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正在被瓦解 传言得到实锤 中方表态令英国担忧?



传言得到实锤,汇丰正在被瓦解,中方表态令英国担忧?英国在近些年的实力正在逐步消退,前段时间脱欧风波让苏格兰、北爱尔兰都爆发了独立游行,苏格兰称英国如果脱离欧盟,那么苏格兰也会脱离英国保证自己能留在欧盟,据8月20日报道了解,苏格兰的阿伯丁一个小镇爆发了1.2万人的游行,其他的地方也高举着分裂英国的标语,可以看出这是一起和平抗议,但随着局势的恶化,苏格兰会不会和北爱尔兰一样演变成暴力游行谁也不好说,在英国后方未平时,噩耗还在不断传来,这次是汇丰企业被大国制裁。

据8月25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报道了解,由于针对华为,伟创力以及联邦快递都被大国纳入了相关清单,联邦这个美企花了30多年时间在我方市场立足,现如今无缘瓜分极具潜力的快递市场,只能为EMS、韵达等快递让路,而伟创力市值蒸发了十亿有余,传言还称下一个登上名单的可能是汇丰银行,如今传言已经得到实锤,汇丰被平安公司收购。



据悉目前汇丰的内部正在清洗,大中华区的两个知名总裁黄碧娟与范宁已经辞职,24日的当天来自汇丰的董事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将会遵守中方以及HK地区的法律,这种态度和过去高傲的姿态无疑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前英国只会跟着计划行事,丝毫不顾及大陆的法律条款,现如今平安公司用国有资金收购,成为最大的股东,一层层瓦解了汇丰现有体系。

很多人都认为登上相关清单是意味着会有市值的蒸发,或者是再也不能和我方合作,其实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所有的商业行为都不能擅自做主,且需要提前让我方知晓,我方有权利监管该公司的所有交易,杜绝做假账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之前汇丰的违法乱纪举动几乎是圈内共知的秘密,但现在大国掌握了相关证据,重拳出击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汇丰出事后,背后的国家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指责大国,称某些国家应该停止自己的行为,取消制裁名单对双方都有益处,而英国的这番表态完全激不起半点水花,这两个月以来英国又是插手他国内部事务,又是跟着美国发难伊朗,要知道前首相梅姨不久前发表的有关殖民思想的言论险些让罗罗公司失去大国的发动机市场,英国更应该谨慎才是。

实际上,汇丰很“乱”。乱得不仅是过去10年内,至少出现过4次隐私大泄露事件,乱得不仅是多次触犯法律,被英美中等多国共计罚款超45亿。

更乱得是,这一家苏格兰人在香港创立的英国公司,虽然最大贡献者在亚洲,且第一大股东也是中国集团,但最大受益体却是“美国三剑客”财团。

那么,汇丰到底是谁的?

短期多起人事巨震

市值蒸发超千亿,曾与中国平安“互为主仆”

据媒体日前报道,继上周一CEO范宁辞任汇丰控股银行后,时隔四天,汇丰控股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也离任汇丰。此外,汇丰还宣布将裁员近5000人,大约占员工总数的2%。

在汇丰裁员和离职消息爆出后,不利影响迅速波及到资本市场。截止最新收盘,汇丰控股再度下跌1.58%,报59.05港元/股,总市值12168亿港元。从半个月前高点的64.7港元/股算起,总市值蒸发达1164亿港元,约合近1050亿人民币。

事件一出,便立即引发诸多媒体的报道与猜测,甚至将二人的离职与华为事件联系起来。但对于这一说法,汇丰相关发言人表示,“黄碧娟的离职与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范宁的离职,及华为事件完全无任何联系。”

不仅如此,平安集团早前同样表示,“本次增持股票纯属保险资金的财务性投资,即并没有谋求决策权或经营权,是纯财务投资。而汇丰实行的是同股不同权,即平安是第一大股东,但只是有收益权,没有投票权;而且汇丰董事会17个席位,没有平安。”

