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密集交锋 专家:中国未来可以打的牌还保留很多

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 针对美方对自华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的做法,8月23日,中国宣布采取第三轮反制举措。双方密集交锋,究竟谁的“拳头”更有力、谁手中的“牌”更多?2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办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多位专家分析数据后表示,中国的反制措施是精准而有力的,既考虑到对美商品的依存度,也考虑到商品可替代性、中国的需求弹性,能够保证在增强对美打击度的前提下减轻对自身的伤害。



2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办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 马文静 摄)

此次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主要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个税目、约75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时01分、12月15日12时01分起实施;自2019年12月15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

“清单打击面很广,涵盖了美国出口的各行各业,也更精准的对准了美国的优势产业,包括大豆、原油、汽车零部件、棉花、水产品。”商务部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所长李伟说。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表示,在中方的反制清单中可以发现,前期中国对美国进口的6085项商品加征关税,第三批对5078项商品加征了关税,其中3478项是重叠的,重叠的部分全部是加了两次关税,加大了打击的力度。例如在340亿美元清单中已经对美加征关税的黄大豆,9月1日将再次面临关税上调,关税由25%上调5%至30%。

再如,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之后,叠加最惠国税率,中国对美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将高达50%。“这对美国汽车企业是巨大的危机,作为美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行业失去国际竞争力有可能导致美国制造业萎缩”。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说。

此外,梁明指出,美国12月15日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中,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比达80%-90%,手机、电脑、服装等商品严重依赖于中国,短期内寻找替代的难度非常大。李伟指出,在美方公布的两份清单中,美国自华进口份额超过75%的商品占到了总量的近60%。如果对中国全部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的消费者就是受害者。

“中国的反制是保持理性的。”李伟表示,不同于美方把消费品、中间品等各类商品纳入加税清单,中方在列举加征关税清单时考虑到了相关商品的替代性。例如,大豆进口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从南美、俄罗斯的采购以及加大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方法解决,对猪饲料的配方改良中国也有所部署,原油可以从俄罗斯等国购买,汽车零部件可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进口。

从“可打的牌”来看,梁明表示,经过测算,在12月15日所有加征关税措施实施后,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商品仅剩约106亿美元尚未加征关税,其中涵盖了稀土、药品等一些美国不得不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而中国对美国未加征关税的商品尚有477亿美元的规模,中国未来可以打的“牌”还很多,空间还很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