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发商免费送市民土地,一口气拿出27万平米

香港多年来的居住难题,或有望在今后得到缓解。

在9月25日于香港举行的2019财年业绩新闻发布会上,郑氏家族旗下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新世界发展,香港股份代号:00017)宣布重磅讯息:将与非盈利机构“要有光”合作,以象征式的1港币租金,捐出香港28000平方尺(约3111平方米)地皮兴建社会房屋,以帮助有小朋友的低收入家庭。

同时,新世界后续将持续加码,合计拨出300万平方尺农地(约33.3万平方米)兴建社会房屋,舒缓基层居住压力,帮助建设社会。由此,新世界发展成为香港首家无偿捐地以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企业。





捐地33.3万平,占农地土储近1/5



近年,香港居住用地紧张情况日益凸显,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次,新世界发展首家提出以无偿捐地、兴建社会房屋的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或为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设性创想。

据悉,新世界发展选址临近天水围港铁站的三幅地皮,占地面积28000平方尺,采用与非牟利机构“要有光”合作的形式,兴建全港首个大型“创意社会房屋”项目“光村”,提供超过100个面积各300尺的单位,惠及超过10000名市民。

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更宣布了“创意社会房屋”项目的长期计划:28000平方尺的建设只是第一阶段,新世界将持续加码,合并捐出300万平方尺(约33.3万平方米)的更多农地帮助建设社会。希望当中100万尺可以给予“要有光”这类的非牟利机构兴建创意房屋,“如果政府有需要用之建设公共房屋,新世界集团也欢迎作进一步研究”。







据美银美林研究资料显示,新世界发展持有农地面积约1700万平方尺(约189万平方米),300万平方尺的捐地计划相当于拿出了新世界发展在香港农地储备的近1/5。

据了解,新世界发展该次计划的目标除了提供居住硬件以外,还将加入全方位配套,譬如职业配对服务、帮助小朋友发挥创意的游乐场、本土小店小区等,以建立一个帮助基层的创意小区。同时,通过年轻设计师、建筑师共同参与计划,为有创意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发挥潜能的机会。



坚定爱国爱港立场,多元化布局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首批投资内地建设的港资企业代表,新世界集团四十年间紧密契合国家建设的需要,积极发展国内多项业务,成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者之一。

就最近两个月香港社会发生的暴力事件,新世界发展主席兼执行董事郑家纯、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呼吁各界以和平理性的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法,重建香港的经济民生。针对日渐凸显的居住用地不足问题,新世界集团早于2年前即已开始与非牟利社会机构合作,希望通过率先启动无偿捐地的实践,为香港经济恢复、解决民生做出切实贡献。

对于内地发展,郑家纯多次强调,新世界将继续投资及支持内地建设。郑志刚更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新世界集团未来五年最优先、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未来将会投放大概200亿人民币于此,以地产业为主,同时通过医疗、教育、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构建新世界生态圈,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多元化发展。

郑志刚认为,大湾区是一个“文化硅谷” 、“孵化器”。今年8月,文化零售地标K11 MUSEA于香港正式开幕。

据了解,K11 MUSEA以独特设计融合顶尖的艺术和文化创意,缔造迎合现今新消费模式的全方位体验,致力推动国际间不同创意力量的融合,成为一个凝聚社区的灵感平台。而香港首个支持推动中国式文艺复兴概念的寓所项目—K11 ARTUS,更与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公益基金会合作,挑选“广彩”、“百宝嵌”等五大中国传统工艺,令住客一起参与工艺传承。


董建华牵头基金推香港房改:市价2.5折出售公屋

据香港《文汇报》9月26日报道,由前香港特首董建华牵头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25日为政府出谋划策,参考了新加坡组屋模式,提出“港人组屋”计划,涉及10项房屋政策措施。

其中,基金会建议,政府应重推“租置计划”,以平均单位市价的二五折出售公屋单位,而补价金额锁定于单位出售当日的价格。另外,基金会还建议为40岁以下首次置业但不符合申请居屋资格的青年提供“首置免息贷款”等,希望最终让70-80%市民拥有物业,成为业主。

“租置计划”是租者置其屋计划 ( Tenants Purchase Scheme )简称,由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97年12月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低廉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香港房委会于2005/2006年的第六期乙“租置计划”后,已终止该计划。因此,这次重推的计划也被港媒普遍称为“租置计划2.0”。


图自《文汇报》

此外,还有新建公屋可租可买、租金津贴和锁定补价政策建议等,将惠及现有公屋租户、公屋轮候册家庭或“分间楼宇单位”租户、首次置业青年等多个社群。

《文汇报》指出,虽然上届和现届政府都将港人的房屋问题视为,“重中之重”,但市民至今仍然住得“贵”、“细”、“挤”。

基金会建议重推改良版的“租置计划”,并扩至全部现有公屋,让公屋居民可买目前单位,定价为市价的二五折,而补价则应锁定在单位出售当日,这意味着补价将不会随市价提升。

至于以往“租置计划”因混合业权衍生的管理权责不清、小业主难以负担高昂维修费等问题,基金会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表示,这些都是行政问题,皆可由政府以行政方法解决,如提高政府对维修储备基金的注资金额、重新审视租置公屋的界线范围等。

基金会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表示,基金会根据香港人口普查及中期人口统计数字进行研究,发现私楼平均每个单位的住户数量为2.9人,公屋单位为2.7人,而租置单位则为于两者之间,平均每个单位的住户数量为2.8人。这一数据反映出,如果政府提供更多租置单位,将有助于缓解房屋问题。


香港有名的“彩虹邨” 图自视觉中国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柯创盛均认同重推“租置计划”,但仍然担心出现以往因业权不同而产生的管理问题,认为政府要先想出解决方案才可重推。

另外,基金会建议政府为首次置业、超出住屋申请资格的40岁或以下的青年,提供免息贷款,以800万港元为上限,让青年要支付的首期金额减至房价一成,而获得的免息贷款加上银行按揭可提高至房价九成,令青年更容易买房。

而计划会设有入息资产限额,购买单位可以是一手或二手的私人住房,包括已补价的住屋及租置屋。

基金会总干事郑李锦芬发言指出,当前社会冲突根源来自社会深层次矛盾,而房屋已经成为其中最严峻问题。政府在努力止暴制乱的同时,也应正视社会矛盾根源,展现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推行大刀阔斧的房屋政策改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