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储备够用几天?沙特遭袭世界油价飞涨(组图)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更是战争之源

本月14日,沙特布盖格炼油厂和胡赖斯地区一处油田遭到疑似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袭击,导致沙特石油供应每日减少570万桶,这个数字约占沙特石油日产量的50%和全球石油日供应量的5%。



▲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后的卫星图片

袭击的影响很快显现,全球石油市场迅速出现波动。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16日一度涨至每桶63.34美元,涨幅高达25.91%。而伦敦原油期价则飙升至20%,达到72美元的高位,创下了近30年来的最大单日增幅。



▲红框内为遭袭石油设施上的弹孔

为了平息市场紧张,美国方面立即放出豪言:将释放本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并表示美国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不会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太大影响。日本于17日表示,在必要时候,将释放石油储备以确保日本国内石油供给的稳定。

那么什么是战略石油储备?我国有没有类似的能源安全措施?历史上又发生过哪些震惊世界的石油袭击事件和石油绞杀战呢?


什么是石油储备?如果用完了怎么办?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危机并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一种应对办法。其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当时,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的产油国对西方国家发起石油禁运,为制衡“欧佩克”,西方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并要求该组织的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



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

由于中东局势动荡不安,上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国际能源署又规定各国应将石油储备提高到90天的水平,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今天,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

有资料显示,美国拥有超过6亿桶的石油储备,约为8600万吨石油,大约够美国全国使用约140天。而日本则拥有7000万吨的石油储备,足够让全国使用180天以上,是发达国家中石油储备量最多的国家。

有人可能要问,若危机持续到90天以上怎么办?其实,石油生产国也无法做到持续几个月对发达国家实施禁运。否则,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产油国自身经济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以外,危机来临时,各国也不会只依靠战略石油储备来维持经济运行。



▲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较为广泛

假设一个国家每年的石油需求量为1.2亿吨,战略石油储备为6000万吨,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一旦遭遇石油危机,该国的石油储备只够使用半年。

但当今任何一国的石油来源地都不是唯一的,且很多进口国自身也能生产一定的石油,因此当石油危机来临时,战略石油储备一般只需用于填补其中的差额。



▲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危机来临时的救命稻草

还以刚才设定的条件为例,若该国自产石油6000万吨,另从A、B、C三国分别进口3000万吨、2000万吨和1000万吨石油。那么当A国石油供应发生中断时,每年将出现3000万吨的石油缺口。此时,战略石油储备只需填补这一空缺,因此,6000万吨的石油储备足以维持2年,直到危机解除或寻找到新的替代来源为止。


历史上的石油袭击与石油绞杀

近一个世纪以来,石油成为各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围绕石油而引发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历史上发生的诸多石油袭击事件与石油绞杀战,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战前的德国,战略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缺少现代战争所需的石油和橡胶,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其战争机器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作为一个富煤少油的国家,德国不得不依靠自身来摆脱这一不利局面。



▲德军的摩托化部队需要石油做支撑

战前,通过一系列措施,德国部分地解决了石油稀缺的问题。首先,德国本土和奥地利(1938年被德国吞并)境内拥有少量的石油资源,德国对这些石油资源进行了全力开发。到1941年时,德国石油年产量已接近200万吨,但这一数量用于发动战争是远远不够的。

从1936年起,煤制油成为了德国的重点发展方向。依靠自身技术,德国建立了大量的合成燃料工厂。通过煤炭液化等方法,制造出合成石油。这种“点石成金”的技术在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41年起,每年可以生产约400万吨石油,1943年更是达到了年产约500万吨的战时最高峰,一度成为德国石油的主要来源。



▲石油是二战期间德国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除了自行解决燃料外,德国还通过从盟国与邻国进口,获得了一定的石油。其中,罗马尼亚是距离德国最近的“天然油桶”,同时也是欧洲大陆上第二大产油国(第一大产油国为苏联)。1941年,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超过500万吨,成为战争期间德国最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

而战争爆发后,德国还从占领国抢夺了不少石油资源。从1939年9月到1940年6月,连续不断的闪电战,使德国从波兰、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地,先后缴获了800余万吨的石油储备,这也成为德国敢于在1941年对苏联发动战争的重要资本。

然而,随着战场局势的不断恶化,德国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从1943年起,随着盟军战略轰炸力度的不断加大,德国本土的合成燃料工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至1944年,煤制油的年产量已经下降到200万吨。



▲二战苏联燃料同样紧张,但情况要远远好于德国

与此同时,东线的苏军于当年8月又攻占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使德国在东西两线的双重打击下,最终走向了崩溃。

如果说二战期间的德国资源匮乏,那么日本绝对可以用稀缺来形容。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几乎不生产石油,即便算上当时被日本控制的北库页岛租借地和台湾地区,日本石油年产量也不足百万吨。而受工业技术水平的限制,日本的人造石油也始终不成气候。

一切不利因素,使日本在石油方面要比德国更加依赖进口。开战以前,日本储备的油料多达840万千公升(每千公升石油质量约等于一吨),远多于德国的战前储备量。然而随着美、英、荷三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对日本展开全面石油禁运,日本开始一步步走向深渊。



▲盛产石油和橡胶的南洋地区是日本


垂涎已久的资源宝库

当时,距离日本最近的大型石油产区,只有位于荷属东印度一带的南洋油田(此时日本并不知道东北蕴藏石油)。而这一地区的石油产量高达1000万吨,几乎可以满足日本的全部所需。

不过,至今让很多人不解的是,太平洋战争初期就迅速占领了几乎整个东南亚的日本,为何到战争结束时依然没有石油可用呢?



▲美国对日石油绞杀战略的重心在海上

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绞杀,远不止战前的石油禁运。由于日本与德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美国采取了不同的石油绞杀战略。在美国看来,日本控制下的原料产地没有工业,而日本工业地区又没有资源,这种尴尬的现状使日本严重依赖海上运输,因此,切断日本的海上交通线比直接轰炸日本本土会更为有效。

虽然日本在1942年初就已占领了南洋油田,并于1943年将当地石油产量恢复到了约700万吨的水平,但日本当年实际运回国内的石油只有约200万吨,至1944年,运回量更是不足百万吨。如此低效的运输,正是美国潜艇与航空兵对日本运输线实施联合绞杀的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