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广东GDP增长600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东就业情况有何变化?
9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东省统计局获悉,70年来,广东全社会就业人员增长5.5倍,年均增长2.7%,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增长71.9倍,年均增长6.4%。
工资方面的变化更为明显,2018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228.0倍,年均名义增长达8.6%。
就业规模上,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东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广东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6508.65万人,比1949年增长5.5倍,年均增长2.7%。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1994.14万人,比1949年增长71.9倍,年均增长6.4%。就业人员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由1949年的34.9%提高到2018年的57.4%。
(1949-2018年广东就业人员走势)
同时,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首先,就业人员逐步向城镇和民营经济转移。1984年广东开始出现少量的其他经济就业人员,当年631.77万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中,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分别占68.0%、31.3%和0.7%。
到1998年,其他经济单位的就业人员发展到161.58万人,占22.2%,首次超过集体单位。2005年,其他经济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占48.9%,超过国有经济成为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以来,广东民营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民营经济领域的就业人口占比也由2002年的25.1%上升至2018年的55.6%,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这与广东的民营经济大省身份契合,但如果从就业产业结构来看,数据颠覆了广东制造业大省的传统形象。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广东的就业产业结构为“三二一”模式,第三产业占导。
最早,这一模式为“一二三”1952年,全省就业人员中,近八成的劳动者从事农业。改革开放带来工业制造业发展,2004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广东全省劳动就业的主体产业,形成了“二一三”模式。随后,广东工业化进程发展进入中后期,服务业也加快发展,2006年广东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超过第一产业,初步形成“二三一”模式,并使得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
进一步转折出现在2018年,当年全省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开启“三二一”就业模式。并且,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量增长较快。这与广东多年来经济转型升级相契合。
(1952-2018年广东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还显示,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8636元,比1952年的387元增长228.0倍,年均名义增长8.6%。
具体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工资增长不明显。
1978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15元,仅比1952年增长58.9%;改革开放后,增速开始加快,1983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首超千元,达1021元,为1952年的2.6倍。
1998年,广东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万元。近年来,广东工资水平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8年超3万元,2012年超5万元,2017年超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