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再提减负 500强企业折射中国民企忧虑

北京时间7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进一步治理违规涉企收费的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自2019年初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减税政策后,降费举措也逐步开始落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中国政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

7月22日《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国家。这一方面是中国政府从1978年以来长期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从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占大多数,反映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民企的忧虑。

任正非和他创办的华为,是为数不多的入围《财富》杂志500强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可以看作国家经济的“名片”。在1995年《财富》杂志第一次发布榜单时,日本经济刚刚经历了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因此美国和日本上榜企业占到500强企业的60%。其中,美国以151家企业位居世界第一,日本以149家企业位居第二。彼时中国仅有中国银行、中化集团和中粮集团3家企业进入榜单。

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营商环境的改善,市场经济氛围日益活跃,中国政府政策逐步开放,中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上榜企业也越来越多。从2009年开始,500强公司数量陆续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日本。到2019年,中国企业上榜数量129家,首次超越了美国的121家。

但客观地说,尽管中国上榜企业在数量上首次超越了美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也体现出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的入围企业分布在石油、金融、电力、房地产等传统的垄断行业。前5名企业中,三家中国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国家电网。而在高新科技领域除华为外,上榜的企业则寥寥无几。

中国经济学家马光远拟文称,这些上榜的中国企业,要么是垄断领域,要么属于过剩产能行业,要么是亏损大户。

数据显示,在500强企业中,共有31家公司亏损,其中中国公司占12家。而在盈利的企业中,最赚钱的仍然是被称为“宇宙第一大行”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企业中,11家入围银行净利润占到所有中国上榜企业的一半。

尽管垄断行业盈利能力可观,但利润率水平并不高,这被外界认为是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的体现。根据《财富》杂志统计,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仅为35亿美元,低于平均水平。如中国石化虽然营业收入位居全球第二,但营业利润率仅为1.41%,不但低于排名第三的壳牌石油5.89%的水平,更低于排名第8的英国石油公司、第9的埃勒森美孚等企业的营业利润率。

如果以美国企业作为参照物,则这种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按照《财富》杂志测算,不包括台湾地区,今年入榜的中国企业119家平均销售收入为665亿美元,平均利润35亿美元,上榜中国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仅为5.3%,低于美国企业的7.7%和全球平均的6.6%。特别是如果不计算11家银行的利润,其他108家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9.2亿美元。如果不计算银行的利润,美国其他113家企业平均利润高达52.8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中国企业的近3倍。

从中美两国的上榜企业中,真实的反映了两国所处的经济阶段和周期。美国的产业结构是后工业化发展的成果,入围公司集中在高科技、互联网和消费类第三产业。而中国依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业化阶段,入围公司很多是房地产、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而这些上榜企业大多数都是垄断国有企业,它们依靠政府,在产业上游拥有大量资源,获得了更多的金融支持,甚至挤占了下游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李克强在国常会上提出,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国国家发改委也在7月16日发布《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的方案》,要求符合破产条件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不得阻碍其退出,防止形成“僵尸企业”。

但由于有没形成市场化的破产制度,出于就业和维稳的考量,地方政府依然有很强的动机保护国有企业。也就很难腾出资金和资源空间,给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一方面要政府加强干预,强制僵尸企业退出,另一方面又要求政府减少干预,减少不合理涉企收费,如何权衡和拿捏,恐怕是习近平“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广阔舞台”先要解决的问题。

推荐阅读