铭等知名企业家也都名列其中。
有报道称,承礼学院每年课程高达99万元,但AI财经社查询该学院相关平台后未能发现这一数字的出处,关于承礼学院各项课程的收费标准,该学院也没有披露。
被褚时健暗怼,24岁强吻巴乔
与地产大亨王石的交往成了田朴珺人生路上的重要转折,在此之前田朴珺仅仅是一名普通演员,而在搭上了王石之后,田朴珺却常常因为一些出位言论掀起口水。
在给《智族GQ》撰写的一篇专栏中田朴珺披露了她与王石同上哀牢山拜访烟草大王褚时健的故事。她向褚时健提问,“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褚时健回答:“别人认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不快乐。”
这本是一次私人会面,却被田朴珺在专栏中公之于众,许多细节引起了褚时健的不满。在那张广为流传的照片中,田朴珺站在只穿着白T恤的褚时健身后,双手放在褚时健的肩上。
那一天,“她就站在我背后,让朋友照了一张相。”褚时健谈起这场被事先未曾张扬的会面并不开心,他对媒体表示,田朴珺与他的那张合影,并不是他自己情愿的,但王石在,他不能不给面子。 “思想保守的人,总觉得哪里不合适。”
自媒体“兽楼处”曾在文章《田朴珺撩汉往事》中指出,田朴珺曾通过内幕交易,利用万科拿地获取巨额利益。但万科董秘朱旭表示,由于传闻缺乏证据和细节,万科管理层没有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年仅24岁且尚未成名的田朴珺就曾在活动现场,身穿蓝色吊带裙,推开警卫热烈的拥抱了意大利球星巴乔,并在巴乔的脸上亲了几下。
事后,有媒体披露,田朴珺是唯一一位进到贵宾室的非媒体球员。在一封写给巴乔的信中,田朴珺托人用意大利语写道,“我非常需要你强烈的拥抱。”
田朴珺独家回应贵族论:没王石就没我
编者按:
因为3年前一番有关“贵族”的言论,田朴珺又上热搜了。
2016年接受《时尚先生》杂志采访时,田朴珺曾屡屡提到贵族精神在英国的传承,认为“我们需要培养一些有素质的人给这个社会,迎来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展过程。”但正是文中提到的种种细节,让不少人认为她对贵族精神缺乏了解。比如,称一位绅士为Sir或Lord,以及管家用托盘递纸条的方式,这些都只是贵族礼仪的皮毛,与贵族精神的内涵不是一回事。
几天前,八组曝光了田朴珺朋友圈截图,称“贵族”文章中提到的“哈利波特式”老房子是剑桥大学,其实哈佛大学餐厅更像哈利波特。田朴珺创办的承礼学院也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教授英国贵族礼仪、主打家族导师名单的“贵族课程”,每年学费99万。
为什么要创办“国内首家海外贵族文化学习机构”?兜售贵族梦,在中国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承礼学院背后,王石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近日,田朴珺与友人进行了一次对谈,首次回应了关于“贵族生意”的种种传闻,并授权独家在《贵圈》刊发。
以下为采访实录。
问:承礼学院,是不是非富即贵的贵族学校?把学员培养成英国式的贵族,你能做到吗?
田朴珺:我不想用“贵族”这个词来当标签。大家对“贵族”的理解不一样,需要更多的背景和语境。办承礼学院的想法来自我在英国的一段经历。
承礼学院伦敦站晚宴,出席嘉宾包括怡和集团主席亨利·凯瑟克、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等
问:陪读?
田朴珺:是。当年王老师去剑桥游学,我去陪读,近距离接触英国人之后,我对他们的“礼仪”印象很深。但礼仪不是怎么使用刀叉,他们礼仪的作用,和孔子的“周礼”类似,背后是一套秩序。陪读期间,我看到了这种秩序在学校的存在,通过这套秩序,能看到对传统和知识的尊重。
问:稀奇吗?
田朴珺:举个例子,王老师当时是院长请来的讲师,经常有机会参加学院晚宴,这个晚宴也就是网上传的“哈利波特”式老房子的场地。其实我当时发了朋友圈,形容是“和身着大黑袍的教授们一起吃饭,有点像《哈利波特》的场景。”
田朴珺的朋友圈
其实晚宴背后是一套礼仪。7点半开始吃饭,7点20分老师们到了,先被安排到休息室喝点餐前酒,7点半听到锣响餐厅门打开。看袍子风格、制式就知道,第一个进去的,一定学术地位最高的教授。进去之后学生们已经坐好,教授先用拉丁语做段祈祷词,然后大家开始吃饭。学生坐两排长桌,老师坐一排高桌。这是一套仪式,谁带头进门、谁负责念餐前祈祷词、学生起立、落座吃饭、不同的桌子,秩序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而且是由一套传统保障的。
问:哪里特别吗?
田朴珺:我印象最深的是座位安排。王老师第一次参加,他的旁边和对面都熟悉的人,比如邀请他的院长,这让他有点触动,主人非常在乎让新来者融入,是为了高质量交流。很快就会发现安排带来的好处,旁边的人会主动跟你聊天,你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他就切换话题,直到你感兴趣为止。
承礼学院东京之夜晚宴
问:王石是万科董事长,受到特别待遇,这有什么新鲜吗?
