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离不开大时代。
在计划经济年代,各种人间喜剧,各种哭笑不得的事情,沐猴而冠,比比皆是。
“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那个主观的时代,根本没法鉴定人才。
而改革开放40年,一个伟大的成就,就是社会和时代这把巨大的筛子,终于筛出了人才,是米是糠还是沙子,一清二楚,各归其位。这是40年来,伟大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说牟其中,比如说任正非,比如说柳传志,重庆力帆的尹明善,包括卖水的宗庆后。
当时,他们都是边缘化的人,都是40年代生人,在当初一度不被认可、不被着意培养的人。
这些不是主角,也不是核心人员,是说不行就不行的人,最后成了风云人物,搅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前进,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02
任正非自己也承认,没想到会有今天。
图片:视觉中国
他曾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了:40多岁的人,被转业了。
当时打仗的都精减编制,更不用说不能打仗的部队。任正非是工程兵,上不了战场,首先被裁了。
那个年代,40多岁,人到中年,没有专业,也没有官衔,而且被下放,基本上是个废人。
任正非被下放到深圳,在人海茫茫的时候进了一个国企。
在体制里面,任正非又不是主角,得去找饭吃,所以去做了生意,结果不懂生意,被人家骗了。
最后体制也不要他,认为他是个废物。
谁能想到,被连续踢了两脚的任正非,今天成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改天换地的人物。虽然任正非本来就是筛子里面的吹尽黄沙始见金的金子,但他不知道自己潜力有这么大,他也不知道自己是金子。
时代让他散发了光芒。
15年前,任正非写了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母亲》。他讲到,自己浑身是病,能活多久都不知道,一辈子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但是最愧对的是自己的母亲。
当时,任正非陪着总书记到国外访问。突然传来消息,他母亲在昆明车祸。
因为转机耽误了,等回来时,母亲已经离世,任正非悲天跄地嚎啕大哭,惊觉这一辈子,子欲养而亲不在。
非常感人泪下的一篇文章。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任正非伤痕累累,能走多远,根本不清楚。
没有想到,将近15年过去,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一个新的任正非出来了,将近80岁的人,还能带领三军,高喊口号,冲锋陷阵。不仅精神抖擞,而且新招频出,真是不可想象的潜力。
时代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一个人是米是沙还是糠,由不得自己鉴定,是命运来鉴定,时间来鉴定,时代来鉴定。
三年五载看不清楚,十年八年甚至是借其一生,才分辨得清清楚楚。
03
原来我跟宗庆后打过交道,他也是典型的边缘人物。
图片:图虫创意
娃哈哈饮品最早送到我手上的时候,我都忍不住笑。1991年,娃哈哈第一次冒出来,那时最火的是广东的太阳神。我和太阳神的老板也打过交道。
太阳神的饮料,是盖子一撕掉,打开就能喝了,很舒服很人性化的。
当时的娃哈哈口服液,用的却是相当于早年穷困时在医院打青霉素的那种瓶子。医生先拿一个砂轮,把安瓿瓶前头划个圈子,然后啪地敲掉,再用针筒把青霉素吸出来打。
今天这已经成了历史,农村都不可能这样做了。那个时候娃哈哈的包装,就是这么干的,划一个圈,啪地敲碎,上面还犬牙交错,把嘴巴吃破都有可能,然后用吸管吸一口。
宗庆后37、38岁才开始进入江湖,是中国最早的知青,1978年才回城,顶替自己的母亲,在小学里面当老师。
可到小学里面教书又不行,怎么办呢?正好这个时代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叫做学校的第三产业——生产自救。
结果这一生产自救,没想到就做出了所谓的娃哈哈。
1992年我去杭州的时候,宗庆后接待我。
当时我就发现,他的整个生活方式非常有意思。宗庆后拿个支票跑到杭州宾馆,所有活动都自己安排。他不相信别人,不假以他人之手,严谨缜密,一丝不苟,甚至略有点抠。这可能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但就这么一个人,最后做成了整个中国最大的饮料大王和水王,曾经是中国的首富。
04
柳传志本身也是个边缘化的人物。 当年柳传志虽然混到中科院,但是他搞科研并不出众,不见容于中科院。
因为当时整个政策口子开了,柳传志就去干了没人干的“倒买倒卖”,也就是所谓的经商。 那个年代,搞经营的,都是属于大家讲的街头混混,做不了业务的人才搞经营,中科院更是这样。
后来倪光南作为联想的首席科学家,跟柳传志发生巨大的争论。 因为倪光南是天之骄子,他认为自己是首席科学家,应该科学家说了算。
但没想到倪光南遇到了一个新时代。一个并不是科学家说了算,是商人说了算的新时代。而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讲,倪光南只是他的一个大将。 最后的结果也以倪光南的败北,而宣布了这场争论的结束。 这里面并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在那么一种时代里,所遵循的,就是这么个规则。
05
更典型的就是尹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