看来,的确是大家想多了。但也正是这一更倾向于“乌龙”的事件,将汇丰聚焦于灯光下。有意思的是,汇丰控股与中国平安间,还曾有一段“互为主仆”的恩怨简史。

2002年,汇丰集团与中国平安正式签署《认购协议》,以6亿美元约合50亿人民币的金额,认购平安10%的股份,成为其重要战略投资者。2005年,汇丰银行再度受让中国平安9.91%的股权,加上此前持有股份,共占平安上市前总股本的19.9%。至此,汇丰成为平安大股东。

不过,“主仆”之间的关系很快出现反转。

2012年12月,汇丰将其持有的平安股份以727.36亿港元,折合59港元/股的总收购价,悉数转出。而平安股份则通过17年不断增持汇丰股份,终于在2018年11月成为汇丰的第一大股东,二者身份就此转换。

“蹊跷”与“丑闻”不断

10年内至少4次隐私大泄露,被英美中等罚超45亿

资料显示,汇丰是一家国际性的金融集团,旗下包括汇丰银行与汇丰保险,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多地上市。

汇丰很有钱,每年会派发股价约6%的股息,在国内乃至世界屈指可数。有统计显示,在过去的7年时间,汇丰累计派息高达647亿美元,股东总回报达到70.3%。

可以说,汇丰能达到这样的回报率,的确有几把刷子。不过,越来越多的“蹊跷事件”与“丑闻”,似乎都在表达着,汇丰的部分钱财似乎来路不正。

实际上,过去10年,汇丰至少出现过4次大规模泄露事件:包括香港汇丰在装修期间服务器被人“偷走”,近16万客户资料遗失,以及瑞士汇丰7.9万名客户的12.7万个账户,遭到泄露和曝光等。

直到2014年11月,被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抓住把柄的汇丰银行,以因存在操纵全球外汇交易市场行为,对其共处以罚款6.18亿美元,约合45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处罚包括恒丰银行温州分行、交行厦门观音山支行等在内的8家银行,其中被罚没款最多的是汇丰银行北京分行,被罚金额达到842.22万元。

此外,在2019年5月14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因贷款自主支付事后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100万元。

到底是谁的汇丰?

中国平安为第一大股东,“美国三剑客”却是最大受益体

说起来,汇丰能发展到如今这步境地,与中国的贡献密不可分。

1834年,汇丰银行创始人托马斯·苏石兰,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普通家庭,在20多岁时到香港工作。由于业绩突出,很快便成为公司驻港监事。

托马斯创建汇丰,纯属偶然。在一次乘船去福建的路上,由于闲来无趣,托马斯发现船上有本杂志便看了起来,里面恰好有篇详细介绍银行业务的文章,让他深受启发,创办银行的想法就此萌发。回到香港后,托马斯立即找人起草招股说明书筹建银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争相扩大在华经济利益,银行业务大有赚头。直到1865年,托马斯定位于服务中国沿海的商贸和运输的新银行正式宣布成立,获得香港和上海地商户的积极响应,并起名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香港上海汇理银行)。

在当时,由于香港充当中国大陆和西方世界的中介,消除两方面的顾虑,而上海又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汇丰因此成为重要的机构及受益者之一。可以说,汇丰银行的立身之本,在于把亚洲新兴国家和全球老牌市场相连接,赚取中间的差价。

随着资金的逐渐滚大以及业务的快速发展,汇丰的分行越开越多,民间逐渐把他们简称为“Wayfoong”,官方便借此将中文名改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此后,汇丰开始逐渐立足中国,在经过多次并购银行后,业务开始向全球扩张,并将总部转移到英国,直至形成如今的局面。

直到如今,亚洲或者说中国仍是汇丰最重要的营收贡献者。据汇丰财报显示,2018年,亚洲地区贡献出53%的经调整营业收入和82%的经调整税前利润,而总部英国的贡献度分别只有25%和-3%。