田朴珺:万科在中国有点名气,但剑桥是世界著名学府,是一家学术机构,从学术的角度看,王老师只是普通的访问学者。
7点半开始吃饭,到8点20结束,之后才最关键,就是餐后交流。你还能感受到他们对细节的掌控,高桌排位都会打乱,对面和隔壁换新人,新人的使命依然是保持交流的质量。交流通常聊天会在10点、11点,节日还会到12点。
很多细节我无法一一表达,参加完几次活动能明显感到,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一系列细节设计,帮你融入进去,极大提高交流质量。后来的几次,王老师已经成为老资格,再有新人来了,他也被安排在新人旁边,帮对方融入交流和讨论。
问:你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田朴珺:我以前对西方礼仪的理解,停留在怎么使用刀叉、喝汤不出声上,但陪读让我了解到,只有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才能了解他们。比如这些有意无意的设计,就是保障人们能自由自在地交流。
为什么我要强调“交流”?王老师喜欢跟我讲历史,他说当年雅典地小人少,居然创造出那么伟大的戏剧、哲学、数学,就是因为雅典公民有高频率、长时间、高质量的交流。你看苏格拉底就是天天找人辩论,辩论就是交流啊。而人类能战胜其他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力是懂得使用语言。语言是干嘛用的,交流啊。
《谢谢你》系列节目日本篇《万悟声》海报
问:几次宴会之后就有了承礼学院?
田朴珺:不完全。在做《谢谢你》系列节目时,我接触过很多欧美的朋友,发现如果想了解异域文化,同时想让对方了解我们,仅通过书本和上课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深度接触和融入、深度交流才行。我跟王老师说,想征求你的意见,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做,而且你必须帮我。他问什么想法,我说办一个学院(当时还没有“承礼学院”的名字)。
他笑说,你自己大学都没毕业,还办学院?我说,我发现你在剑桥的游学,这种深度的融合和交流,非常有助于探索另一种文化,因为更深入、更现场、更有体验感,从细节中了解别人、学习别人,是最好的方法。
问:他当时是什么反应?是不是觉得,你又跟我要资源了?
田朴珺:我不回避你说的资源,后面我可以讲。当时他沉默大约一分钟,说,“你要下决心做,我就支持你”。
与洛克菲勒家族掌门人
问:你说过“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田朴珺:这句话不是我原创的,但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人经常说富不过三代。
问:那你带学员接触丘吉尔的孙女、女王的表弟、罗斯柴尔德掌门人,就真的以为,接触他们就能成为他们?
田朴珺:我没这个能力,没这个动力,而且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是我为什么要实现?但这不排除从别人家族的传承过程中获得启发,这种启发一定能帮到自己。
承礼学院在洛克菲勒庄园举办家宴
问:举个例子?
田朴珺:剑桥和牛津定期搞赛艇比赛,我以前只有笼统的印象,好像是半运动、半传统,比赛时大家互相揶揄,又带点娱乐色彩。王老师也参加过,我就问他,你连珠峰都爬了,怎么还玩一个小赛艇啊?
他说你想简单了,让我好好研究。我不服气,开始看资料,发现有很多不知道的细节,比如赛艇材质很讲究,从早期的木材到后来的碳纤维,涉及材料学,背后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轨迹;划手的坐姿,腿怎么放、怎么用力,浆的长度,支点在哪个位置,涉及力学;队员怎么协作,才能产生更强大的力量,涉及组织学;而两个学校的游戏能成为全世界谈资,是不是还涉及传播学?
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足足一个小时,王老师点点头,“嗯,不错,你再了解下中国龙舟。”
问:王老师比较跳跃啊?
田朴珺:我第一反应是,这有啥好比的?后来我发现,划龙舟在中国少说有2000年了,每到仪式、节日、庆典就会举办划龙舟活动,比赛时锣鼓喧天、非常热闹,是典型的农业文明产物。
问:这说明什么?
田朴珺:对啊,那又怎样?我也这么问他。他说,希望有生之年,把中国龙舟带入奥运会。他这么说我就在想,你多大了?有生之年是哪一年?我们能一起看到吗?嘴上我却说,“嗯,我相信能看到。”
然后他开始长篇大论:你从小知道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吧?但人的体能是生物属性决定的,百米纪录是9秒58,将来能破9秒吗?从理论上就无法更高、更快、更强的,想实现就得用兴奋剂。但就算把兴奋剂当红烧肉吃,能超过非洲猎豹吗?到头来只会刺激作弊。
换个角度去理解,奥运趋势是扩大参与性,龙舟相比赛艇,不要太多前置条件,不太需要高科技材料,没有严苛训练,这叫门槛低,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又很强,所以越来越受中国以外的人欢迎。他问我,再想想还有多少中国文化遗产,没有被发掘被全世界接受?
就是这次谈话,“承礼”的想法进一步清晰了。
田朴珺采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要学会了解别人,往大里说符合改革开放的潮流;通过交流和融入,学习对方经验、智慧、方法,这些东西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文明的交流互鉴才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这些经验、智慧、方法,为什么不能用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广和传承上,帮助我们去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
礼,只是一个抓手。我跟王老师说,我办承礼学院,你支持我,你努力把龙舟推向奥运会,我支持你。当然,我知道,这个梦可能有点大。
问:有王石的支持,在很多人看来,没啥事是干不成的。换个角度,你难道不认为,没有王石你不可能是现在的你吗?
田朴珺:(笑)没有王石,我肯定不是现在的我,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可以找任何夫妻、情侣去问,谁不会被你爱的人改变?但如果你认为有了王石,就什么都可以做,那就不了解他。
他能把网上所有批评我的帖子删了吗?就算能删,能把别人内心对我的成见删了吗?谁都不能。但有一点他能,他鼓励我、启发我、批评我,比通常理解的资源重要1000倍。时髦的话说,叫认知升级。我今天跟你讲了很多的东西,都是跟他在一起生活中悟出来的。是,我很幸运。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
问:做承礼学院,王石有具体帮你吗?
田朴珺:不讳言,没有他,至少承礼学院不会被那么多人注意到,也不会有那么多学员感兴趣。有了他,很多人对承礼学院多了一些想象力,很多人帮助我,当然有他的原因,但在国外,无论拍纪录片,还是开拓海外课程,必须靠自己去死磕。每当我磕不动,他会告诉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和诚意,他让我相信这个方法,他说他以前遇到困难,也是这个方法,我真的相信他,结果就真的有效。
承礼学院还得到很多外国友人的帮助,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雅各布先生。我当时跟他说,我想办个礼仪学院,深入了解英国文化,老爷爷说二话没说,“我帮你介绍个学校,是专门教皇室礼仪的。”我们的学员,只要去英国,都可以和他面对面交流,这样的人有很多,我能不感谢他们吗?
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为承礼学院学员颁发证书
问:从你在英国陪读,以及这些年和欧美家族接触,还看到什么?
田朴珺:传统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今天觉得两件事八竿子打不着,但深入了解会发现,都基于同样的底层逻辑。今天看,比尔盖茨、巴菲特是现代企业家,洛克菲勒家族,是上上代企业家,大家在商场上的表现很不同,但对慈善的态度非常相似,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问:你想过原因吗?
田朴珺:王老师启发我说,底层原因跟新教伦理有关。新教改革之前,商人没地位,当时有句话,让富人进天堂比让骆驼穿针眼还难,但新教重新解释了圣经,说富人是帮上帝打理人间的财富的,打理的财富越多,就越能上天堂。
我的天,本来赚钱就是天性,这一解释,那富人还不撒着欢赚钱,而最后赚多少钱,都是给上帝保管,就捐出去代上帝行善。所以,你要问我这些家族为什么能打破“富不过三代”,原因肯定很多,但这种传统就是原因之一。我希望承礼学院学员能去了解,当你了解了他们的传统和习惯,在深入接触中,可能会找到很多答案。
承礼学院与英国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合作公益基金项目
问:承礼学院接触过哪些家族?
田朴珺:像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怡和家族等等,我们会给学员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且我们不只和老爷爷们交流,还有正在管理一线的一代,有准备接班的一代,看看他们怎么考虑和解决现实问题,背后一定有他们的传统和智慧。
问:但这些家族,尤其英国的贵族大多衰落了吧?
田朴珺:没错,确实有些家族曾经的商业模式衰落,但基业长青的方法依然值得借鉴,而且他们也在想办法。
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孙女在丘吉尔庄园
问:要论家族传承,日本不是也很有代表性?
田朴珺:是。日本的家族企业,有做陶器的、做铁艺的,做高档合服的,短的几百年,长的上千年。很多老艺人不希望后代接班,后代也看不上家族事业。其实承礼学院也有类似现象。但我们发现,很多新一代日本人,大学专业和家族事业没关系,但借助互联网,把家族产品和时尚结合起来,反而复活了家族产业。
有学员就觉得启发很大,他说,如果借鉴他们的某些解决方案,包括他们对手工制作、工匠精神、工艺水平的坚持,结合中国市场巨大的优势,家族事业可能市场动辄几个亿、几十亿,能从夕阳变成朝阳,这一点日本没有我们的优势大。
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为承礼学院授课
问:承礼学院和传统商学院有什么区别?就是带大家见更多人?
田朴珺:中国有非常好的商学院,也能打造出非常优秀的课程,传播商业智慧、科技智慧,甚至哲学和宗教智慧。承礼也打磨课程,但我们更强调体验和探索,当我们直面古老家族的掌门人,在他们的历史中穿梭,身临其境感受他们的成就和困难,观摩这些传统和现代的企业家怎么思考,当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是这么觉得的,“现场感、面对面、真实体验”,依然适合“人”这种动物。我们有能力做到,而且已经做了。
问: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对你的批评?
田朴珺:王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的朋友,不管批评多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说的有道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