8月5日,汇丰控股发布2019年中期报告,公司列账基准收入为293.72亿美元,约合2074亿人民币,列账基准收入增加7.6%;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增加15.8%,达到124亿美元,约合866亿人民币。

单从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来看,亚洲为汇丰贡献出近100亿美元,占比高达78.8%;其次是中东及北非地区,贡献17.36亿美元,占比为14%;而总部所在地的欧洲,贡献则为-5.2亿美元,占比为-4.2%,是唯一“扯后腿”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汇丰是一家股权非常分散的公司,汇丰第一大股东虽然是持有7.01%股份的平安资管,但实际上股东主要为美国财团。

其中,第二大股东为美国贝莱德,持股6.59%;第三大股东为纽约梅隆银行,持股5.55%;第四大股东为摩根大通,持股3.82%。也就是说,汇丰的三大美国股东共持有其15.96%股份,远超中国平安的7.01%,为最大收益体。

那么,问题来了,一家苏格兰人在香港创立的英国公司,虽然最大贡献者在亚洲,且第一大股东也是中国集团,但最大受益体却是“美国三剑客”。


中国平安回应汇丰事件:对汇丰入股纯属财务性投资

新京报讯(记者 潘亦纯 陈鹏)上周,汇丰两名高管接连离职一事引发市场关注。8月5日,汇丰控股行政总裁范宁宣布辞职。8月9日,该集团总经理及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又宣布离任。

近日,有传言称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中国平安牵扯进汇丰高管离职一事。对此,中国平安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对传言不予评论。平安对汇丰的入股,纯属公司保险资金的财务性投资,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

8月12日,汇丰方面也针对两高管离职事件回应称,我们注意到近日有社交媒体传闻称,近期汇丰两名高管的人事变动相互关联,并且是基于股东就外部事件施压所导致的结果,我们特此声明,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陈鹏 编辑 刘晓阳 校对 陆爱英


赚着中国钱,却干着出卖中国的事 曾坑过华为的国际巨头凉了:蒸发900亿,裁员5000人

最近,汇丰银行宣布CEO范宁离职,并公布了涉及5000余人的裁员计划。

消息一出,全球震动。汇丰股价当天大跌3%,截至8月9日,12天内市值暴跌近900亿元。

全球前十,市值1.2万亿港元,汇丰怎么看都是国际大行。但就是这样的巨头,却“臭名远扬”。

帮全球毒贩洗黑钱;为“基地”组织融资;75%收益来自中国,却向美国出卖华为......

善恶终有报!如今,汇丰史上最年轻的CEO离职,市值暴跌,全球裁员,出卖华为后,它终于要自食恶果!

从晚清至今,汇丰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出身香港,至今75%收益来自中国,可以说这是一家英国人创办,靠中国人养大的银行,但它并不被中国人待见。

今年5月底,商务部表示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一旦哪个公司被列入,其在中国市场必遭重创。

在民间,有两家外企“被入选”的呼声最高—联邦快递、汇丰银行。

毫无疑问,把华为快递劫持到美国后,联邦快递在中国早已身败名裂,想翻身都难。

至于汇丰银行,简直比联邦快递更可恨。因为它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却出卖中国企业。

先来看,汇丰到底为什么要向美国出卖华为?

据《金融时报》和《环球时报》报道,2012年,汇丰因为给墨西哥毒贩洗钱,被美国政府抓了现行。(当然不是它第一次洗钱)

后来,不但交了19亿美元巨额罚款,还被美国司法部盯上了,派出大队人马顶着汇丰。盯了5年后,美国司法部约谈汇丰,讨论它洗钱和违反制裁法的问题。

汇丰肯定不想被处罚,美司法部便为它支了一招:你“配合”我调查一个公司,我就饶了你。

利字当头,汇丰必然干,而且是卖命干。为了“配合”美国,它果断出卖客户,把一份“合规性”PPT交给美国政府。被出卖的,正是华为。

后来,汇丰如愿躲过美国起诉,那份材料却导致华为高层在加拿大“被捕”,甚至成为美国制裁华为的“证据”。

事发后,面对中国舆论,它又说自己是“被迫”’,不是“配合”,狡辩能力堪称一流,但换谁能信?

一份材料,就让美国重创华为。很明显,为了获得美国“免死金牌”,汇丰这是绞尽脑汁帮美国设局坑了华为。

到底做没做,大家心知肚明。今年6月,华为风浪滔天之际,任正非接受专访,就曾指出汇丰说谎:证据都在,赖不掉的!

这里要注意,你让口腹蜜剑、长袖善舞的汇丰认错,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它的“历史”太多了。

2012年,汇丰被曝惊天丑闻。

当年,汇丰银行CCO戴维·巴格利接受美国政府问询时,承认汇丰已沦为一些毒贩和恐怖组织洗钱的工具,随即引咎辞职。

原来,200—2012年间,汇丰不但为墨西哥毒贩洗过钱,甚至墨西哥70%的黑钱都是汇丰帮忙洗白的,简直比007电影还刺激。

当然,汇丰玩的最狠的,是间接帮“基地”组织融资。

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2004年认定,汇丰银行长期通过沙特拉吉哈银行,间接为“基地”组织提供现金。

2005年,狡辩一番后,汇丰默默切断了和拉吉哈往来。逆天的是,没过几个月汇丰宣布“生意照旧”,又勾搭上了拉吉哈。

10年间,美国多次勒令汇丰整改,汇丰屡犯不改。很明显,作天作地后,被制裁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是汇丰“历史”太多,风头太盛,调查它的人也是前赴后继。2015年,汇丰再曝史上最大泄密案,黑幕越查越大。

据《界面》报道,1个由45国记者组成的团队发现,汇丰银行服务的200多个国家超10万个大客户,涉嫌血腥的钻石交易、武器偷运等非法业务。

“汇丰与军火商做交易获益,军火商将炮弹运送到非洲少年军、第三世界独裁者、血钻商人以及其他国际罪犯手中” 。

2005—2007年间数万个账户总计1200亿美元资产,牵涉出惊人黑幕。

所以,汇丰坑华为的动机相当明显,因为黑料太多,深知难逃美国制裁,果断“配合”。

汇丰出卖华为后,为什么被中国人戳脊梁骨,因为它和中国关系太深了!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拉开帷幕。

彼时,清政府四处赔款,没钱了就得借,于是各国金融机构赶着来华放贷。当时,有个英国人创办的香港上海银行集团,便是汇丰前身。

从1874—1890年,汇丰借给清政府2000多万两白银,靠吸中国的血,一举成为晚清第一大行。

汇丰鼎盛时,一度掌控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命脉,谁做生意都绕不开它。左宗棠、袁世凯、张作霖,当年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和汇丰都有瓜葛。

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汇丰更是垄断了香港金融业,成为全港商界最亮的星,并一手捧出两届香港首富。

第一个是世界船王包玉刚。1950年左右,包玉刚初到香港身无寸功、脚无寸土,却拼命争取到了汇丰垂青。

在汇丰巨大财力支持下,不到20年他便成为一代船王,以及当时的华人首富。

包玉刚之后,汇丰又一手扶持起了李嘉诚,让他一步步登顶首富。由于这层关系,诺大的李氏帝国,从未开设一家银行,避免和汇丰对敌。

2018年,汇丰控股税前利润高达198.9亿美元(约1400亿美元),其中近7成收益来自中国。

如今,范宁离职,成为汇丰史上最年轻、任期最短的CEO。

如此仓促的换帅,加上5000人的裁员计划,高达7亿美元的遣散费,足以说明汇丰管理层和经营上已出现大问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坑了别人,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关于此次换帅,说法不一。但不管因为“华为案”,还是业绩问题,劣迹斑斑的汇丰,都需正视自己的过错。(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